pijunkuan
发表于 2011-6-14 23:46:56
技术的确很重要啊,通过楼主的分析,学习了不少东西,对于我们这些还在象牙塔里面的学子们,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多呀
surfacer
发表于 2011-6-15 08:58:51
下面是外型设计的部分推进过程,从草图到效果图的每一轮方案都由设计主管带3名产品设计师进行,并由结构工程师负责提供工程实现方面的建议,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沟通。组成分工明确的设计团队。其实在国内不缺设计师,最缺乏的还是能够控制设计方向的设计主管。设计主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最终的设计质量。另外,我们每月至少到客户方开一次会议,并且向客户赠送了射像头,以保持随时的联系将问题就地解决。保障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问题:对于设备类产品设计,该公司结构工程师的介入方式是否适宜? 有无IT手段实现与客户沟通,免除去客户现场?
surfacer
发表于 2011-6-15 09:05:56
235型号是项目的开端,由于它关系到今后系列产品的发展方向,双方在其外型上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第一轮方案是我方设计师对整个项目的初步尝试,由于首次接触变频器,设计的外型还很不完善,但能从中看出客户的审美取向。
北京包豪斯提交的所有设计方案都是用PROE软件建模然后渲染的,从来不用PHOTO等二维软件表达。因为只有在初期考虑到尺度和工程要求,才能加快整个的产品开发进度,如果不增加设计周期,还要做二维图,过紧的时间会使设计考虑的不成熟,为后期埋下隐患。因为大部分国内客户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包括结构设计的工作,而国外相同的工作至少在4个月以上。就连对时间非常死板的日本客户都对我们实施项目速度和质量的性价比感到吃惊。这也是被逼的,要是有更多的时间,应当通过手绘、二维图、草模型等多推敲。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与工程,机械,人机专家,商业专家和普通消费者多沟通自己的设计想法。这在国内的设计公司中是件奢侈的事。可没有这些过程能做出好设计吗?设计公司认为客户给的钱只能这样做,(当然这事没有设计公司会在设计前告诉客户)设计公司节省时间可以做更多的项目,每年几十个项目还出不了几个好点的产品吗。可那些垃圾设计会毁了多少企业,企业没法买单,长久以来也没有听说有设计公司能为此赔偿。因为设计公司不想赔偿也没有赔偿的能力,其实我真的希望将来能有工业设计公司有能力敢站出来为此买单为此承担责任。
问题:如果具备相关行业经验,改产品设计周期会是多少? 小型设计公司是否需要设置专职产品建模职位?
surfacer
发表于 2011-6-16 17:29:03
看来没什么人参与讨论,不更新了
surfacer
发表于 2011-6-17 09:00:36
方案一:
甲方对其评价:装饰感太强,不适合仪器设备类产品的风格,同时,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已有很多。方案二:
甲方对其评价:整体形态符合仪器设备类产品的风格,层次错落感适当,但很多细节不符合规范,且整体比例有待调整。
从系列化设计的角度来评判,发现方案二的较之其它方案可延续性比较强,长方体的叠加可做多种变化,且总的形态上给人以稳重安全的感觉,符合设备类产品的设计规范。
方案三:
甲方对其评价:外形与LG的产品太过类似,不能突出xxx公司的品牌形象。
方案四:
甲方对其评价:形态不能表现出变频器应有的稳重、大方的感觉,且整体形态不突出,一些装饰的线条没有实际意义,色彩不太符合这类产品的风格。方案五:
甲方对其评价:同方案四,在外形上特点不突出,装饰线条和起伏没有实际意义。 从以上五个方案可以看出甲方对变频器外观的审美取向:■设计要突出功能主■外观形态不需要过分的夸张,但又不喜欢传统方方正正的造型,同时讲究设计的创新■不喜欢无用的装饰,更侧重实用主义■使用方式上要做充分的考虑■对方案二比较认可,但尚须深入
surfacer
发表于 2011-6-17 09:04:19
许多客户认为设计的关键在于一瞬间的灵感,认为看到草图中有优秀的想法,最艰难的工作就完成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阶段的提交物,只要都达到阶段性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明确细化,我们就会非常接近我们最终的目标。工业设计不是艺术实验,在过程管理中避免导致产品失败的意外因素才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当然在完成整个项目后回味其中可以乐道的巧妙智慧,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但这种情况在设计师的整个设计生命中能遇到的次数也不多。也许是这种观念和操作方式,逐渐形成北京包豪斯比较理性、细腻的设计风格。
在上一轮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师对变频器有了新的认识,在发展甲方较认可的方案的基础上,再做新的尝试,得到了客户一定的认可方案一: 本方案是对上一轮方案二的深入与改进,从造型上、结构上及控制键盘的取放都做了合理性的推敲,且在局部细节上做了细化方案二: 本方案也是对上一轮方案二的深入与改进,通过改变控制键盘的位置打破原来的对称分布,使其看起来更具趣味性。方案三: 本方案是设计师对变频器的理解逐步加深后设计出的新方案,在造型上大胆地使用弧面及层次上有序的落差,且首次将键盘横置,打破传统。方案四: 本方案也是设计师对根据甲方的要求设计出的新方案,在造型上同样使用了大的弧面
问题:设计成大弧面是否由于设计师做惯消费品的影响?
surfacer
发表于 2011-6-17 09:08:28
经过这一轮方案,甲方普遍对方案一比较认可,同时也肯定了其他几个方案,尤其是方案三,认为它的可实施性同样较高,曲面的造型生动有趣,是产品的一大卖点,但最终听取了销售部的意见,认为方案一更符合国内市场的需要。但普遍认为散热孔的处理手法太过复杂,不符合设备类产品的规范,待改进。方案三适合今后的外销市场。我们的项目设计师也倾向于方案三,但经过与销售部的沟通,对国内变频器市场以及客户自身的行业位置有了更深的认识,设计公司也支持方案一。很多设计公司只从审美考虑方案,如果遇到客户否定方案,就完全听从客户,因为这样是客户决定选择的,设计公司一般都提供几款方案,客户为什么不选最好的,那活该,设计公司更不用负责了,还落得个省心。背地里还骂这个公司水平底。这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1、
国内设计公司不付责任。抱着做四、五个方案总有客户喜欢的心理,把选择权留给客户。其实所有的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最终成功的产品,不是四、五个半成品。在国外好的设计公司只提供两个经过仔细研究的方案。也体现出国外公司的责任心。国内大部分设计公司不明白自己的方案为什么被选中或为什么落选。公司没有办法在产品设计能力上有所积累,久之,设计公司也不在关心为什么了。只关心有多少方案被选中,能不能拿到钱。2、
企业没有评价机制和标准。企业评价方案,往往采取内部员工投票的方试,但每个部门和人员出发点不同,没有任何标准,谈不上任何科学性,最后还是老总说那个还可以,其他人随声附和的假民主。
问题:倾向方案三,是否还是因为行业经验不足? 散热孔的处理手法太过复杂,是否因为设计师太"艺术"? 客户在方案阶段如何介入设计过程?
老鹰
发表于 2011-6-17 10:27:58
真想进步,应该好好读帖思考。希望大家继续研究问题。
三皮1680
发表于 2011-6-17 10:35:50
营销改变生活。
其实老板都想做好,但是企业做大了,做多了,老板就被架空了。知道的就是表面了。。
所谓的团队也成了傀儡
hwyang714
发表于 2011-6-17 11:05:41
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足够量的积累,没有对前人所做的工作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炼和概括,创新无从谈起!创新都是一定条件和基础上的创新,是前人成果的延伸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