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归自己家企业了,一团乱麻(一)
楼主家的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自己是全部控股,做的机械加工,三十人不到。楼主一直在外面做销售后来创业,去年也赚了四五十万,今年家里叫我回家里的厂工作了。企业里呢老员工多,管理上一直是亲戚在管理,包括车间里的工人也有部分亲戚,食堂也是亲戚,这亲戚之间还斗来斗去的,也有不争气的净给楼主家丢脸。但是涉及到要辞退家族里又是会来找楼主父亲求情,父亲耳根子软,就算了,那亲戚就好了两天继续老样子。其他外地的员工看在眼里么,好了,就更加自由散漫了。车间主任呢也是半路出身,就是一开始从事的农业后来我父亲办企业就跟着一起一直到今天,厂里七八种类的设备哪里坏了去哪里修找谁修都会,生产哪个步骤容易出问题怎么解决也都会,但是管理人员上面就是不行,一直是以命令的口气,和员工吵架也有好几次了。厂里的工作调配也是他在管,因为是计件制,有好做的有不好做的,分配上呢也有私心,员工也反应过几次。可是要重新找一个这样全懂的车间主任也不好找啊,要是工作任务分配上专门找个人又没有必要,因为一天就那些活,多请一个人一年四五万总要的吧。
我想这时候肯定有必威APP精装版下载的朋友说立规矩,立规矩是简单,问题又来了,厂里都是老的员工,十年下来都习惯了,有了条条框框就更加抵触了,换作一个看着我长大的老工人的话(其自身素质也很好,跟我一起创业的),今天我父亲的厂房设备都是老员工打下的,那时候我还在念书呢,要是我强行来管理的话他们根本不会听我的。
楼主很是苦恼,现在也是每天先在车间里转转,生产工艺流程是懂的,但是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管理。求大神指点。
一定要杀鸡儆猴 找个职业经理来干 小公司哪有那么多管理法,多找赚钱的活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分钱就行了,切不可一下变化太多且损害了关键人物的利益,最后执行不下去损坏了自己的威信,可先出来一两条对员工有利的改革,小恩小惠让他们对你先有好感,再慢慢出一条对他们有约束的制度,到大家能够接受执行后再接着出一条,关键是公司能多赚钱员工得到实惠什么都好办 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18-2-25 13:06 编辑
企业里边亲戚、朋友比较多,时间长了,大家的脾气、秉性、弱点和软肋都摸的十分清楚,而且相互之间都有利益牵连。所以,这种状况和结局是必然的。
在国内,创业之初,和 好朋友、亲戚一起创业的实例很多,大多数都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在创业之初也没有什么错。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程度之后,这种模式就会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因为亲情关系,裙带关系很容易形成利益链和山头主义,使得企业在管理上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如果企业很想往前发展,就必须慢慢培养骨干力量,输入没有亲情关系和裙带关系的新鲜血液,逐步换掉在企业当中不起任何好作用的负能量和负面情绪的人。这个时候的处理手段处理手段要狠、稳、准。如果处理手段比较温柔或者耳根子比较软,念亲情,那么企业可能就会出现效益滑坡,有能力的人相继离开或者被这些亲戚排挤出去。最后倒霉的还是企业主。
在培养新生力量和技术骨干的时候,这种行为要悄悄地进行,嘴上不能跟任何人讲,不能明着讲,即使有人问也不能讲,只是暗地里培养、背后支持,聪明人都能看得明白。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当中,少说,多听、多看、多转,看到的问题揣在心里,脑子里面不断琢磨、不断地想对策、想策略。要讲话的时候,讲出的话必须刀下见菜。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段手段不狠,企业转型难以实现。
我曾经呆过一个年产值三、四个亿的企业,里面有一半的员工都是和老板一同创业过来的。由于企业里面的亲情关系和裙带关系非常复杂,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错综复杂山头主义。员工看到高层之间互相斗争,不干正事儿,新老员工也不干也相互扯皮。老板下面的高层管理者利益相互对立的时候就相互内斗,你掐我,我掐你,拿工作相互斗气。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一起团结起来对付老板。最后企业转型当中,由于老板手段软弱,导致企业至今难以为继,现在的结局和状况就不讲了。
现在好多新成立的企业,宁愿自己辛苦一点,资金紧张一点,也不愿意叫亲戚和朋友一起搭伙创业。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也有和亲戚朋友一同创业的最后相处得非常融洽的,但是这种非常非常少。
规则只能一点点改变,步子千万不能大。
首先做您父亲的工作,要不改变规则,要不慢慢等死,不会有第三种可能。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企业不可能发展!
功不否认,过不能不追,否则结局可想而知。
一点点换血,开始招人培养。
那个车间主任,你目前可以接替人事的工作,让他做机修等辅助工作。
祝楼主顺利! 机械加工差不多就这种模式, 慢慢适应吧!!!我见过小老板要整改的加工厂,结果工人全跑了。现在机加工厂这么多,到处在招人,你有这份心思,不如去外面多接点订单。有业务才是主要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斗争没有不好 一件产品,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要求不严的话,最后还是依照老师傅的做法,永远不会有突破。要淘汰老传统只有用新设备新工艺,比请别人管理便宜多了。转换观念要快,不能慢慢拖,拖则影响质量声誉。 公司做大靠的是制度来运营的 逐步量化工作,公平公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