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竞争比严管更重要
对许多人来说,“竞争”这个字眼儿带有一种反面的含意,它可能暗指不正直的行为,或以某种不公平的方式使用竞争手段。然而,获取胜利——在一场游戏,一项运动或任何事情中——对于一个人的自尊心和健康都具有意义深远的积极影响。取胜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尤其是在今天,“富于竞争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褒意的评价,而绝对与倾轧或欺骗人无关。对于大多数机械人来讲,胜利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可能是唯一的道路。
下面的小故事能生动的说明,有时候好的竞争比严管更重要。
有一次,一位工厂经理垂头丧气地向他的大老板讨教,因为他的员工长期一直无法完成他们的份内工作,他为此束手无策。
“你这样能干的人,”企业家问,“怎么不会使工厂员工发挥工作效率?”
“我不知道。”那人回答,“我向那些人说尽好话,我在后面推他们一把,我又发誓又诅咒的,我也曾威胁要把他们开除,但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还是无法达到预定的生产效率。”
当时日班已经结束,夜班正要开始。
“给我一根粉笔,”企业家说。然后,他转身面对最靠近他的一名工人,问道:“你们这日班今天制造了几部暖气机?” “6部。”
企业家不说一句话,在地板上用粉笔写下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6”,然后走开。
夜班工人进来时,他们看到了那个“6”字,就问这是什么意思。
“大老板今天到这儿来了,”那位日班人说,“他问人们制造了几部暖气机,我们说6部。他就把它写在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企业家又来到工厂。夜班工人已把“6”擦掉,写上一个更大的“7”。
日班工人早上来上班时,当然看到了那个很大的“7”字。原来夜班工人认为他们比日班工人强。他们当然要向夜班工人挑战。他们加紧工作,那晚他们下班之后,
留下一个颇具威胁性的大“10”字,情况显然逐渐好转。
不久之后,这家产量一直落后的工厂,终于比其他的工厂生产得更多。
原因何在?
让这位大老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明。“要使工作能圆满完成,”他说,“就必
须激起竞争。我指的并非是赚钱的卑鄙手段,而是激起超越他人的欲望。”
多学习前人的智慧,想用,总有一天会用到。
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隐藏着智慧 不了解国人,这样的方法在国内无法实行,人家当那个多干活的是傻。 竞争就是优胜略汰。。。。 突然想起,在数控机床厂做操作工的那些事。现实当中,也许并不像小故事那样。当时也是两班倒的。也有产量要求,达不到要求就会扣时间,当然就是扣加班费。明明可以多做些的,白班夜班会交流,你做了多少,然后对应的那个班,做到这个数后,就不做了。或者快到这个数的时候就放慢进度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分享一下有些实际情况。 本帖最后由 pain 于 2015-12-18 10:39 编辑
不一样的国情,没法盲目复制。或者说复制的过程中,要懂得巧。
举个例子,来了2个工人A和B,工资都是每天100,而废一件活扣10元。
好了,第一天A干废了2件,而B干废了3件,A拿了80元,B拿到了70元,老板和领导都没觉得不合理。
而事实上,A共干了10件,而B共干了15件,却没人在意。
时间一长,B还能干15件吗?
很多公司制定奖罚制度时,主要针对技术和生产。奖励条件难以达成,处罚却是实实在在。而跟行政、后勤、财务、采购等等部门没什么关系,甚至成了监督者。那技术和生产那些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能不成为宁可少干、也要减少犯错的人吗? 国内见多了,干多了给你降工时,最后倒霉的还是你 在国内,得用RMB刺激 不同国情,不同文化,即使理论可行也无法实现的事情很多。
日本工厂也无法做到充分激励员工积极性,有人说加薪就好啦,那只能促进一时,
靠加薪就要每年加,甚至半年一加。可加给谁,加多少员工才会满意呢。
企业即使老板乐善好施,最多也就把盈利部分尽量多的分给大家,有几个企业能达到年年高利润呢。
没当过老板,脑子都是理论构想,请轻拍。
我想要做到员工积极肯干,首先企业要有吸引力。
具体说要有订单,有技术,有管理,重视品质,重视一线生产安全等,当然工资要领先同行业。
人人意见:楼主所说的这个小故事应该是典型的鸡汤文了,可操作性不强,反倒是这样的竞速,导致很多企业的质量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