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湖 发表于 2018-8-19 22:57:48

做件马马虎虎的,现在加工厂都这样吗?

来到新公司三个月,即将转正,这三个月,确实很有体会。

公司也算不小了,主做航空产品,创业板上市公司,我们的部门七八十人,科室十几个人,主要做座椅。
之前感觉哇,航空领域,肯定很厉害,高大上。来了之后才发现,就那么回事。

我们目前做的是军品座椅,具体的就是涉及到保密了,就不能说。就说说座椅骨架吧,骨架都是机加件,塑料的好多都是开模,标准件好多都是钛合金的,这个确实很厉害,但是你想想,那么到的一个座椅,全是机加和开模,就做那么几套,这成本是多高,,,一架的成本十万就不止了。。。

成本高也就罢了,关键是可靠性还很差,我自己就感觉摇摇晃晃的,指不定啥时候就会散架,某些功能经常会坏,就是因为没个功能部件还不成熟,就使用了。

维修性也差,一个座椅居然有几十上百种种螺钉螺栓,一字的,十字的,内六角的,扁圆头的,沉头的,还有铆钉、、、,某些位置简直不要太异想天开,根本就没有预留一般工具的位置,必须得用工装,一台座椅如果各种零件都齐全,而且没有加工问题,两个工人需要装两天左右。这个装配性和维修性也是醉了。

说完产品,再说流程,说是项目组,但是一个项目组基本就两三个人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做项目负责人,设计也是技术人员,各种协调也是技术人员,评审也是技术人员,试验也是技术人员,与厂家沟通还是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基本包打天下了。除了什么问题都是找技术人员,零件不到也是技术人员催,采购人员采购出去了就基本不管了,必须技术人员催着才行,根本就没有实施真正的项目组责任制。

又想起质量检验来了。那么大的一个部门七八十人,项目也挺多的,来料检验居然就一个人,等到把我们的件检验完了,黄花菜都凉了,只能到了公司我们把件领出来,自己试装,装配工人抱怨我们不进行来料检验,我们怎么检验?等十天半个月的?科室领导、部门领导天天问工作进度。

说到零件我也是醉了,可能是我们我们工期紧,也可能是我们眼光比较差,来的零件基本没有合格的,每个零件都有问题,没办法,只能自己修,怎么修?锉刀锉,钻刀钻,砂纸蹭,我们自嘲我们是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我们就是钳工。

现在这加工厂都是这样么?做什么件都马马虎虎的,一些最基本的错误也能出现,还是说我们工期太紧张了?

做这一个座椅真是心累,天天加班,基本都是九十点下班,周六周日继续加班、、、



月下湖 发表于 2018-8-19 23:23:45

我想说目前我们还能干下去理由无非就这么几个,一是我们确实有关系,二是上面需要我们这个行业保持竞争,三么,就是竞争对手比我们更烂,
我只能说,我们不是在比谁的产品好,而是再比谁的产品更烂,只对对手的产品比我们更烂,就好、

xinzhou6000 发表于 2018-8-19 23:35:31

弹射座椅这么坑么,3D打印成熟的话成本能降不少

3983596 发表于 2018-8-20 08:07:31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8-20 08:20 编辑

除去产品所属的应用领域,单指产品本身,又有几个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令我们耳目一新,抬头瞻仰,千年一遇机会,大呼领教的?

很多特殊领域的产品看起来高大尚,高不可攀,但就其本身来说技术含量很一般般,有时连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比如航空航天类、兵工和武器类、核电类、国防安全、消防安全行业等等等等,这些行业用的产品其实就是大众产品加上一些可靠性的复杂检测、行业特殊的要求和更多的文件版本而已,天天文山会海,电话来EMAIL去的,看文件是高山白雪,看制造过程是下里巴人,高标准的文件要求与低劣产品制造严重脱节。

这些供货商最缺乏的就是管理,缺乏像矿泉水方和便面生产厂样的精细化管理,太多这样的公司大都依靠产品本身的领域竞争小,门槛高,利润空间大而忽视管理,而往往公司最终会死在管理上。

这种公司人员都是人浮于事,技术人员权限一般都较大,涉及部门广泛,技术问题要找依据,都拿标准说话,什么都得靠你,好事坏事都往技术人员身上推,技术员当项目经理用,玩的就是主观能动性,积极负责的态度,玩的就是沟通协调,没人在乎什么技术能力,只要腿勤嘴勤好说话,就可以混的开吃的香。

这样的企业本人建议学一学核心的技术,跟踪一两个项目,掌握一些标准、技能和流程,考察一下自己有无项目经理潜质,让自己变成半个业内专业人士,换家企业开口不说外行话,让自己的简历好看些,总体看性价比很一般,企业效益下滑是肯定的,建议兄弟不能混出个名堂,就赶早找出路。

3983596 发表于 2018-8-20 08:10:16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8-20 08:11 编辑

月下湖 发表于 2018-8-19 23:23
我想说目前我们还能干下去理由无非就这么几个,一是我们确实有关系,二是上面需要我们这个行业保持竞争,三 ...
你说对了,就像奥运会比赛一样,高手对决,不是比技能,而是比谁失误少,你们这个产品就是看谁比谁更不烂:lol

520zjwtcabc 发表于 2018-8-20 08:11:39

其实我刚刚大学毕业那会去的公司里面做的军品也是这样的,我们做的是一些检测仪器,有些十几万,有些四五十万一台。成本大概十分之一左右。关键是仪器不稳定,很多都是不行,或者成为稳定性差。要知道检测仪器最为重要的就是稳定性。
      里面的人说,只要不打仗,这些东西永远不会用的。我感觉如果真要打仗,靠这种仪器,完全就是在乱搞。老板就应该被枪毙。

17567410 发表于 2018-8-20 08:16:32

LZ说的太多啦!

默笑沧海 发表于 2018-8-20 08:19:45

听说过华为有一个人刚进公司给任正非写了十万字的谏言,被任正非叼的事吗?刚进公司多看多听少说话

craftsmaner 发表于 2018-8-20 08:37:58

不巧 我们也算航空 产品。。 航空产品 周期长单个成本太高了    回款还可以。。。利润还可以。
1.就是军检 和各种文件太害人了。。。 文件好多年都没有更新了。。。,技术资料很难拿到手。
2.保密资质,先入为主,院校技术协作是把双刃剑。。。 ,一般军工产品都需要和院校合作拿项目(机电系统的)。
3.懂航空制造的高端人才 工艺人才,设计人才永远高高在上。有的帽子很高 技术不行 有的技术很高 已经被体制毒害了。什么协作必威APP精装版下载,技术交流会根本就没有用。
4.有个致命弱点 容易形成 技术孤岛 。。你根本不知道 同行做到什么程度技术有多先进,鉴于军工资质问题国军标 体系问题,按道理做好一个产品严格按照国军标内容去做应该 不会错的,但是流程下来肯定是不赚钱的。。。所以很多东西都简略了。
5.航空行业做设计并不能提升设计能力,但可以提升工艺能力和写技术文件能力。
   比如上个月 我们做的一款东西 ,明显少了 一个开关量。。机械回中。其实这款产品都都做了3年了。主要技术协议模糊不清,前期没有任何资料就做了。然后和使用单位联系对方说还没使用 用的时候你们过来改就行了。。佛系客户 一般 在航空军工 客户那里很常见。

彭贵飞 发表于 2018-8-20 08:40:14

一个座椅10来万?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做件马马虎虎的,现在加工厂都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