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软件化 发表于 2018-1-5 14:50:16

一个涨紧轮模型讨论

别人的模型,有些不准确。 我分析了一下,应该是轴承外圈和链轮一起转动,内圈被压住。
1. 图一   轴承的模型和卡圈的模型不对。这个不是重点。 想问一下 涨紧轮固定轴的作用?
它应该是压住轴承的内圈吧,防止内圈转动?
2。图二 链轮的模型,链轮中间装两个轴承。由于固定轴的外径是25,因此轴承内径25,外径47,选宽度12的6005的球轴承。
    问题是当链轮和轴承的外圈一起转动时,两侧槽里的挡圈不摩擦轴承外面吗?
3.图三是固定轴的尺寸,它的轴径是25,配合轴承内圈,从公差+0.002都+0.015应该是基孔制过盈配合了,过盈就是为了防止轴承内圈转动的吗?
   固定轴的头部尺寸是30,它应该压在轴承的内圈上还是内圈和外圈之间好呢?
4. 链轮内装轴承的宽度是24.2 ,轴承的宽度是12. 想问下这个24.2怎么确定来的? 24.3,24.1可以吗?23.9呢?
   两个轴承之间紧挨着,大家都习惯这样用?

雷霆小资 发表于 2018-1-5 15:17:22

别人的模型,有些不准确。 我分析了一下,应该是轴承外圈和链轮一起转动,内圈被压住。
1. 图一   轴承的模型和卡圈的模型不对。这个不是重点。 想问一下 涨紧轮固定轴的作用?
它应该是压住轴承的内圈吧,防止内圈转动?    固定轴防止轴向窜动
2。图二 链轮的模型,链轮中间装两个轴承。由于固定轴的外径是25,因此轴承内径25,外径47,选宽度12的6005的球轴承。
    问题是当链轮和轴承的外圈一起转动时,两侧槽里的挡圈不摩擦轴承外面吗?    挡圈放入槽里过盈配合,与链轮同步,即与轴承外圈同步,不相对运动。
3.图三是固定轴的尺寸,它的轴径是25,配合轴承内圈,从公差+0.002都+0.015应该是基孔制过盈配合了,过盈就是为了防止轴承内圈转动的吗?
   固定轴的头部尺寸是30,它应该压在轴承的内圈上还是内圈和外圈之间好呢?压住轴承内圈,与第一个问题一样
4. 链轮内装轴承的宽度是24.2 ,轴承的宽度是12. 想问下这个24.2怎么确定来的? 24.3,24.1可以吗?23.9呢?   轴承厚度也是有公差的,那0.2应该是个余量
   两个轴承之间紧挨着,大家都习惯这样用?   对于轴孔配合,如果配合的地方过长,可直接轴承紧挨着组装
以上是我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小墨子 发表于 2018-1-5 16:25:39

想问下,链轮内孔和轴那样设计,两个东西不会轴向窜动?

一展刀锋 发表于 2018-1-5 17:23:59

雷霆小资 发表于 2018-1-5 15:17
别人的模型,有些不准确。 我分析了一下,应该是轴承外圈和链轮一起转动,内圈被压住。
1. 图一   轴承的 ...

轴承紧挨着这个,必威APP精装版下载讨论过好几次,用肯定能用,有些场合比2轴承间加轴套好至于余量那个,我一般不放余量,走正公差就行了,而且挡圈本身就有余量

jesse_zjh 发表于 2018-1-5 17:31:22

小墨子 发表于 2018-1-5 16:25
想问下,链轮内孔和轴那样设计,两个东西不会轴向窜动?

这种设计链轮的轴向是必然会窜动的,但是有传动链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见过类似的抽线机的定位轮,也是这种设计方法,属于易损部件。

雷霆小资 发表于 2018-1-5 18:18:52

我百度了下,轴承宽度好像只有负公差,24.2那就不懂了,有人回答麻烦回下我,谢谢

shentu 发表于 2018-1-5 19:20:19

很不好意思说,以前我就是做张紧轮的。也有叫涨紧轮的。不过都是汽车用的,大多是平皮带或多楔带。
张紧轮肯定是转外圈,内圈固定。

那个轴叫轴螺栓,非标的,合金钢40CR调质处理或淬火处理HRC35左右,换成螺纹强度等级要到12.9级以上,有规定扭矩锁紧。它承受非常大的径向力。

两个轴承并一块,完全可以。(外圈与链轮一起转,内圈被轴螺栓锁死固定住)

不过我们一般轮孔给过盈,轴螺栓给间隙(这个不用怀疑,国内几大主机厂都用我们的张紧轮,这种公差更有利寿命及装配)

xiaobing86203 发表于 2018-1-5 21:05:02

这个涨紧轮设计的中规中矩,轴的固定端设计大一点吧

未来第一站 发表于 2018-1-5 21:19:25

本帖最后由 未来第一站 于 2018-1-5 21:20 编辑

只能说画这模型的人基本功还不如你。

拾三少 发表于 2018-1-5 21:21:49

那个24.2属于2D尺寸标注问题,卡簧槽是要标记外侧的尺寸,有0.1的向内余量,还要有尺寸公差。按这个自由公差加工,卡簧容易震出。
可以看下GB手册那个很不清楚的小图。
@楼主,如果认可我的回复,就把这个小组件的3D、2D分享我一下,谢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涨紧轮模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