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还是处在社会的底层?
我一般不喜欢转帖,但这一篇论证逻辑很有意思。逻辑思维是值得推崇的。另外,提示了我们必须要差异化竞争。--------------
因为,非底层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需要拥有独特的优秀属性的人获得,而这个属性绝不是“辛劳”。
说一件小事:
记得初一的时候,有一次我参加 “希望杯” 数学竞赛,题目特别简单,我大概花了一半多点的时间就做完了。几周后公布竞赛结果,只有150分、也就是满分的人才能获得一等奖,哪怕是 149 分的人,都只能屈居二等奖。
而我呢?因为粗心做错了一道选择题,被扣了5分,又因为一个证明过程写得不够严谨,被扣了1分,最后 “只” 获得了 144 分 —— 它竟然是三等奖的分数线。
那些考了 149分、148 分的人,他们不努力、不优秀吗?
不是的,他们之所以没有获得一等奖,是因为一等奖的名额就这么多。
同样道理,很多人辛劳一生,却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并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辛劳一生” 是一种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属性,对一个体力正常的健全人来说,仅仅做到辛劳一生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被老板牵着鼻子走就可以,有时甚至都不需要努力。虽然看起来很辛苦,但因为其实质很简单,所以很多人都做到了。
可是,社会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有机会挣很多钱的人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它远小于辛劳的人数。
这样看来,从逻辑上说,必然有很多人,努力了一生,却依旧在底层啊。
这是从逻辑上推出的必然结论,和什么出身、命运、思维方式等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个社会的资源不是 “绝对均分” 的(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就一定会有 “很多人辛劳了一生,却依旧在底层” 的现象出现,无论这个社会多么合理、多么美好、多么发达。
类似地,那些不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之所以不在那里,一定是因为他们拥有同质化不那么严重的属性,比如富贵的出身、极高的智商、广泛的人脉资源、极其美丽的外表等等,并且,若这些属性足够稀有,甚至都可以让 “辛劳一生” 成为非必要的进阶条件。
所以,每次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了一件事情而无所得时,我会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做完的事情,别人是否也能做到?
如果别人也能做到,我是否做得比他们更好?
如果现在的我做得还不够好,我该从哪方面入手,去扬长避短,展现我的价值?
想清楚这些问题,我才会继续努力。否则,我的努力就是无用功。
总之,辛苦是廉价的,恰到好处的辛苦带来的有独一无二价值的成果才是值钱的 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努力,机会永远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
好比大自然中,能存活的食草动物,一定是时刻警惕的,而能生存下去的食肉动物,一定是面对机遇奋勇一搏的。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物以稀为贵”。
这个道理适合方方面面,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一切。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不努力,那真的没希望了。
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往金字塔塔尖爬。
能上去的就那么几个。。。。
不爬就被踩下去了,没有办法。
有句话叫:努力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事干给自己点安慰 心太软、少历炼、缺帮兄、无意愿 一将功成万骨枯。。。 社会资源都在富人手里把着。 2/8理论。。。 同样的事,需要有运气的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