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下去’的一些问题,
想在中国的机械行业里面活下去,对大家来说,似乎都是个难题,你还甭论大小,也甭论谁适合做将,谁能作帅,谁都很难活下去,我跟许多万人大厂的老板也聊过这些,俺说,国外3000万的设备,你大概1000万就可以做出来,把质量控制好了,3000万做3台,给甲方用,派人跟着维修,就是崩怕辛苦,最终就一定会打开局面的,
老板说,关键是谁去做这个啊?这才是问题,
俺有时也看各种必威APP精装版下载的帖子,有时看得也着急,似乎也说不明白,比如下面这个帖子,
//www.szfc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6610&extra=
假如就是20-30的板子,最厚30,有效率的就是液压剪板,剪了过矫直机,剪板比火切效率高很多,以现在冷作模具钢的水平,小鼻子德国都能剪50毫米,我们自然能剪30毫米,剪成方板以后再过‘斜抢’,自然就可以做个‘留边’,或者先做弧形再上气刨,
谈完上面这个例子,俺有时跟人家谈设计,特别是焊接结构设计,就是你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很别扭的结构,这才是实质问题,比如结构的‘耳座’,你仔细看米国结构,德国结构,中国结构,都不同的,
米国,德国那个支撑耳板都非常厚,而贴板很薄,而中国结构是耳板与贴板差不多厚,你综合平衡下来材料重量,焊条重量,焊接工时,发现中国结构其实不省钱,强度也差,最终效益并不好,
而人家的结构,贴板是小的角焊缝,并没有坡口,米国的薄板用激光切割,而德国是模具剪板的,很规矩的,
有时你看结构设计,就能看出哪个是德国人、英国人、米国人、中国人设计的,一下就看得出来,就是其‘内在实质’有区别,
船难终于处理完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最近也在聊这些事情,大家都非常唏嘘,俺说,我靠过岳阳,下江的彭泽,都听过,我运输过红土镍矿,对水在船舱内的作用非常敏感,几个大型货代想做‘红土运输’的时候,都被俺臭骂一顿了事,哈哈,他们再也不敢玩跟‘水’有关的运输,而深究,其实是你不懂结构设计,不深刻理解什么叫船,
谈这些,俺一直希望有关部门,或者有些有规模的厂子,一定要把自己的工程师送到红毛那里去‘熏几年’,看看人家怎么玩,人家的过程,充分理解结构,特别是重型结构,熏回来了,自然就比现在好很多,
80年代,我工作之前,我的前辈们,都是送到西洋去熏一下,比如英国嘉力克道布森,英国道梯,德国的赫姆夏特,埃考夫等,玩航空的,起码也是送到诺斯洛普去熏,不去熏,国内又没有环境,怎么成长?
我们这一代没有被拿出去‘熏’,是因为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特殊到我很小就知道‘落后了’,你知道自己落后了,就没必要再熏了,哈哈,
小鼻子当年为了‘熏’海军,连海军宿舍的砖都是英国烧好了买过来的,可见花力气吧?
也许还有以后想玩工业的老板能看到俺讲这些,当然了,对于一个打工者,就无所谓的事情了,
二楼附的零件可以用剪板机?效率高吗?我是很疑惑的。
液压支架厂没人用剪板机下料吧,您可以把您的工艺流程大概说说 做8爷的沙发,聆听教诲 8爷,你觉得你比那些帽子们强的地方主要是哪里呢? 有几天没来听八爷功课了,赶紧补上 反正感觉“活” 的是越来越累,感觉还不如以前. 我在哪个话题的12楼贴了一张国外割枪的图片,国外是等离子的;
国内是火焰切割,如果能改造一下,具备下料和打坡口的功能,就比较好了,效率比现有工艺会好不少 学力学,学材料。不枉此生啊。。 我在厂里搞的就是耳板和贴板一样厚,又跟八爷涨了见识 大侠,您好。图下是耳板和贴板常用的结构。
德国的支承耳板厚,而贴板很薄。这样优点确实很多,从材料上、焊条重量都有优势。
可是如果从强度上进行考虑,如何设计计算耳板、贴板的具体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