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我去了一次日本。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把日本的现在比作中国的未来。至少从表面上来,我们两个国家实在是很容易被拿在一块比较:
日本和中国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性格,还有东亚国家共有的货币宽松倾向,领先中国数十年的人均发展水平,却又老过中国差不多整整一代人的年龄结构。
作为一个房产自媒体人,日本也是我近距离观察的对象。
每一次,国内房价暴涨之后,都会有人把90年代日本房地产崩盘的故事拿出来再写一遍。我当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但除了数据之外,我也拿不出更多实证来说服对方。
所以最近几年, 我时不时地就会跑去日本,我想亲身来感受一下,这个在房价上曾经创造过神话,却又跌回谷底的国家,到底在经历些什么。
去的次数多了,我发现,今天的日本还是能给发展中的中国不少启示。现在我把他们写出来,希望对你有用。
01
我这次去的是北海道札幌,本来并没有多大预期。因为札幌只是日本第五大城市,相当于中国东北的沈阳,属于典型的二线城市,没有东京、大阪这样的顶级都市圈的繁华。
但反而就是这样的中型城市,却给我了我一个极好的视角:看看日本的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
毕竟我一直认为,东京这样顶级城市里的塔尖人口只能代表这个国家的绝对高度,日本最广大人民群众还是生活在中小城市,过着平均水准的生活。
但我从一下飞机开始,就感受到日本平均发展水平之高。
大家都知道国内城市之间的级差很大,东部像美国,中部像东欧,西部像非洲。但日本在基建和服务水准上,头部城市和腰部城市差别并不大。
即便是郊外的乡间小路,也一样保持着高水准。马路印线清晰、路肩整洁和路面平整,甚至好过不少国内的高速公路。
现在国内刚开始搞垃圾分类,大家伙每天都沉浸在“你是什么垃圾”的快乐段子里。日本20年前就开始搞这套,像这样的复杂到弄不清用途的垃圾桶随处可见。
让我有几分意外的,却是那些平时看不见的堆放垃圾的角落。我发现,原来垃圾房也可以做的这么有温度。
卫生间里更是一如既往干净到无尘的马桶。
而且卫生间里厕纸都是特别定制,可以水溶,所以马桶旁没有垃圾桶。浴室的浴帘,也特意做成防火材料,可贴身穿当做披风,为的就是发生灾难逃生。
所有这一切,给我的感觉是,即便是日本社会下普通人的生活,都过得非常不错。
这反而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这个凡事都做到最好的国家,经济增长那么差,房价崩盘后一蹶不振。
02
所以我一直带着这样的困惑,观察着这个国度,也发现了一些端倪。
第一个印象是日本老龄化真的很严重。
来之前就知道这个国家很老,但到了之后发现情况比想象中的更严重。
我们在入关的时候,工作人员清一色全部都是老人,看样子应该是至少有60岁了。
这种银发遍布的情况,我们在札幌的每一天都能遇见,酒店的大堂前台,出租车司机、便利店收银台、景点售票处,即便是在下班玩弹子机这样的场所,都能见到不少老人。
而且越到下面的小镇和村庄,越见不到年轻人,马路上空荡荡的。
我回想起当时在东京和大阪,虽然也有见到不少老人在发挥余热,但不像这里这么多。
日本社会的现状已经验证了我们对国内城市化的判断:
大城市是人口老龄化的最大受益者。人口总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吸血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吸血三四线城市和村庄的终极城市化正在发生。
目前的日本经济增长饱受人口老龄化之苦,但在总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大阪和名古屋,特别是东京都市圈日子过得不错,人口始终保持净流入。
而那些人口流失的城市和村庄,是没有未来的。即便是像札幌这样的省会二线城市也不能确保,自己在与东京的较量中站稳脚跟。
以前在增量发展模式下,因为大家都有增长,城市间的发展机会差不了太多,但是以后一旦切换到存量博弈模式,只有大城市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03
第二个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日本社会特别注重公平。
对待弱势群体的尊重,让人感动
这种尊重是深入潜意识里的,每部电梯都有残疾人的专用按钮和扶手。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士,不仅有起居上的悉心照料,也会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安排出游娱乐。
在日本只要你正常缴纳社保和医保,万一出现重大变故,比如说破产了,国家会提供你免费食宿,即便是遇到糟糕透顶的大病,也是全免费治疗,所以马路上几乎见不到流浪汉。
这种处处考虑到底层群体,给穷人托底活下去的做法,是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的,增加了社会的稳定。
不过,公平背后的代价也很大。
在日本,在满足基本生存之外,但凡你要有一些享受型消费,都是很贵的。
就拿和车相关的服务来说吧。札幌的出租车起步价大概是人民币30到43元,关键是后面跳价很快,很容易打车费跳到人民币100元以上。
更夸张的是停车费,小型车一个小时25元人民币左右,这只是札幌的停车费。日本友人告诉我们,东京停车费更贵,一个停车位的月租在札幌就可以租一个房间了。
所以,大部分日本人能骑车的绝不坐地铁,能坐地铁的绝不开车。
最头疼的是日本有消费税,日本人买任何东西,吃任何东西都要交金额8%的消费税,而且在今年10月消费税要涨到10%。
而且日本还有每年大约1.4%的房产税和最高55%的遗产税。
我问过日本朋友,在札幌大概一个大学生毕业五年以后的每个月工资在1.1万元人民币左右,在东京大概在每个月1.5万人民币左右。
那大家可以算一下,这样的收入在比京沪消费还高的日本大城市里,去掉房租、吃饭和通勤交通,基本也剩不下多少了。再被税收盘剥一道,就算是札幌的房价只有1到2万每平米,也是买不起房的,能有一点积蓄就不错了。
所以日本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中产的利益转移。
公平稳定带来的固化,也侵蚀了向上的流动性,打击了中青年们的奋斗心。
而且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比成本上升,更少的年轻人供养更多老人,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04
最后,我想说的一个词是极致。
日本真的是把所有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努力去做到最好。
就拿札幌来说吧,这个人口只有190万的城市,竟然有3条地铁。要知道哪怕是基建狂魔的中国,一个城市造地铁的起板价也得要300万人口。
这还没完,在人口1000万的东京都,地铁线路图是这样的。上海地铁的图我就不放上来了,和东京相比真不够看。
再说一个让我心动的细节。
在日本,为了减少对大家日常通勤的影响,所有马路施工都是安排在晚上的。
而且整个工地没有噪音,没有建筑垃圾,没有扬尘,用围栏围起来弄得干净有序,工作人员会在工地两端用荧光棒提醒来往车辆和行人。这种职业化的细心与国内比起来落差实在太大。
在我眼里,日本就是一个把工业时代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的国家。
它保留了工业时代所有优良的价值观:
建立规则,然后运用机械化和反复打磨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是坚持和执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很容易变成路径依赖和呆板守旧。
今天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准确和精细被快速和变革所取代,全世界都在探索未知领域,都在做非标创新的尝试。而日本很不适应这个互联网时代。
我在日本很少看到互联网应用的创新,这里没有淘宝购物、没有饿了么、没有摩拜,日本人也没有自己的支付宝和社交媒体。在新一轮尖端技术竞争中,日本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在被中国超越。
比起从0到1的创新,日本可能更擅长从1到100的匠心。
05
日本离开它曾经的辉煌太久了。
根据小声比比饭爷的说法,当年日本地产泡沫时代的时候,年轻人的口头禅是,身怀五器,百战不败:请一顿正餐不少于5万日元,20万也算正常消费,小礼物不能低于一万日元,最好是2-4万。一个月三场演唱会,一场电影最好。
而杂志最热的版面就是如何靠买买买获得女性欢心,下图是当时日本杂志的平安夜礼物指南,LV爱马仕应有尽有。这一切是不是让你联想到当下国内的消费主义浪潮呢。
但我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头,整个一副低欲望社会的模样,一张张面无表情的面容,低调到乏味的发型,无设计感,无品牌,无潮色的穿着,整个社会塞满了安静到窒息的压抑。
现在的日本,缺少了昭和时代的野心和锐气,充斥平成时代的成熟和守成,令和时代暂时也看不到改观。
这就是成熟社会的标志,阶层划分和社会分化正式完成。
日本,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寡淡。
当一个社会,给你画好一个圈,让你就在圈子里面按部就班活着,你要用什么东西都有人提前想到了,要做什么事都没有突破,没有惊喜。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无趣。
比最悲观的想法更悲观的是,没有想法。
所以每次去完日本,回国后我都会很珍惜当下,哪怕我们的空气里有时会有雾霾,我们的水没那么干净,我们的房价也不低了,我们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都没关系,只要我们还有抱怨的想法,那今天的这些问题,就是明天变得更好的希望。
魔都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