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9404|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专业人士关于受力分析使用软件及流程问题,急急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20 21:4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领导最近要求对汽车副车架进行ANSYS受力分析,目的要优化结构并减重。由于不是专业从事CAE,所以想知道目前较为普遍的受力分析流程是什么?有同事建议直接用ANSYS workbench直接导入模型分析;. p2 F& W- \; S+ G
还有的同事建议使用经典ANSYS建模并分析;; n4 X, g; d& F* E
还有的说solidworks导入到HYPERMESH再导入到经典ANSYS分析。' o) r/ c+ |" [2 m% D
注:本单位使用solidworks软件作图。
9 N+ F+ q" n2 F3 C. p) |, X1 G  q& o请广大社友指点迷津(尤其是希望资深人士不吝赐教),在此先谢过了!
) X" L4 n% x9 I. [3 G
/ N) _# ?1 A' G$ M$ Z; V0 J5 U- g$ |7 `, N) s3 x
补充内容 (2019-2-21 19:15):
# V& A) c- ~( q" n, Y十分感社友的热心回复,不过本人发帖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现有的ANSYS主流分析流程是什么,还望大家不留赐教!!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2019-2-20 23:04:36 | 只看该作者
solidworks2014版本及以上有ANSYS workbench的接口,如果以前没有用过经典ANSYS建议用ansys workbench。另外,做CAE分析也可以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模块做。先熟悉软件的使用环境。
/ J/ v& a2 B- l% C( Y
0 z: E6 l( V. ]9 M# @8 `' x( @第一次做CAE分析,你先看看solidworks simulstion的验证实例,大概的流程就能明白一些。但是,做CAE分析最好能有有限元的理论基础,这个不好理解,找本薄一点的书先看看,把基本概念建立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mztx + 1 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
发表于 2019-2-21 08:07:16 | 只看该作者
受力分板最好是计算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4#
发表于 2019-2-21 08:16:4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做模态分析得到各阶振型的模型,再用有限元做灵敏度分析,最后比较准确给出“优化结构并减重”的结果,比单独做有限元分析准多了
5 O; L7 c. O$ X( ^1 \3 w当然,先向老板要钱,为模态分析买傅里叶分析仪和振动试验的传感器等,如果这事要常做(一年做个一两次),还是合算的9 F3 H, L& t1 ~9 j7 K) B
这种方式,要先有车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5#
发表于 2019-2-21 08:22:54 | 只看该作者
有限元的分析软件都有自带的拓扑优化功能,如果能用参数形式的建模来分析,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 g" `, N# g" O# q所以在有限元中建立模型,或者利用有限元与3d软件的结构进行联动分析也好$ \& W  Z: g% C( Q1 {( A0 L
另外solidworks中应该也有分析模块,这个有些结构分析可以在solidworks中去实现& h  c' o3 t- d
看你做的是结构减重的话,可以在solidworks中直接分析
0 l! x; H7 k+ r% |或者导入ansys中进行分析,在根据分析修改模型,可能操作有些复杂,但是也能实现
) c- }6 l0 X, J; P4 F8 u#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6#
发表于 2019-2-21 10:00:47 | 只看该作者
FEA一共为3步# g, S: T' x( e
划分单元# N: {- j4 D6 Q6 X( V) A; F# f
建立约束面和受力
: {0 F/ P' L: z' N7 ?计算* @/ T! ^1 `9 ~8 [
4 o& J6 U: \5 c4 h; @6 Q1 Y+ S" e
其中划分单元就是建模的过程,如果够专业可以自行设计划分单元的网格数量、网格形状、以及计算的方法(单阶多阶)等等,一般系统的自动划分基本上已经够用了,要注意的是,模型如果是装配件,要注意两点
# X+ u! R' {; Z; `7 r1.单独零件装配中不能有重叠部分: [! z9 M; ?* W/ b2 q1 `7 Y3 n
2.锐角会引起自动划分网格的速度或者正确性
; J* ^$ t7 @/ d8 A: G/ l/ C
' E$ u' l% {, c7 p% G1 O! u' ^对于约束和受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基本概念
  f/ V! U! C$ K/ b2 J5 p5 u1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
发表于 2019-2-21 10:18:35 | 只看该作者
Solidworks 自带的simulation  挺好用的,有官网教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8#
发表于 2019-2-21 10:56:48 | 只看该作者
xingxingstar147 发表于 2019-2-21 10:004 k. W  Q1 V- h
FEA一共为3步
* w4 K5 V% d/ W: P划分单元
& K: I3 Y/ ]. s, y8 S( x  M建立约束面和受力
+ l3 A0 f  v' E  a
我想请教一下,关于你这里提到的,单独零件的装配体中不能有重叠的部分,而在SW中,螺纹配合的部分通常是有重叠干涉的,那这要怎么处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9#
发表于 2019-2-21 11:28:19 | 只看该作者
zhouhuian11 发表于 2019-2-21 10:56
; m& R; u) `( r$ A0 U7 {; v我想请教一下,关于你这里提到的,单独零件的装配体中不能有重叠的部分,而在SW中,螺纹配合的部分通常是 ...

' [4 H; I- C, a, r: n2 C我用的是proe5 l: i: y$ x+ Q( v- [6 D
9 S; n0 e* e: S# j2 q
对于螺纹配合,不管是简化FEA网格划分或者是最后的计算结果9 r6 M- i* w# B, Z2 j
由于螺牙出现锐角的关系,一定会使计算结果出现错误或者计算时间非常长2 I4 {1 q0 }" a. C. g' O
因此,需要简化螺纹这一部分,大概SW的螺纹孔也是光洁孔,将螺栓的直径等于螺纹孔,无间隙即可
- }4 Y6 E  b3 }* D! t% ~" l1 C" O) t' R% B+ ?3 M$ U  }
而通常如果要考究螺纹的受力情况,对于这一点,我到目前为止也是比较疑惑,不知道如何验算螺栓的强度。
2 t$ }8 Y( ~$ j! |6 NPROE中有连接件,ansys我还未用过,基本上大同小异把" w* g/ ~  ^. b% z/ }9 t, E  K
" v2 K" z6 }/ _& w
也请高手指教一下连接法兰中的螺纹受力如何分析 以及强度的校核 T T
* T! `: ]- `1 B5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2-21 12:08:56 | 只看该作者
xingxingstar147 发表于 2019-2-21 11:288 w$ d7 i! r) G4 n' o5 Y3 B% Y# x. o
我用的是proe" Q  v( X, E3 [; g/ E. V6 R: Q5 D8 m
) m3 F# M% z2 o7 c9 ^  g
对于螺纹配合,不管是简化FEA网格划分或者是最后的计算结果
, N/ ^$ _1 t& P+ T* F& q% v
我在做模态分析的时候倒不是要考究其螺牙的受力,现在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比如在实体上打一个M6的螺纹孔,其实际出来的光滑的孔径只有5
" ]; u8 ~( C5 w2 H; w而如果我画了一个径6的螺栓放进去,在有限元中就会提示干涉,,而且分析结果肯定有偏差
; Y/ K. L& N) C- j; q% }4 G所以我在做模态(不考究螺纹部分的受力)分析中对这一类通常的处理就是4 {7 x% l% @# U2 W+ W! y
把螺纹连接部分简化成光滑的孔与光滑的轴的紧密连接配合,
! y6 b7 u$ F; Q7 r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这个简化和实际数据有多大差距。。
( E9 e7 w+ ^- z- W;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2 14:18 , Processed in 0.08466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