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还在悠闲的上班想着周末去哪里玩的时候,南方的很多工厂因为接不到订单已经放年假快1个多月了。
今年的贸易战对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手机制造业的重创是巨大的,以前是雪花般的订单飞来,现在是无数订单的取消,不得已,很多工厂暂时歇业,停工,裁员,放假。
今天这则故事真实呈现当前一些中小制造业企业主的生存发展状态,让大家多一点了解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处境,为了阅读的便捷性,我们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1
白手起家
我的工厂坐落在珠三角一个民营制造业发达的小镇,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产出口家用电器,也有少部分内销,员工常年维持在400人左右,年销售额2亿人民币。
没有什么特色,也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与品牌知名度,是珠三角里面一个典型的中型偏小的民营制造企业。
当时我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做高层管理,正好有一个兄弟因为打工10年,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想出来自己做点事,于是一拍即合开了这个工厂。
从决定到实施太快了,也没什么顾虑。只记得当时在网上搜索了一个厂房租赁的信息,然后找到房东,也是一谈即成。
买一条生产线,一些检测设备,办公设备及生产工具,一个工厂就这样张罗起来了。因为自己与那个兄弟都是做这行很多年,所以各项准备工作还算轻车熟路,没费多大周折。
初期,因为工厂太小,订单很不稳定,员工也难招,或者招到也难留住,自己也是陪同工人一起生产,在拉线上做打螺丝、叠彩盒等工作。
想想那时还真是有激情,角色转换也毫无违和感。现在还记得有个员工说,从来没见过老板自己来拉线做工的,当时一点都没感觉到自己当老板了!
就这样,工厂在琐琐碎碎、繁杂忙碌中,稀里糊涂的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2
绝境重生
成立当年,工厂销售额就达到2000万元,然后连着两年翻倍增长。
2013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
2014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工厂面积接近2万平米。有自己的装配车间、五金车间、注塑车间、模具车间,职能部门也一应俱全。
2015年,由于租赁厂房的局限性,以及租金大幅涨价,我与兄弟一咬牙,购买了一处二手厂房,花费5000多万元。接着马上在该地块的空地上加建了一栋厂房。一下子投资太大,虽然有银行支持,也事先做了充分预算,但是,接下来的两年,日子过得还是苦不堪言!
然后又遇上201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工厂虽然销售额已经增长到2亿元以上,但是却出现了可怕的亏损,一年亏了几百万元。
当时资金链一下子绷得快要断裂,很多供应商的货款一再延迟,员工的年终奖金少了,士气低落,少数供应商还到法院起诉,资金部分被冻结,一时间,工厂摇摇欲坠。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工厂上下的不懈努力,也恰逢特朗普发起了贸易战,人民币汇率在2018年4月份之后快速贬值,救了我这样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一命。
所谓“福兮,祸之所伏”大概也就这样吧。
这几年,大家都在讲,舆论也在说,制造业太苦逼了,甚至说“前世没修好,这世做制造业”等等。
作为当局者,我的感觉是,制造业确实辛苦,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苦,只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占了绝大多数,所以影响面较大,舆论反应更强烈。
其实,制造业在任何时代都是苦逼的行业,即便所谓的高科技制造业,也是如此,先进如富士康,还不是一样的烦恼。
社会上对制造业的误解太深。
3
制造业之“五大苦”
谈到制造业之苦,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的角度,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造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繁琐之苦;
2:制造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导致的市场竞争激烈之苦;
3:中国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之苦;
4:合规经营之政府监管之苦;
5:不断投资导致现金流紧张之苦。
1、经营管理繁琐之苦
工厂的经营总是那么繁琐,早上到工厂就是忙着不停。
一会儿生产部门说物料异常,有的拉线要放假;
一会儿人事过来说,年底招工很难,要调整薪酬政策;
一会儿注塑车间跑过来说空压机坏了,机械手用不了,行政部门处理太慢,凡此种种。
好在这么多年慢慢习惯了,不忙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2、市场竞争激烈之苦
中小制造业做的,大部分是别人看不上眼的充分竞争行业,这就注定了竞争的残酷性。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低价抢单,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几乎没什么利润,只是解决了就业与政府的一点税收任务而已。
市场是无情的,不是说你努力、你废寝忘食就会眷顾你,付出没有回报的事情,天天发生。这些年,眼看着周边的企业纷纷成立,也眼看着纷纷倒下。
很多行业已经产能过剩了,无法容纳这么多的企业。实际上,尽管国家在大力倡导创新创业,但是,很明显,这两年来创业开工厂的少了很多,很多人已经知难而退了。
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原来在大公司拿着上百万的年薪,响应国家号召,也辞职创业,开工厂的、办咨询公司的,最后都落得难以为继。房子车子都卖掉了,却再也找不到原来那么好的工作。
创业真的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
一旦陷入泥潭,侥幸脱身关门大吉还算是轻的,大部分企业是想破产破产不了、想脱身也脱身不了,每天被烦恼的琐事折腾的生不如死。
自己不当老板,根本体会不到什么叫市场竞争之惨烈。
3、劳动力短缺之苦
“用工荒”这个词已经喊了十来年了,现在是愈演愈烈。很多工厂老板都在嘀咕,天天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企业在裁员,但怎么就是招不到工人,车间天天说没人。
而且这两三年的时间,一线工人的工资已经至少涨了50%以上。在五金车间,有一点技术的焊工分分钟月薪过万,低于8000块几乎招不到人。
根源就是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逐步萎缩,而且这几年房地产与服务业蓬勃发展,分流了大量的劳动力,年轻一代几乎不愿意到工厂上班,都跑去卖二手房、卖保险、送快递或者做淘宝。
有人会说,采用自动化设备呀,机器人呀。是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方向,但是,在以订单多样化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的投入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
资金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动化设备的实用性不够,注塑车间可以使用机械手,五金车间可以做连冲模,部分岗位自动化,但是装配车间因为动作太多太复杂,而且产品类型多,经常切换。
所以,目前来看,在中小制造企业推行自动化,道路漫长。
劳动力短缺问题必将越来越严重,劳动成本也越来越高。以前超过45岁的工人不要,现在超过60岁,只要还能干活,都要。
这就是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用工境地。
更要命的是,这几年,人力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挂着劳务派遣名义的人力掮客。这些企业低价招募日结工人,然后高价把这些人力资源卖给中小企业,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把整个劳动力市场搞的一塌糊涂。
目前很多工厂都被这些人力掮客给挟持了。
所谓“有单也愁,没单也愁”概莫如此。
4、现金流紧张之苦
最后谈一下中小制造业的现金流紧张之苦。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相信,大部分人出来创业都想要一个更体面更富足的生活。
中小制造业现金流紧张这个话题,在我们业内是最常见的一个话题了。大家平时聚在一起聊天,开口都是最近没钱,手头紧。这不是谦虚而是实际情况。
就拿我自己来说,现在住的房子,开的车子,还是用之前打工时的积蓄购置的,这么多年来,从自己工厂拿走的钱,不超过两百万,仅仅维持一家大小的生活支出。
现在想起来,还是当初打工做管理爽,年薪50-60万,供着几套房贷,周末出去潇洒,喝酒快活。
真正自己做了企业后,才发现,当老板没那么简单。开过厂的朋友都知道,财务每年算出来有利润,却是没现金,仔细分析,也不能说财务做错账了,因为会计核算原则的问题,利润与现金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即便有现金,也投资到存货、模具、设备、甚至厂房等固定资产上面去了。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这些投资会源源不断的持续很多年。所以,一般开厂7、8年的,都很难见到钱的影子,财务核算的利润似乎都是一个画饼,吃不到嘴。
所以,每次朋友聚会,朋友都说你做这么大的工厂,肯定很有钱,其实只有自己暗自苦笑了。
钱是有,全押在厂里。除非哪天不做了,把这些破铜烂铁清理拍卖,折成现金。
战线长,回收周期也长,收益慢,这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开厂的原因。也是中小制造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没有了现金流,似乎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感觉就像是在做慈善一样。
其实,全国乃至全球人民在享受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的时候,真的应该对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民营企业说声谢谢。
虽然在这过程中存在压榨员工、破坏环境、投机取巧、偷税漏税等各种原罪,但我们看待问题,一定要放在一个特定历史大环境下去思考,否则偏差极大。
成本上升!人员不足!渠道狭窄!资源短缺!……制造业处境艰辛,步履维艰。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大环境方面的重重挤压,在基础运费、房租、员工工资……以及垫资、库存积压等随便哪一方面,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