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ction 5. & d( s2 [0 ^. {* E$ Z: R5 T5 I9 u有一次,我与U桑聊天的时候,向他问了一个问题。- k+ M% ~; h6 G+ \2 i7 p W 我感觉,我在日本接触到的一些人,他们的说话方式,: z o c* T, Y. Q4 |3 c5 n- j& m 会感觉比较巧妙,比较成熟,比较siccaly一些, ( r* h$ V, V3 i; X; D我问,这些是学校里教出来的么,5 J; t# ^ }$ K7 a2 A' q U桑回答我,日本的小学里会有“国语”课程。) N) _: i; N" i9 a2 u5 M5 l: k: Y 我估计也就是类似于中国的语文课。* _0 j# ?* Y) Y6 S( Z! [/ T U桑说,国语课程里有一个教育方向,4 A$ P3 S* \. E1 X; ^' \$ b 是要去弄清楚“对方想要说的东西是什么”。 ( S4 W# ^! w+ t# @5 j: D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3 @, p7 i* e+ m7 c& x. ?. X 我们的语文课里有阅读理解,但是貌似感觉上还是有所偏差。, J# T/ a9 n% k8 t4 R) S' W
, s' N" G( e- g+ ]$ ~5 }- Q不过,我觉得“通过观看书面上的文字符号,来使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 A" D0 ^: y) ?* z' A 这个因果关系暂时我不是很能够同意, ' O1 F4 ]2 D% ]; K8 }* N' z我更觉得,是日本人生活环境中,大人的谈话方式比较逻辑, " O( P! m0 ^( @6 @8 e* a$ g然后小孩子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吸收之后,逐渐提高的表达水平,或许吧。 ' z1 g* D+ v# S5 |/ p" J0 I, V ) i' _% ~- \ v1 ]! R另外,想到的是,“弄清楚对方想问的东西是什么”,是一个课题。 3 H. o" d% Q# ?7 ~$ M$ U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7 C1 z5 |: j. O. h 有时候,别人问了一个问题,自己回答之后,对方说想问的不是这个,而是某某某某; / P9 D; |: T: {. R有时候,自己想知道某事,于是向别人问了一个问题,结果对方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w% t; i0 q0 w 这两个事情其实是类似的问题。8 v( v9 ?- b- P! u 提问和回答,是我们生活中的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 Q& {5 c8 a& l2 o4 F: @. u 把它们做好,却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做到的事情,总会有各种各样gap的发生,) c$ f% p" P8 u" V. } 如何把提问和回答做好,是一个需要修炼不断改善的课题。 - R# ]# N/ q3 U! Z8 D6 E+ v9 P5 c0 O, L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在松下公司, 3 f* Q% [9 b P% ^& e% c3 ^2 l当时松下电器在中国分公司制造的产品,有使用中国工厂制造的电机,! C1 A; k+ m; s& |8 T* c 我的上司发现中国那家厂家的绕线涂胶固化时间比规定要稍短一点。 * L b) @! K( V8 F: r所以上司让问我用中文打电话给对方,是什么原因。 5 J; b* _# }! D他不是单纯地让我去提问,而是同时对我说,对方可能会有怎样的回答, - t, c2 g K6 i8 S7 V3 k. h5 `2 b2 |& F0 k要么是说,对方有技术计算和规格标准和实际业绩表明这个时间是可以的, 1 B: M: `7 h0 c/ ]3 F- _这样的回答可以接受, " p' w. Y: X0 T; s8 Q5 S8 ^6 P不希望的回答是,当时由于生产交货期比较紧张,所以缩短了时间。 $ w$ b, [0 E& u3 q; e4 w当然,我提问的时候,不会是把答案说出去,只是心里有一个预期的答案。 7 f( r2 z( Q+ E: W, v) {然后,当时对方的回答是属于前者,并且把技术标准发到了我的信箱里,# d* h- d O3 T4 `3 e* S' j 我的上司也表示可以纳得。0 I0 n4 @* p" L9 {% J: c 这种问话的方式,我感觉比较奇特,之后的工作中也会模仿。7 V$ g D; n0 ?( V 提问的时候,把回答的几种模式也列举出来,或者把提问的目的说出来, " S4 Z& B: H, `* @' Y' S" q% {% _或者是可能出现对方弱势回答的时候给对方准备一些退路, ; t# F( V/ d& {7 P这样可以让回答一方也容易一些,容易做到更好的沟通。j+ c5 q# V7 p" v/ V9 ^
4 N$ e% x. w) n+ W" z有一次,我与外协单位的日本人打电话,谈论技术问题。 9 b- U4 a( @6 q1 R+ ]我在提出问题后,给出参考的答案模式, {3 l6 ~5 Y2 X' Z" j然后让对方根据这个参考答案的内容,去选择正确内容来回复我。( @+ N. [) X8 }0 _& V9 | 我问对方,电磁阀AP的公称寿命,是电磁阀ADK公称寿命的二倍,5 ^+ t# }4 L) o% M g 这是因为什么。3 J2 @ ?3 t( j. [ 同时我也知道,他不会马上知道答案, 5 t* N; N2 G f, I* o于是 说,比如说是材质不同,对空气有特殊要求,! x4 ?& N2 \4 x: H, O1 h! }( w 还是说,因为结构不同,所以寿命不同,9 Z# a/ W1 Y: N' ?9 { 还是说,因为动作方式不同,牺牲某些性能来实现的延长寿命, + A* z$ b6 R: B希望他向商社去确认一下。+ F7 T6 z c, O0 O4 L" s4 A: p! `
! v) V. f) K, C/ P) f+ g' {比如询问某个高度数值的时候, 7 O. ^ d8 x$ C9 {我们会询问,“那个高度的925mm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q1 g" w8 d- F0 |. G$ I4 u$ U2 g 我知道对方也不是马上能够答出来依据, 8 N6 G+ _+ Y' [9 ?! }然后我们会加一句我们提问的目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想调高一点, & J2 T) h3 m9 _( ~会不会有别的问题,麻烦您帮我们确认一下可以么。“ $ z5 G( A; J' s* f6 Y% r, ?单纯的一个问题描述,有的时候不能够把询问目的都表达出来,! Z. Y' e1 a/ C1 X) p 或者是让对方不好回答,不知道回答之后会有什么后续。 ' F% H! l; t- S, G9 A5 Q所以,把最终目的或者想知道的内容提示给对方,会使交流更有效一些。1 _+ x9 N: f$ m& M* q0 m " K t) X0 W& |/ I* B" _! b 另外,客户打电话给我说设备有问题,夹紧装置报警。, q! R! ?9 O( }" e+ }8 C 我想知道油压压力表的数值是否正常, ) I- R& u, R+ a, `以往我是直接问油压压力是多少,对方往往没注意看, 7 E) z4 ~% M* ?3 b* `# @直接说“不知道”又显得不好意思,就说“好像是某某兆帕”。 ( R( n; w H0 w5 c数值也不对,也不能够来判断问题所在。0 F" X# W% \( U9 q5 l 后来我改变询问方式:油压压力计你有没有去看一下,还是说,还没来得及看。: P( ^. W* {# ?2 z/ H: x/ { 然后他会说,还没来得及看。+ T4 Z+ X, F0 Y; L! F 然后我说,那麻烦你帮忙看一下后面液压站的压力表,再给我回个消息,您看可以么。$ d$ o+ o2 K1 W 这样得到的信息会更准确一些。, F* i/ l9 l0 m+ d& `# D5 ? % W- l: f! f4 W5 j. i: X$ V1 Y Section 6. 0 G! x8 X' c" h6 `! S$ h1 j然后,U桑提到,国语课里另外一个教育的内容是:# z- X0 L3 F! J" a “通过论理逻辑的方式去陈述事情”" Z& `* ]8 w# R “因为某某,所以某某”,& m: o v8 _# U. I 这样陈述事情,比单纯地说出结论更有说服力。& S: L; ^- O/ t( t
! d* J# J+ ]1 W7 r3 \' i关于这一点,我的感受是的确如此。& N/ x% J/ `3 \ 在这个系列的第一话里也曾写过,' |1 H i+ v+ c 我在超市里买菜的时候,看到有小孩子在跑, % e$ w* |6 D7 W4 S& ?这时家长要小孩子别跑的时候,是会加上理由的。f- Y1 c8 ~9 P" J% ^8 ~ “因为危险,所以别跑”或者“会撞到人的,所以别跑”。 ( v$ V( q2 h4 y) |9 X& t; T, ~9 m就比一句单纯的“别跑”或者“再跑我打你”要更有效一些。2 g! ]& i$ A- M8 R' w" ?
4 l) f+ Y4 Z( y) a& x, @我遇到的一些日本人,在陈述一个事情或者要求做事情的时候,2 e* r+ L/ O! T" q# h3 P. F 往往会加上一个“里付”,翻译成中文是 论据 的意思。 $ W- j: U$ X& s我留学时曾经在厨房打工,晚高峰繁忙的时候,需要提前准备菜码,$ o. H+ u' M g 每次都是在忙着炸鸡块之余,看看菜码没了赶紧准备一些,7 p% g, ?. F5 A! Y3 [+ v2 o 有时候忘记准备了,一旦来点菜了,就会手忙脚乱, 6 J% |# f3 ^; m0 i2 I7 x) ]有时候大厨会向我喊,提醒我赶紧准备菜码,8 q. y7 |+ _8 v 我有时候能够自己想起来,不用提醒就去准备, # j& c" G x% B' R又有一次,我看到菜码用完了,就拿出洋葱准备再切一点,- D6 a& A1 B% n- y; O6 N$ B* N 心里想的是:你看,我不用提醒也能注意到这个事情,多聪明呀。T Z1 J1 k+ K! {* F 大厨过来对我说“不用准备了”,$ R0 ~) Y t5 f5 e 我当时一楞, 5 _; S! ?- R6 f6 F然后他马上补充了一句,“已经八点半了”。 5 @: b1 q: S5 b我一看表确实如此,也就认同了。 " X7 h9 ]9 y# L* f/ r1 _就是说,因为过了高峰期了,所以不会有很多点菜一起来的情形了,1 u" d/ Z! W. O) ~$ O 因为不会一下子需要做很多菜,所以不需要提前准备菜码了, . Y4 W! Q7 s2 _. b) S这就是用一个因果关系来陈述的事情,使人更容易纳得。 / ]# F, f- t: g* X
$ L# O' Z- x' d) J0 F0 c 1 A% t! P* y' C' a 再比如前面在提到一亿日元的时候,- ]2 M. N9 `; U, J* Z 董君直接打断我们,说我们是错误的,我们俩当时到最后都没反应过来,3 w5 Z4 E( e0 [2 R/ \ 其实他可以加一句理由“一万日元纸币可以兑换六百人民币”, M5 F3 {; D" @& W" `' L* n3 A这是我们出差兑换时常用的数字, $ \, |, A% N5 y9 b& N如果有了这个依据, ( n. w* a3 P" e( ^( O) N" D; o9 H# L这样我们马上就会算出来一亿日元相当于六百万人民币了。 3 O. ?( K1 P- r; p能不能找出来一个好点儿的方法,是一个需要灵感的事情。$ Y- P( U4 r( m( V( @* Y
1 T) j/ }2 G& ?7 T( ]U桑还提到说,日本式的communication,, Z4 J U6 |5 O8 D( T& v 会比较注意“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N+ o$ B4 e9 z' T 当然了,也不会是全部日本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Q. C, D$ s( c+ i+ |! v) | 6 R* d# Q; M3 b! t) `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挺关键的,% ~$ U% {8 a- Z v 我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去的第一站是福冈市,5 [" D/ |" B |1 r9 i 在日本来说,算是一个偏僻而纯朴的大城市。" t& E+ X' J8 c9 U, b) H/ S 我在那里遇到的许多人,在我询问事情时,都会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m: R6 X* o 给我确切有效的回答,或者是帮助到底使我解决问题, ; o4 W3 J6 x6 i( \! X5 }# Z这点使我感触颇深。2 Z7 y" W: J- f1 T$ j* k Z 后来我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也漂泊过一段时间,# v, s6 q3 m6 @* X 接触的日本人,在交流之中也会有这样的倾向。 - [4 W3 n/ P, d- [4 V这也是我在日本学到的东西之一。: y$ L" V4 Q, z' w
; G3 G- W. v: w比如,在考虑事情的时候,( h C, N) Q# Q' A/ C9 @4 X: e 如果考虑的范围,只在自己这一边,缺少对对方的考虑,' Z5 ]) }' Q$ ^3 [: @ 那么,事情进展之后,就会有不好进行的可能性, 7 ]# l0 _8 y: ?% f* R7 M: t' {3 g& o可以参考的一种方法是,自己这边考虑一些,为对方那边也考虑一些,, j( z% O0 o% `" N/ v6 q* G 这样给对方也留一条路,大家都好走一些。: N/ r' Q$ G* U, U! m 另外就是在双方讨论问题的时候,考虑一些对方的立场,也会更有效一些。1 ^0 Q% J) D# ?8 P, M8 s * u# e% q" N. z0 p5 T0 B6 @8 { 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也会预想到, ; o4 K7 z4 v: d; j- v7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如果什么事情都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那样做真的好么。 4 P2 }' M# z9 i3 g( [关于这点的解释是: " u; H/ b3 t4 P& _, ?+ F一个理论,如果进行不合适的外延,那么它将是不适合的。0 Q& B3 D5 w A& N; @) E 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用一个极端去否定另一个极端,并不是理想的做法, $ Q ~# e' M/ K* l( g {说黑色不好,不代表“要去做白色”,还有其他的红黄绿灰可以选。 ' Q3 `) j$ |- X“完全从自己立场考虑问题”,或者“完全从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9 D5 l: A$ f. n3 B" z' _/ {$ v 这是两个极端,站在某一端,或者过于偏向某一端,都是不好的, ! O4 c D1 B& P3 w1 ]我们要做的是,在它们的中间找一个平衡点,来把事情办得更为顺利。6 }$ B! y$ ?6 t# ^: u
+ Y- `4 x5 N. p" Z* w- pSection 7. + d- {& L1 r0 [! C* @( a+ v然后又提到了董君。/ ]5 O- P8 ~9 Z) s7 q7 Q& ?" T U桑说在与董君进行问答的时候,+ y; v3 X6 T3 |# ?# I2 W 董君的回答会有“偏离”的情况。/ V$ @, d5 R2 n# a0 w 就是说,提问方想知道某个事情,5 u6 o$ w) a2 A& I% R: o' ]4 e( h 但是得到回答的内容却是偏离的,$ r; K+ X2 X( u( @6 c6 Y 针对问题,董君会回答一些看似有点关系的事情,. l' G/ z) [6 i& }: c4 |0 E- |5 ^ 但是“想知道的信息状况”,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 k2 H4 G, j1 d _1 X# w * `3 _/ b+ U! f3 \有一天我给U桑办公室打电话,是董君接的。5 s! r' c; i C8 o! E 我询问,U桑不在么,; x$ s: ]6 K. W8 A6 G4 Y' X7 c 董君说,U桑现在不在座位上,0 ]' v* q4 P V* { 我询问,U桑什么时候回来, / ~6 F2 A$ m; D" T7 U4 S3 Q董君说,U桑4月3号回来。 3 k% h/ l+ G# f8 r实际结合上下文,我问的是U桑今天什么时候回到座位上来。 . r8 j3 b; M6 o' X7 Z- T但董君回答的是U桑明天出差的返回日期。 + o! w; L8 s7 q当时正赶上是董君与U桑要去日本出差,董君刚刚帮着订完票,所以他这样回答。 8 R6 K9 C" o/ l" X* m# z" O这就是对前后文理解的偏差。& Y2 I) s3 v- W8 O/ d' w6 J8 K4 S 社会人有一套问答的逻辑套路, ' D+ D4 p: I6 a5 l, r5 N如果你不在这个轨道上,就会答非所问,就会被扣分。 ( T) _7 w! a: C' @! j* p) b+ H / t' i5 Y( t2 g* r我给U桑讲,有一次董君给我打电话,提到他某月某日从日本回到广州, $ j. k- k' k) t/ H" G& O& j我问他下飞机后行程是怎么安排的,几点到天河。, _. n2 c$ _; Y6 F' j+ D V 董君说,“从白云机场出来后坐地铁去天河汇合倒是也可以,/ f/ Q. n" E$ b 但是有个客户来邮件了,说让他在成田空港免税店买个马桶盖子, ( c" y' T9 z+ w8 |# Z. S! q由于客户那边是大领导,和他们公司业务联系比较多,2 X- q& K' L/ B% `9 f 如果耽误了事情那不太好。4 d; Q' K6 y' |: ^ 如果买了马桶盖子,那个东西的箱子特别大, : k' |) q) H/ u' o" \坐地铁不方便,考虑要不要打车去天河。“4 ^: w" `5 [2 V, |5 O. u2 x0 e 我听着电话心里着急,心里想,6 h. e6 u- i8 T/ O( T7 K- O) O 你说那些箱子什么的都是多余信息,直接说个时间就好。2 n8 w- t* y/ C g% O8 q5 f9 S “客户要求带东西,有可能坐地铁或者打车回来,估计一个半小时之后到”。! Z o! Z) T A" z2 U 这样说就好了。他东拉西扯地说了许多正确但与我无关的信息,让人着急。 + s( a3 @2 w, \, N8 N: g( a9 a/ c所谓回答不到点子上,就是这样。 $ D) G9 q' {: [- d6 N( W) J8 [$ n A+ b) D U桑说董君确实是这样的, * O" r" Y9 g, m& z% K% xU桑对我说,他对董君的感觉是: ! ~! q3 Y- C- z% S$ d* @如果你刚进公司,表达方式不好,让我教你,倒是可以,但是, - M% c7 P6 v7 o$ Q! g# V第一,你是以30岁的社会人身份进公司的,不是新毕业的学生,' b* i1 n0 w8 D( g: [0 R “你30岁之前需要学到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让我现在来给你教。 ! ~7 s n' h3 d! M y% W第二,让我教你也可以,但是在我教你几次之后, ! D" \/ b+ j }0 B9 {! W4 H+ z如果你根本没有表现出听取吸收和长进的意思, $ {$ v# e& N7 E/ V8 _那么我何必要浪费时间继续给你说。 . r0 @, C- ~4 j4 ^: z$ R3 j我问U桑,这种类型的人在日本会不会有。 ( M: `; t* ]; \- I6 U; b3 K# JU桑说,基本没怎么遇到过,应该不太多。 : T7 h! n& Y) n9 @3 w我说,那就算日本的大人比较成熟一些,0 B* _9 E5 o& z 那么日本的中学生会不会是这样的呢。) G& {. a! x. I2 B: g U桑说,日本的中学生也是比较siccaly的,0 B4 H, {0 C8 L3 g" d0 J; n3 x& e 表达方式做到这个样子的不多。 # y" |1 R* A- S a0 I- n7 Q j# q ; a: g# @% @4 E0 y所以说年轻人参加工作走向社会,. x9 O& G9 X3 D1 ~ 一个是要注意去斟酌改善表达方式,5 N* x, ?3 [& b 另一个是在别人教你的时候,要让别人感觉可以继续教下去,才好一些。$ d# O0 O) j: W0 J3 ]! R6 H 0 m3 d8 }. t0 ^( K/ ]+ d7 F4 a" j : e$ u6 k) A4 i3 e ! o; J$ E7 t* ~, Z. 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