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njiyuan丶 于 2018-9-25 17:29 编辑
" ^0 N i+ ?- `- @+ O
/ n- C& F! d3 q1 T未来地铁列车来了! / @% q( u5 e* q! Z* I% q0 p; t
当地时间9月18日下午,在德国举行的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InnoTrans 2018)上,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CETROVO”。% v+ I+ |* W' e2 d: q
. H. [. l0 i- F; I% R4 [
' G' X/ D2 [3 _ f: i7 u; Z. u( ]* @
新一代地铁车辆长什么样?有什么“黑科技”?将带来怎样的乘坐新体验? 1 z5 d- p O* c
采用碳纤维技术 整车“瘦身”13% 5 ^; w2 } e# _3 f u7 j
相较传统地铁,新一代地铁车辆最大的特点是更轻、更节能。 9 s& u4 q- A% C! q) B
轻量化,即尽可能地减轻自身重量,是地铁车辆实现节能的一个主要途径。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被称为“轻量化之王”,其轻质、高强度的优点为列车轻量化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 _; f7 G9 [) [$ B) D$ J5 a
' o. m" d2 x4 g) M V
碳纤维车体 , [/ y7 C# h1 ~# H0 Q9 k" s' z! g' F$ p
8 h8 V2 q& ^0 f6 |; J: c# @2 D
碳纤维转向架 # f+ B" I1 _, Y
据中国中车科学家、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新一代地铁车辆采用先进的碳纤维技术,车体、转向架构架、司机室、设备舱及设备机体等均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是大规模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地铁车辆。特别是成功突破碳纤维大型复杂件结构设计、制造成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体、转向架构架、司机室等车辆主承载结构上的全面应用。 - R' Q! Q1 I) v2 Q5 z& R# P4 U; A
, W0 O4 S* v+ @
碳纤维使车辆实现大幅“瘦身”。 * Y2 ~0 C+ H" B; f8 _0 K. c, e' r
与采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的车体、司机室、设备舱分别减重30%以上,转向架构架减重40%,整车减重13%。
7 U4 U+ i' N/ a% o, r2 i8 Q8 ]
“虽然在制造成本上要高于传统金属材料,但碳纤维复合材料更加轻量化,节能优势明显,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疲劳、耐候、耐腐蚀性能,可有效保证列车在30年服役期内不发生疲劳、腐蚀等失效,减少了维护量,因此能够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丁叁叁说,车身变轻后,也减少了对线路的损害。 8 o! `3 n0 e+ K# c
为降低能耗,除了碳纤维轻量化技术,新一代地铁车辆还配备新型高效节能的牵引系统。由传统地铁的异步电机升级到永磁同步电机直驱技术,并采用碳化硅变流装置,大幅提升车辆的牵引效率。
; r9 h* c: Z3 d" Z! j) V据测算,新一代地铁车辆可综合节能15%以上。 # H# e- V! Q- n2 t" |$ U
! F( }* w) l( K. e: @) C
3 P% L8 O8 f; J" j/ T
车厢会“变身”适用性更强 : B4 T, R& l& w& h3 G6 m6 a6 x' E
与传统地铁相比,新一代地铁车辆拥有更强的适用性,在运营组织上更加灵活,并能适应更复杂的运行环境。 ( O3 n# ?, A: K; ?
目前,我国的地铁车辆都是固定编组,车厢的节数是不可变的。新一代地铁车辆首次开发了“灵活编组”功能,列车以2节为最小的编组单元,能够根据运营需求实现“2+N”节灵活编组,在2节至12节范围内任意搭配车厢,并且完成“变身”只需不到5分钟。
" u' x `; z/ y : q( X4 v3 t! r* s
丁叁叁告诉记者,地铁客流的潮汐变化非常突出,早晚高峰期客流量大,平峰期客流量小,根据客流变化灵活编组,在高峰期采用大编组,平峰期采用小编组,这样能实现以最经济的方式运营,节约能耗,降低运营成本,也利于增大发车密度,提高服务水平。
5 O8 j2 \2 h0 t8 s, }$ a 7 d( X+ T6 l7 `; B6 z
9 z) {/ s' ~( Q
相较传统地铁,新一代地铁车辆适应更恶劣的气候地理环境,能在高温高湿、-40℃高寒、2500米高海拔等复杂环境下运行。
1 X% d( M- w6 G( _. y
同时,针对地铁线路弯道多、半径小,车辆首次在转向架装备主动径向系统,当监测到车辆进入弯道时,能够控制轮对处在曲线径向位置行驶。这样大大改善了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能更好地适应小曲线,最小转弯半径可达80米,远超传统地铁,车轮磨耗也大幅降低,节约维护成本。 , l9 \9 T& O1 T N
车辆在没有外部供电时也能行驶。装载了储能系统——动力蓄电池,可为车辆提供牵引动力行驶15公里。当发生供电故障时可应急运行,也方便在线路和车辆段的“无电区”行驶。
7 S# m2 S- X( I3 C# A/ n* E/ Q
跑得更稳乘坐更舒适 ) o( a$ y3 u( f" h: h% I/ Q
$ w9 d, W% U: W* ?5 N- ~0 z
新一代地铁车辆采用先进的减振降噪技术,乘坐更舒适。4 o+ _; l ]8 v/ {/ |- O: H
& I0 P+ i! [: m; I) ]9 T
列车运行时,由于轨道不平顺会引起车厢振动,要通过转向架上的悬挂系统来减振。传统地铁的悬挂系统不可调节,称为被动悬挂。, p- k% g2 O4 v
; K, _8 z9 M7 c7 q
新一代地铁车辆首次采用全主动悬挂技术,在行驶途中,当车厢产生振动时,能够立刻探测到,并对悬挂系统的阻尼进行动态调整,使悬挂系统时刻处在最佳的减振状态,从而使地铁车辆“跑得更稳”。! }; v) \$ l" b- |# }
Y3 K, b0 T; Y9 |4 y6 R! m2 p
车厢内也更安静。优化了降噪设计,列车运行时,客室噪声仅68分贝,比传统地铁降低了3分贝以上。) p1 i* P K. f) _4 x* ~2 w& Z
4 _- d2 @6 j, y! f1 \
据介绍,跟高铁列车一样,新一代地铁车辆还进行了气密性设计,首次采用密封车体,乘客在乘坐时,不会因为车内压力波动引起耳膜有压迫感。
0 Y& D6 R/ Z- R8 L0 |
智慧列车车窗上刷视频
) o5 U0 I4 _, J: s2 B: }; W' S( n. e
; D9 ]( \) {# r; W
应用现代智能化技术,新一代地铁车辆还是高度智能的“智慧列车”。 ' ^( i- E* ^3 Y+ u
置身车厢,将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智慧服务”。 : g: y- k I& U8 w; x% N
1 F `# Z; b% r) E0 O/ w
车厢进入“触控”时代。车窗变身为一个触控显示屏,成为能传达各种图文视频信息的“魔窗”。相当于一个超大版的“Pad”,乘客只需用手指触摸车窗,就能在车窗上看新闻、浏览网页、购票、刷视频、观看电视直播等,便捷地获取各种服务。. r7 x! q) c* W* x: D
/ w) h( x% R1 g; ] n1 t
车厢里的镜子,成为可触控、可上网的“魔镜”。 ( ^% n9 W* T- h, T( W7 n
车厢的智能空调,能根据天气和穿衣指数来自动确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让体感更舒适。 / `* Z( q' S1 i" q
照明系统可随时知晓车厢的光线环境,自动调整亮度和色温。 4 l: s% c7 Q" K: g+ ]7 w% l
还有多媒体曲面屏、自清洁座椅、为听力残疾乘客配备的助听系统……, d; u3 y5 O" G# Y, }: B
, a: P$ O; F0 o( M+ J+ u
智能化的乘客服务系统,将带来全新的乘车体验。
4 Q6 ^3 y4 H. R/ f' n
- P7 u" ~0 v6 |
9 T# h- [- d# K( v
全自动无人驾驶 0 ~2 ?/ _- q2 k/ S& T, C
新一代地铁车辆的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40公里,比传统地铁更快。8 m) j, \, w% `+ ?: h% q
/ l+ c. S9 D' h3 \
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列车从发车启动到加减速、停站、开关门、回库等运行的全过程均为全自动驾驶。
e( t# i6 U: h4 \) G
# O0 R' D+ h9 V$ `3 j
运用维护也更智能。 , d! I! ^) y- ]" a5 Y
车辆建立了强大的智能化感知系统,设有1100多个监测点,实时感知列车“健康”状态。运行途中出现异常时,可自动预警和远程维护。同时,借助智能感知系统,能在车辆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就及时介入维护,也能探测线路状况,指导线路维护,使列车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1 g2 h: [) Q2 A: p
下一步,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将进行型式试验,并开展线路试运行。 ! R/ ?6 l! I$ K# j: b0 ]
欢迎留言转发,一起涨知识!
) m3 E- j3 V.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