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99 | 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KPI搞死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4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能影响一千年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t: h1 _9 x3 W9 J
1/6、病急乱投医的宋神宗$ u5 l# T! {( I

1 m( R0 R3 H; Z" E0 [0 W
公元1067年,19岁的太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
" Z' _) O* M# ~9 }; B. x
皇帝即位,按例要赏赐群臣,可是很快宰相韩绛就带来一个“百年之积,惟存空簿”的坏消息,自己原来继承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大公司。
9 s8 X$ F5 X2 ~
神宗把先帝留下的老臣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既不增税又能增加财政收入?
7 R8 m, Q; a' A4 Q
老臣们群策群力,有说“二十年不打仗”的,有说“要对内稳定”的,神宗一听,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说这些道德文章,难怪国家治理不好。
0 N' W& C5 k. z% H+ W: k8 u9 h7 i# K( ?
神宗将目光转向群臣中最德高望重的司马光,这位老臣不慌不忙地说出六个字:“官人、信赏、必罚”。

5 o! ~$ ^9 ?. d3 k0 |
神宗失望之余,想到一个人,当时朝野有这么一种说法:“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介甫”就是王安石的字。

7 K4 r/ ?: }- e& I! e
神宗很快召王安石进京,一场改变帝国命运引发后世无穷争议的变法运动就此拉开帷幕。

' [+ k) u ~+ M9 B) a0 L
其实,神宗在启用王安石变法之前,本应好好想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宋百姓富足,国家却没什么钱
" k7 y/ `# Y4 }3 F8 R1 L
7 _2 h7 O8 T& E
9 _" U% f7 u5 F* d- V
2/6、“冗员”和“冗兵”

! \5 s6 ~0 G4 y0 i1 e
如果你是一个公务员,那么最好的年代可能就是在宋朝。因为收入高,宋代官员的收入,是明代同级别官员的五到几十倍。

" j( q" R% [: Y# P
不但工资高,官员还特别多;多也就罢了,最糟糕的是,宋实行的是“官、职、差遣”三分离的奇葩制度,形象地说,一个教育部的高等教育司司长,实际上干的是农业部养猪司的活儿。

; R0 V5 v" a+ l
结果就是70%的官员领着高薪,却没有工作让他干。
; z; i9 W$ J; C. e6 }7 i, y
财政亏空的另一个原因是军队国家终身包养的“募兵制”,水浒传里的林冲,只不过是个军校教师,生老病死、老婆孩子,所有生活开支都是国家承担。这样的职业军人,神宗即位时有一百四十万,用了80%的财政开支。
+ y0 k. p1 J+ D% [7 O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制度呢?大家一定听过“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还有另一半:将领的指挥权被剥夺了,那些士兵怎么办呢?遣散回乡?那就是流民,造反怎么办?
% W! C0 U8 I( a- J' g& b' [
太祖大笔一挥,全部养起来——名为养,实际上是把军人和社会隔离开来。

! g# S- L0 m- ?8 n) |9 C' A) j
1067年,本应是北宋的最富足的时期,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民间的土地开垦面积达到了新高,更重要的是,宋鼓励工商,整个社会经济相当发达,整个国家的财政应该相当于汉武帝即位时“文景之治”后国库极度充裕的情景。

! G2 ]7 U- f) Z% t1 K5 Z
所以这次的财政危机,完全是因为“冗员”和“冗兵”,大宋的政治经济,本身的运作还是非常健康的。
$ o. A% V8 a& Q7 N: P
应对财政危机,中国历朝都有很多“精兵简政”的方法,可以神宗毕竟是年轻人,沉不住气,又太急着用钱了,他支持王安石变法,目标很单纯,要增加财政收入,而完全不管王安石接下来的改革,是一个多么大的坑。
% O5 p: }7 A% j" e) d2 E- p2 S# Q
因为王安石要做的事,如果真的办成了,会在一千多年前,就把中国带进现代财政与金融的国家。
: G% j- g9 \9 ^* D0 R
5 _' z7 Y: x( h. `9 l
5 Y' w& m4 b# M( b' o1 g
3/6、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名臣都反对“王安石变法”?9 d7 |2 j6 {. C& _

' H H5 a9 o" Y( Y# Z* `
如果“穿越”曾经发生过,我高度怀疑王安石是现代某位央行行长“穿越”到宋朝的。
7 d, F3 f# x6 O5 N0 t$ a% W
研究财政史起家的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变法”就是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的“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就是用国有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使经济总量增加,这不过是现代国家的财政常识。
, Z; _* u, J2 o4 n, k. R) S2 ?
以青苗法为例,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无钱买种,只能向地主借高利贷。而青苗法就是现在的小额农业信贷,政府自己把国库的余钱以较低的利率借给农民,既增加了国家财政,又减轻了农民负担。
% i! i" d% l, R- U d' j# ^. P, P
穿越过去的王安石,用的是现代人的智慧,而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判断依据是古人的经验——一切以“政府理财”为名,想要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一旦基层官员实行起来,都会变成“苛敛民财、与民争利”的工具。
- j; F2 m9 v, z, I Q
3 a3 e- p; V$ y7 h
在“改革”拥有天然正义的今天,我们都希望王安石赢,但结果却不幸被司马光言中:
' i# y+ |+ V" ]! f" p' x
青苗法本义是“农民有需要,政府要提供帮助”,但实施的结果,“放贷额和清收率”变成了“政府官员的KPI”,官员们只好每年把贷款摊派到每一位农民头上,再每人捆绑一个大户担保。偏巧“青苗法”的头几年,年年有灾,年年欠收,结果不是大户破产,就是农民失地,唯有政府财政年年增加。
8 V; v; m6 J- e2 L" _1 m6 y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S2 Z9 T2 f& c
今天的历史书上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用人不当”,但仔细史书,你会发现支持“变法派”官员除了王安石之外,几乎都是善于钻营投机的佞臣,而当时的名臣,如苏轼、欧阳修、司马光,无一例外都反对变法。

7 X6 q2 b3 D% d% s
这就绝不是“用人不当”四个字可以概括的——不是“坏人”支持变法,而是支持变法的都会变成“坏人”。
+ A' }9 J+ t/ q/ W
* l! F2 O; {& h
4/6、为什么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都是小人?
, d) a+ u8 U5 p$ ` K! H5 p: X s' k; S" U. r
有一种观点,认为王安石是干实事的人,司马光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又思想保守,只会做道德文章,才会用“不与民争利”这种泛泛而谈的空话去否定变法。
6 w# W$ e; q' ]) m1 I+ Y# \2 }
这种说法就是把“道德文章”和“干实事”对立起来,非常符合“五四”之后,知识界对传统道德的反思。

( v$ m$ H6 E; d, {9 K
但“道德文章”真的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说教吗?
$ e; a8 H5 m* c$ k1 i" U
以“百善孝为先”为例,为什么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它当成帝国最重要的道德支柱,还要求皇帝身体力行呢?不是说“孝”比其他的道德更道德,而是因为农耕时代的生产力不足以提供社会福利,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如果得不到子女的赡养,就会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
9 C' ^7 ~" Y% u
农耕经济养活不了太多的官员,农业时代的管理能力也完全不足以统治如此幅员辽阔的帝国,类似“赡养老人”一类“法不责众”的要求,又很难通过法律来强制。统治者只能要求官员先“以德服人”,再让万民效仿,“道德”其实是一种低成本的统治手段。

/ S% d4 U* i t- @1 u% A
这就要求,所有让百姓去遵守的法令,都要在社会广泛认同的儒家道德中找到依据。

. ^0 L% m8 e9 O6 w u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对官员的要求,既不是高瞻远瞩,也不是精明算计,而是道德崇高的人。

' N A# m8 Y& ` @: Z5 s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政府官员亲自放债,显然破坏了这一形象,也破坏了王朝的统治根基。

" ]4 p4 I, U4 l0 O3 g; H. E
事实上,历代王朝对官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扰民。

, i8 d, W& y1 C& Y) r2 t% q# g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认为:欧洲农民习惯粗放耕种,就需要封建领主带领他们抢占土地,所以封建贵族们个个粗鄙不文,孔武有力;中国农民很聪明,擅长靠精耕细作来自给自足,对政府的最低要求只有三个字:别烦我……,不对,是“不扰民”。
4 g) K% x. M5 x! v, H9 x5 u2 b- u+ I' f
这就是中国百姓与王朝统治者的契约:你只要别来打扰我,也别让外族来打扰我,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给你交税。这也是汉以后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注重“休养生息”的原因。
2 a9 Y" H; i+ {
不扰民,看似“无为而治”,其深层含义在于“政府的自我约束”。
, b% G! g$ J6 ~
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而大事不成。孔子的警告让司马光对这身后的这帮官员们,有了更清醒地认识:当官不过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一旦摆脱了道德的束缚,一旦“见小利”,一旦被KPI缠身,就会表现出惊人的破坏力。
2 b1 S& \* H1 e: M
而王安石就像一个穿越到宋朝的现代技术官僚,在他看来,有没有人执行,执行人的品质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把这些改革的条文变成一个个指标,强行派发下去,不管能吏廉吏,能完成KPI的就是好吏,最终就能实现他的“变法大业”。

- u2 x( {6 y9 ~& F; _
司马光的忧虑终于变成了现实,缺乏道德约束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横行。《水浒传》里的头号大奸臣蔡京,曾经是著名的变法派官员,可一听到司马光复出,五天之内废除了自己管辖区内所有的新法,向司马光报功。可后来支持新法的宋哲宗亲政,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变法派的中坚人物。
9 M4 s( Y0 F) M$ ]* Z+ V8 m9 l
当司马光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抬起头时,他对于新法最为担忧的,恐怕还是那个坐在龙椅上的人。

: N, S: X8 W* |* u# f5 a" m
# |$ W: f- w3 f' C' m: l" s& q
5/6、“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KPI搞死的?
! e* d% X2 m1 n2 P- g& {2 s' m8 \ X/ U, s- L' e
王安石本该想到,这场改革最初的支持者宋神宗,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站到他的反面。

7 o# m. _; X- ?3 h1 \, _3 E6 Y
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解决财政危机,这个目的很快就达到了,变法没几年,各级官员好像变戏法一样的,把钱变进了国库,也出现汉景帝时钱都堆不下的情况。

: \7 G$ v+ ]/ \& T
财政困难解决了,而新法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还要不要继续支持新法呢?神宗对王安石一会儿任用,一会儿又贬官,就体现了他的矛盾。
G, W6 F" f( K% a/ s
在这场“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帝国官员大分裂中,神宗恐怕要哭笑不得,我就是想多弄俩钱花花,诸位大人何至于此啊。
1 K7 I( c) Y1 ?3 E" T# S4 a5 F
而神宗之后的皇帝也同样如此,没钱想到要变法,有钱又要恢复旧法;新帝亲政想要有新气象,就支持新法,搞砸了,想要安抚天下,就下罪己诏恢复旧法。

# o1 ?% @% i. Z5 ]3 r* G3 a0 _( J# t
这恐怕也是司马光反对变法的重要理由:财政嘛,有时好有时坏,大不了有钱多花点,没钱就省着用,唯有道德是永恒的,怎么能一会儿变法,一会儿又不要变法了呢?皇帝自己钻营投机,还怎么成为官员的楷模?官员个个如狼似虎,还怎么让百姓安份守已?

/ y+ [0 v3 X; v# R# S5 y% ]/ F5 A
我在《只要认真搞,没有什么KPI搞不挎的企业》一文中,说过:
+ o u. _) a8 J( m; [) ~
KPI是个好东西,你考核什么,你一定会得到什么;
但KPI又是个坏东西,凡是你不考核的东西,都会成为业绩黑洞。
评论区显然很多人认为我反对KPI,其实并非如此。
7 R: n" L5 c& P6 y9 I
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不同市场环境中总是要变化的,导致KPI也在不停地变化,如果领导人只盯着KPI,必然一天一个想法,员工无所适从,必然会把工作变成“制造数学的游戏”。
! _5 ^1 P2 s0 d8 v, _- N8 K8 z R- h! ~& J7 Y4 ]
所以任何KPI考核都必须以稳定的企业价值观为前提。就像失去了道德的统治,必然产生道德风险一样,抽空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企业管理,要么沦为员工“欺骗”公司的工具,要么变成公司压榨员工的制度。

& k8 W6 W; t: F

) a" u6 U( B9 q. A" M+ ]& Q
本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按照黄仁宇的说法,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手段落后,不足以以现代金融财政的方法管理帝国的财政。

$ a- ?# |* k% N# x* ?
那么到了管理手段很丰富的今天,或者大数据明天,是否可以彻底抛开道德与价值观,直接用数字对整个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呢?
& f& ]) |+ X- c9 X: _$ ~
6/6、王安石变法与罗斯福新政$ {; J- @2 j7 P1 g+ n$ G; S; S
& R/ W! A- l8 D3 y/ g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标志着罗斯福新政延伸至农业,其核心的政策就是削减农产品产量,提高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 `4 t& T6 x- k9 W* R
其中有一项“农产品无追索贷款计划”,政府以高于市场价预购农民未来的农产品,其实就是小额农业抵押贷款。

0 t5 G5 `0 ~- i; g- K) I% a
是不是很熟悉?事实上,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后来说:

9 x$ }4 p s0 V
我接任农业部长后,把中国古代农业政治家的实践——“常平仓”引入美国农业立法中。
. s2 s9 ~- D; C" {3 a! g2 `+ ^0 t3 c
而青苗法正是宋代的“常平仓”——“常平新法”。1911年,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叫陈焕章的留学生写下了他的博士论文《孔门理财学》,里面介绍了中国“常平仓”制度,并重点介绍王安石的改革。

x. c% |3 m) b4 b% h7 F# _( b
华莱士后来读到了这篇论文,产生把“常平仓”制度引入美国立法的念头。他最终成功了,因为罗斯福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一样,也是财政扩张政策,只是前者有凯恩斯主义为理论指导,而后者完全是王安石天才的想法。
8 H2 |) S' G- s! o|7 s4 ]% A9 W+ `! h
这可算是王安石变法在一千年后的现代制度下的再次尝试,然而,罗斯福新政实施中的问题也再次证实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比如,我们在政治课本中看到的的“倒牛奶事件”,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 P$ I3 n/ Y0 P/ B% \: \* u2 N& I
政府通过要求奶农减产保价,但奶牛不管这套,它每天都要挤奶。奶农联盟组织于是开始设路障,禁止奶农销售,逼迫他们倒牛奶。结果引发了奶农间的“偷菜游戏”,大家都想办法把自家的牛奶偷偷卖掉,转而又大肆抢别人家的牛奶倒掉,就是照片上的那一幕
3 A* }- G* M0 m5 y4 N
' c2 B. W2 G$ ~: o5 |7 d

- H" u) d( X/ T& q" @- F* p
当时有一句对农业政策的嘲讽——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别人的田地。4 W T3 `% U1 d4 j! v: v
0 V3 E( T( s5 D! g' x/ N* C
“道德风险”从来不会因为经济发展而消失,人性也不会因为科技管理手段的进步而改变,道德、价值观、文化、宗教信仰……,这些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也必然长期存在。
公众号 人神共奋

$ f U5 U/ k' t$ A- ]6 |4 |( x4 C; |
2#
发表于 2018-5-4 16:49:53 | 只看该作者
好长的文章,没看明白主题思想。 直说吧,企业怎么管理?
3#
发表于 2018-5-4 19:32:34 | 只看该作者
说了那么多,好像也就分析案例而已
4#
发表于 2018-5-5 12:38:55 | 只看该作者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争相要代表皇上的利益,宋神宗也想把社稷搞得好一点,开始年轻有一股子劲,鼓励变法,随着年龄,阅历渐长,体力渐衰,还是保守一点吧。但是,毕竟,社会还是前进了一大步。
+ \1 B5 m5 m2 ?5 ]: `$ L" H! Q) y6 S6 A若有人接龙,还可以多讲几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4-7-19 09:35, Processed in 0.05438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