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 2 3 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mzt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械厂最缺两类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8-3-22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哎,这个问题都讨论的热火朝天。我见到的公司里,做成本的和做计划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级人才。研发人员才是。

在研发过程中的成本估计很重要,这里需要一个工业会计。但是一般都是按照设计的大概的BOM通过供应商的报价、工艺的加工工时和原材料采购价格算出来的。是个系统的、相互协作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端,更不是靠会计懂机械去计算。那是瞎搞。

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更加准确。这是因为给供应商的方案已经有成本可以参考。所以,工厂的会计基本上不会专门有人去搞,只是通过物料和工时汇总起来就可以了。

再来说说生产计划。如果是生产计划,确实很繁忙。主要是跟车间和供应商确认半成品的时间。以确保和自己的计划进行匹配。一般有几次积累,就可以搞定。没有什么高端之说。

一般说来,研发阶段工业会计(好像是这个称呼)工资稍微高些,至于生产中,无论是会计还是计划,就是普通水平。都距离设计有一大截。

32#
发表于 2018-3-22 17:22:43 | 只看该作者
蒋龙斌.John 发表于 2018-3-22 11:02
真的是说出的我的心声,我就是做设计的,我们单位是做电梯部件的,基本都是机械产品,真的是设计员要从订 ...

现在的行情下,技术人员只能是全才了。希望多一份责任,能够多一份历练,从而能够多一份付出和收获。跟对老板,老板不吝啬,能够公平对待设计人员的全流程付出。这样就是最理想的。否则,以技术设计的头脑,想必也能找到各种推脱的责任。

所以这也符合现实:出来做老板最多的是销售,其次才是技术。


33#
楼主 | 发表于 2018-3-22 19:3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3-22 20:19 编辑
songfq 发表于 2018-3-22 14:43
哎,这个问题都讨论的热火朝天。我见到的公司里,做成本的和做计划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级人才。研发人员才是。 ...

首先说成本
目前通行的方法有两种: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如果还有第三种是混合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就是每一次加工(还有其他形式),都有单位成本的数值,成本就是这样累加出来的。实际计算要复杂的多,成本不是自己想怎么算就怎么算,要按规定的,因为政府要收税,国外的还有股东分红。这种规定像我们这种对会计了解不多的人,很难看懂。当然,标准一般几个月应该变一次。
实际成本法,就是按照实际发生摊算。所以这种方法是比较粗糙,也算不出来预算成本。当然,也就很难通过成本变化去发现管理中问题(管理会计,就是要帮助管理人员发现问题)。为了也能获得标准成本法的好处,不少行业就有了凑合的办法。也就是实际中使用的混合成本法的由来
再说说为啥多数企业成本算不准。各位都知道,ERP在国内,尤其是在机械制造业,没有一家能闭环运行的。不能闭环运行,自然就无法形成环环相扣的数据链条,也就不能提供成本计算的原始地细致地资料。所以都是用实际成本法
再说为什么成本会计要知道生产流程。各个工序的成本是累加起来的,而不同工序的单位成本是不一样的(注意为了省事,这个单位成本和会计教材里的单位成本概念不一样),会计如果根本不懂生产,那算错就是常态了。这里说懂和工艺人员的懂是两码事。我看过一本化工行业的成本会计的专业书,里面讲的化工流程,基本上看不明白。这本书是针对整个化工行业的
说管理会计工资高,的确是因为这种会计得工作不易。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特别缺地道的成本会计。供不应求,工资也不可能低


客观的说:各有各的难,做好都不容易。因为国内机械工程师的数量十分庞大,而做这两类工作的人少得多,按照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他们的工资是要高,混的不算
34#
楼主 | 发表于 2018-3-24 08:4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3-24 09:40 编辑
songfq 发表于 2018-3-22 14:43
哎,这个问题都讨论的热火朝天。我见到的公司里,做成本的和做计划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级人才。研发人员才是。 ...

再谈生产计划
目前,生产管理主要就是两种方式:一种是丰田生产方式,一种是MRP方式。丰田方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其它人学起来很难。除非你的配套厂甘心当主机厂的孙子。而MRP方式是从数学原理开始的,也因此很快在大范围里被企业接受。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生产计划方式,其中需求计划两者是一样的,采用的都是MRP方式,在作业计划方式上出现分野,一个是拉,一个是推。应该说拉的方式合理(丰田生产方式),而推的方式问题多多。
其实,仔细想想,这两种编制作业计划的逻辑本身是对的。可MRP方式计划为什么跑不起来呢?原因在于最初设计MRP软件的那位在IBM工作的哈佛博士一厢情愿,或者他的设想并不普遍适用。这个一厢情愿是什么呢?
在做大计划时(也就是需求计划)时,就是解决需求数量。所用的BOM理论完美的解决了数量计算,BOM理论是由一位研究矩阵的教授提出来的,而且没有目的,纯数学。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的软件里,仍然还是采用BOM原理,但并不是标准矩阵计算方法。
而作业计划,可就不是仅仅考虑数量,还必须考虑时间。问题就出在这里。最初将“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完成规定的任务”作为前提假设。在机械制造一线工作的都知道,这是白日做梦!前面说过,机械制造现场是交叉混流,还要环环相扣。既然用了根本无法实现的前提,那么在执行中计划时常出现多米诺骨牌倒塌。这样的情况多来几次,还有谁会去再和它较劲呢?!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卑鄙无耻的角色---ERP提供商,将此责任推到企业身上,说是企业基础管理太差。巧的是,全世界的机械制造企业,哪怕再NB的,都会犯小儿科的毛病。没有一家企业敢拍着胸脯说,我们能一丝不苟的执行了ISO 9000等质量标准。所以,你说我管理差我也就认头了。其实用了ERP的企业计划跑不起来责任,至少有一半要由ERP提供者来承担。

生产计划是全球公认的难题。迄今在全球范围里,没有企业能让计划闭环运行,其原因已经清楚了
那么出路在那里。出路首先要转变思路。彻底放弃“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完成规定的任务”这种确定性思维,转而采用不确定思维
具体的:
【1】改变以确定性思维作为指导的计划编制模型,转而用不确定性思维作为指导的作业计划编制方法。事实上,一线生产管理者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想法都向这种思维方式靠的。只是没有彻底解决罢了
【2】必须恢复在ERP中消失现场调度,现场调度的地位需要尊重
【3】因为采取了不确定思维,就需要引入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算法类似于人工智能算法
等等

为什么计划很重要
李克强总理前两年,年年都会提到“大批量定制”。而没有准确可靠的计划,大批量定制根本无法实现,有也是假的
这个大批量定制的好处可是大了。
首先,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在定制生产条件也是如此)。少说也有50%。可能很多人不信。举个例子,德国机械制造业几乎被机械工程师尊为标杆,他们有个调查,德国的机械制造企业里,生产周期平均有40%是无效的,被浪费掉了。
其次,把马云、刘强东一类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新二道贩子打回原形。直接在企业网站上订货,而且还是定制的,价格比批量生产的至少要低20%,交货时间是准确的,出了质量问题也能找得到谁该为此否则。其实,大幅度降低生产周期,必定与生产过程里大幅度减少各种不该出现的问题同步。这是阿里巴巴、京东根本办不到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解决计划和执行问题的原因

1 2 3 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4-6-23 11:13, Processed in 0.04847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