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中央台电视里看见了这个报导。我一直在想,与其培养更多的人天天从事这项危险的工作,不如发明一个机器人来干这件事情。难道在这个问题上,机器永远无法代替人?瓶颈在哪里呢?
$ d: |7 W. c1 k3 c5 N9 L: S5 P4 c; V% s
用刀雕刻火药:他的工作,全中国只有20个人可以做 火药微整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法用机器操作。这个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徐立平就是其中的绝顶高手。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
5 t& h v3 N' X/ V5 D8 s" O/ `1 U# ~+ r" j
% f0 [; w$ k. e! R
徐立平蹲在导弹底部,一刀一刀地削切着烈性火药。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特级技师。 ; o/ F* g' {" l
药药面精度要求极高,是否贴合设计形状和尺寸,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 如果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火药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可能偏离轨道,甚至爆炸。 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 j1 ]- S4 r/ E2 F
& R) P0 ^" q( }8 V: @" V Z( C* R' Z- O( A& B
正因如此,火药微整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法用机器操作。 这个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 徐立平就是其中的绝顶高手。
) J- p$ C: I8 p% X+ S, m E雕刻火药,危险极高。 固体火药极其敏感。在整形中,如果刀片的摩擦过大,如果碰到金属壳体、产生火星,如果切除的火药超过500克……都极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 n$ v0 [8 \ P. |$ y( V% M$ ]7 Z; ]
3 _3 D4 }$ }4 D% S# Z火药一旦燃烧,速度极快。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逃逸塔为例,接近2吨的火药,燃烧过程不到0.6秒。
. M6 ?4 ^$ f6 |; n1 U
8 n7 e. C# Q! R8 o2 T
雕刻火药,难度极大。 固体火药具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的力道很难把握。一刀切下去,药面很难保持平整。 百药百性。每一种火药的的韧性,又都不一样。
5 g) K3 s% y# U2 e0 X# [$ F- E
9 g- g [* ]. f8 _3 I
这份工作,既需要高超的技能、极度的细心,更需要过人的胆识、强烈的奉献精神。 徐立平,堪称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徐立平就能够准确地测度出需要削切的尺寸。 一刀一铲,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还没有两张A4纸厚,远低于药面精度允许的 0.5毫米最大误差。 ' J( T- n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