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的人。军工重型装备的确如徐滨士老先生所言,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很有体会。因为也许几年后他要“再制造”的军用重型装备就是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的那个大块头。% }) u- {, ~) n' p! Q
从文章中看,这位老先生的贡献有这么几点:5 p6 A( b* p6 w
1、电刷镀技术
' ?, x9 M# O3 C, I+ q1 f R2、大型机械不需解体就能现场局部维修。
- b G ]+ H; r. X) n# C6 T3、坦克履带板换代新材料,延长了履带寿命。/ Z- P' b2 W# x0 M& B% K8 ?( R
4、纳米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6 m* ?& n# m6 Z- _
5、创新了装备全寿命周期模式
2 [7 X6 Q: r. z( E) G3 _
0 ]; d: Y% K/ H5 i这位老先生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在表面工程上。有幸的是,我原来的老师有一位就是中国表面工程方面数一数二的专家。不过他是院长,给我们讲的少,只是说过这么一件事:坦克表面未经处理,一下水很快会生锈,影响使用和寿命。用一种涂料涂上后,就可以在很长时间内部生锈,……。表面工程的确能解决一些零件的先天缺陷,但是,设计人员这块的问题,那位老先生可能就没什么办法了。! X8 u4 r# s7 v/ C8 p/ m2 @
& X$ X) ]; i; w* Y, [) c
我们是军企,在产的项目很多,都是机密。为什么要这么多任务呢?因为我们厂要养活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几百号人。这对于一个年产值只有600多万的军企太难了。所以,厂长告诉我们,见到任务,就要像狗见到骨头一样! 能接的都要接,因为我们要赚钱。一个车间不到10个人,一个科研只有4个人。这样的团队,却每年给厂里提供者上千万的产值!
4 D0 b( M3 d$ M8 f问我们怎么干的,车间的大门上现在还写着06年加班的时间: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我在办公室,却曾经在车间干到过 凌晨1点。技术人员就想磨房里的豆子,为了效益,为了生存,我们拼命榨取着自己的大脑。4 u$ X w- t* l. m0 A
但是,我们都明白,即便再努力,把造出一辆车的周期从几年缩短为3个月,不出错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要不断的反工,不断的自责……最后,即便样品成功了,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已经不再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了。真的没时间,没经历。现在我的同学要转行,科研就剩下3个半人了。我们在硬扛着。( Q- R9 J4 X) M' d& h7 a/ e; f& b( m
我知道,产品问题很多,维修方便性,零件的标准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没有经历了……如果日后该产品出了问题,也希望能够原谅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