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只有快乐 于 2017-7-24 23:20 编辑3 }2 p' Q. v2 C. _: H* P
3 x5 D* [# T3 V0 k) w) H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真正的快,不是拔腿就跑,而是选好跑鞋、系好鞋带、看准方向、计算节拍、一气呵成。真正的快,不是草草了事,而是一板一眼、有张有度、成果可再现。一个从天朝出差到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对工作效率的感悟分享给大家。2 V0 V7 o* N( x- t2 h' g
与德国同事工作的第一感觉:慢!
; t, z7 x* D$ F& E
. a( u5 b% k( T5 {" e# w0 z6 C
德国同事工作的一个口头禅:not that hurry!凡事都不会催。对比德国同事而言,中国的同事则更多的会问:什么时候可以给我?能不能再快点?所以我刚从国内过来的时候,很是不适应。然而经过三个月的了解,我发现德国同事的高效率同样也让人惊奇。这个时候,我就会想,为什么德国人工作这么慢,但是效率又这么高呢?为什么自己在国内的工作状态热火朝天,却还是忙碌不已呢?这个中间的差异体现在哪里呢?
1——欧洲公司均采用邮件办公
邮件办公可以让每个员工按部就班,逐个处理,同时邮件可以分类整理存档,每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国内办公则更注重使用电话、QQ、微信等工具,手段多样化、综合化,速度很快,响应也快。但是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后期如果想要追踪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则无从下手。 2——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中间过程保证连贯 德国同事在处理事务时,要求对细枝末节一次到位,而且中间要求不能被打扰,不能被中断。这也是预约这个习惯在德国特别流行的原因。而国内的办公习惯,经常是事情A做到一半,事情B就来了,事情B刚准备开始,事情C又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国内同事一天做了100件事,可能成功了10件;而德国同事一天做了20件事,但是成功了20件。
3——工具化思维
德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工具化思维深深的印刻在每个人的工作思路中。我们接触的德国科研员,他们在做测试的时候,经常是自己先把一套测试思路和测试软件编辑出来,然后论证了这个工具后,再用这个工具去快速地测试数据。而国内技术人员更多的是找到机器就开始收集数据,收集完了数据再想办法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一次的工作,德国人是慢的;但是如果测试十次,德国人和国内人员效率开始相当;如果测试一千次,德国人的效率开始大幅度提升。同样的,他们的各个职能的员工,在开始工作之前,都会花一段较长的时间,设计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模式、一套软件包、一套方案、一套习惯。然后后面的工作,就是用这个做出来的工具箱,一遍遍地开展工作。 ' `7 w. E: L6 R5 m- l; F
还是那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时候快反而变成了慢,慢最后却成为了快。中国人有时候太聪明,总是能找到快速的方法,但是海量的快速方法堆积到一起取没有获得“快”,有时候想,用电风扇检测空肥皂盒的案例到底是快还是慢?这种求快求巧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也损失了一些慢慢研究才能获得的研究的积累。 - Q7 d, s- Q0 C0 Z' Y+ _
Z& b7 }' K) j( E5 R$ Y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