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染色 一、涂料染色的特点 涂料染色是将涂料制成分散液,通过浸轧使织物均匀带液,然后经高温处理,借助于粘合剂的作用,在织物上形成一层透明而坚韧的树脂薄膜,从而将涂料机械地固着于纤维上,涂料本身对纤维没有亲和力。 涂料作为一种颜料,长期以来在印花上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印染助剂(如粘合剂)性能的不断提高,扩展了涂料的应用范围,使涂料染色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染色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品种适应性较强,适用于棉、麻、粘胶纤维、丝、毛、涤、锦等各种纤维制品的染色。 2.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能耗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配色直观,仿色容易。 4.污水排放量小,能满足“绿色”生产要求。 5.涂料色相稳定,遮盖力强,不易产生染色疵病。 6.涂料色谱齐全,湿处理牢度较好,还能生产一般染料染色工艺无法生产的特种色泽,对提高产品附加值较为有利。 涂料染色也有不足之处,如机械固着决定了它的摩擦牢度,尤其是搓洗牢度不高,染后织物手感发硬等。尽管近年来新型粘台剂不断涌现,牢度和手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染料染色工艺。目前涂料染色常用于棉、涤棉混纺等织物的中、浅色产品染色。 二、染色用涂料及粘合剂 涂料为非水溶性色素,商品涂料一般以浆状形式供应。其组成有涂料、润湿剂(如甘油等)、扩散剂(如干平加O等)、保护胶体(如乳化剂EL等)及少量水。涂料包括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大类,无机颜料主要提供一些特殊的色泽,如钛白粉、灰黑、铜粉(仿金)、铝粉(仿银)等。有机颜料提供一系列的彩色。涂料除了在色泽、耐化学药剂稳定性、耐热、耐光等性能方面要求与染料相似外,对颗粒细度要求尤其高,一般为0.2~0.5μm,以保证涂料色浆的稳定性和染色制品的摩擦牢度。 涂料染色用粘合剂是在涂料印花用粘合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涂料染色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粘合剂的选用。涂料染色用粘合剂,与印花用粘合剂的要求相同,如良好的成膜性和稳定性、适宜的粘着力、较高的耐化学药剂稳定性、皮膜无色透明、富有弹性和韧性、不宜老化和泛黄等。对牢度和手感要求更高,并且不易粘轧辊等。根据对涂料印花产品质量的分析(包括牢度、手感、色泽鲜艳度、稳定性等),一般认为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较适用于涂料染色,且大多数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因为它具有皮膜透明度高、柔韧性好、耐磨性好、不易老化等优点。常用的品种有粘合剂LPD、BPD、GH、FWT、NF—1等。也有少量聚氨酯类粘合剂,它粘着力强,皮膜弹性好,手感柔软,耐低温和耐磨性优异,但易泛黄,如Y505等。 在涂料染色时,施加交联剂对提高涂料染色的染色牢度有很大帮助,对耐洗牢度帮助更大。交联剂使用量一般为2~8 g / L,常用的交联剂有交联剂EH等。 三、涂料染色方法及工艺 涂料染色主要用于轧染。 1.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条件 浸轧染液(一浸一轧,室温)→预烘(红外线或热风)→焙烘(120~160℃,2~5min)→后处理。 浸轧时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室温,以防止粘合剂过早反应,造成严重的粘辊现象而使染色不能正常进行。预烘应采用无接触式烘于,如红外线或热风烘燥,不宜采用烘筒烘燥。如果浸轧后立即采用烘筒在100℃下烘干,会造成涂料颗粒泳移,产生条花和不匀,并且易粘烘筒。焙烘温度应根据粘合剂性能及纤维材料的性能确定,成膜温度低或反应性强的粘合剂,焙烘温度可以低一些。反之,成膜温度高或反应性弱的粘合剂,焙烘温度必须高些,否则将影响染色牢度。纤维素纤维制品和蛋白质纤维制品涂料染色时,焙烘温度不宜太高,否则织物易泛黄,并对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一般情况下若无特殊要求,织物经浸轧、烘干、焙烘后,便完成了染色的全部过程。但有时为了去除残留在织物上的杂质,改善手感,可用洗涤剂进行适当的皂洗后处理。 2.参考工艺处方 浅色 中色 涂料色浆/g.L-1 5~10 10~30 粘合剂/g.L-1 10 20 防泳移剂/g.L-1 10 20 3.工艺实例 19.5tex×14.5tex,39.5根/cm×23.6根/cm,蓝绿色纯棉府绸 工艺处方(g/L): 涂料藏青8304 3.6 涂料绿8601 7.3 涂料元8501 0.95 粘合剂NF—1 20 柔软剂CGF 1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多浸—轧,轧余率65%~70%,室温)→红外线预烘→热风烘燥→焙烘(155℃,3min)→水洗。
3 y" H( l5 F! Z2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