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家成功自主研发的“海浪发电机”——鹰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和整套装备设计,不仅获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发明专利授权,日前又得到法国船级社的认证,标志着这一技术具备了产业化和走向国际市场的技术条件。 如何为远离大陆的海岛和大型海上设施供电,一直是制约世界各国海洋战略发展的关键问题。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副主任盛松伟介绍,鹰式波浪能发电平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已建成且运行的“海浪发电机”长36米、宽24米、高16米,有12米在海平面之下,“布置3个这样的平台,就能满足500人至1000人的海岛生活用电”。 盛松伟说,波浪能发电最难的有两点,一是波浪高度不稳定,“有大有小”,如何将这种不稳定的自然能源转换为稳定的电能,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二是海上经常有大风暴,如何让平台在恶劣的海况中生存、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创新。 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相关科学家开展了专项研究。2016年,平台被投放到珠海市万山海域进行实时海况试验,不仅能够将不稳定的海浪转换成稳定的电能,还保持了较高的转换效率。同时,平台经过大风暴的“洗礼”,展现出了强大的发电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据盛松伟介绍,目前这一被命名为“万山号”的平台正在万山群岛进行更大规模的应用试验。“希望未来能在更多海岛得到应用,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鹰式装置“万山号”由2013年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资助研建,采用的是广州能源所专利技术。装置在半潜母船上前后对称安装四个鹰式吸波浮体,它们共用半潜船体、液压发电系统和锚泊系统。装置整体长36米,宽24米,高16米,在海上既可以像船舶一样漂浮,也可以下潜至设定深度成为波浪能发电设备。装置还配备了大容量蓄电池、逆变器、数据采集与监控设备、卫星传输设备,既可通过海底电缆向海岛供电,也可为搭载在其平台上的各种海上测量设备供电,还可通过卫星天线实现海上设备与陆上控制中心的双向数据传输。波浪能发电前期装置装机容量为120kW;系统发电稳定后,项目组将扩大波浪能发电装机容量,并计划在装置顶部加装300kW太阳能发电板、50kW风力发电机和海水淡化装置,最终建成一座漂浮式多能互补发电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