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在工业领域做事越来越难了,好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激烈的竞争、洋人的步步进逼、残酷的市场生存环境,想存在下去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少了。随着大家纷纷转型和离开这个行业,有时,因为某件事想找人商量都很困难了,找人做事就更难了,常常是有事找不到人做。
许多年前,听洋人说华人不擅长搞工业,总有忿忿不平的感觉,也不免和人家争论一番,洋人总是笑笑,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工业发展水平不高,许多人总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说不知道是哪个环节有问题?
昨天,我们又说到国产轴承的问题,为什么比洋人的质量差许多?怎么就不能提高?什么时候能提高?
我从炼钢、轧轴承钢毛坯、到轧制成厚壁无缝管,再到切成毛坯加工成轴承套圈,一直到热处理都搞,深知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和提高的问题。炼钢过程就没有真空脱气的处理过程,轧制就没有达到规定的压缩比,加工就没有达到要求的精度,热处理就根本没有稳定的温度范围。加工的成品能是高档的东西吗?而一经洋人收购,洋人弄点设备、弄点规范、建立点制度以后,生产的东西就行了,是缺洋人那点钱吗?好像不是,缺小电炉吗?不会做精炼吗?不会加热管坯使其不脱碳吗?不会掌握热处理温度吗?所以的东西都问过以后,发觉大家都懂,都明白,也不缺少投资,但怎么就没弄好,大家谁都不明白。
我们长期这样下去,谁高兴?洋人高兴呀!洋人笑嘻嘻地和我说:几十年之内,中国的产品质量都不会超过他们。我问他有什么根据,洋人说:根本就没有提高的内在动力。
以前,总是不服,总觉得行,总觉得可以拼一下,总觉得洋人有何惧?从现在的形势看,以后越来越难了!找几个能画点图的人都难了,一个H型钢架起来,能承受多大的荷载,就愣是不知道,令人气愤,无可奈何。
别的行业也差不多,最近国内几个大的手机设计公司倒闭了,品牌制造商也都快完了,洋品牌开始席卷中国市场,而无牌拼装机倒是泛滥了,连洋人都觉得是一件可乐的事情。
几十年前,我们都明白过: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要发展材料基础工业,要发展新技术,要有梯队人才,仿佛说的都很对,大家都明白,可就是谁都没做,也做不了。
也许我们的真正工业化进程还没有来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