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看到一篇帖子《我国高端刀具80-90%依赖进口》,深有感慨,在这里写一下个人的所见所闻。 % v% K+ A. Q- d& h* M% M$ W0 }( I ( D5 v" D3 k$ {- h. x) z2014年6月份大学毕业,有幸进入重庆一家生产数控刀具的厂家上班。在这家公司,我见到了以前上学从未见过的机械产品——数控刀具。当我第一次接触PCD刀具这款产品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上班认真学,下班后在网上查资料自己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开始接触刀具方案设计。后来由于部门人员的离开,我有幸辅佐部门的部长处理一些事务,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但是公司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外人看不到的秘密。 ! z2 z; W5 V4 D) a8 ?6 O* X当时的公司年交易额在六千万左右,至于老板能赚取到多少利润,我就不清楚了(个人估算至少在三百万以上)。2015年初到2016年中旬,分别在江苏太仓和湖北武汉开设了分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公司,老板却舍不得为车间的员工配备1.8元/个的口罩(车间员工大约60人,配备的是0.8元/个的口罩),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很震惊;操作CNC、ANCA、VOLLMER的员工还好一点,操作外圆磨机床的员工,他们呼吸的空气中都是夹杂金属粉末的,老板不让买那么贵的,采购人员只能买便宜的,心有余而力不足!7 ?1 R+ P0 W/ h& n 吃饭问题一直在处理,处理的结果就是吃个饭跟上战场似得,全靠抢。开始的时候,在外面的餐馆订餐,由餐馆的人员送到公司,那个时候没人一个饭盒,菜量还可以,至少能吃饱,后来改了:到餐馆就餐,每桌10人(有时候会坐12个人,甚至13个人),每桌的标准是100元,按照重庆周边地区的消费,100元最多7盘菜(公司要求至少有两个荤菜);10个人7盘菜,对于车间站着上班的人员,怎么能够吃饱?当然,对于领导来说,都是坐着上班的,饿了还能抗一会儿。有一次我去迟了,挤到全是女孩子(车间和办公室的女孩子都有)的桌子上,心想着今天肯定能吃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菜上齐开始吃,我的半碗米饭还没吃下去,菜已经没了,最后硬撑着吃完了剩下的半碗米饭。吃饭的问题给领导反应了好几次,领导的回答是老板说的一桌子最多100元,那么我还能说什么?p% b* u) t, l 当时我们部门的老大跟着老板干了12年,然后工资少的可怜,不到六千,不如车间操作CNC的员工,想想都觉得汗颜。然而老板更青睐于销售部门的人员,对于我们部门的老大,似乎可有可无。( b2 u# b6 e1 G, D 再后来,公司模仿外国几家公司的刀具生产出了样品,就拿到专利局去申请专利了,怎一个“呵呵”了得,专利局的那些人不懂刀具,找个懂刀的人看一下你的刀具,百分之百拿不到专利。5 S) U" F+ O% y5 R/ j 公司的口号是做民族刀具品牌,给全员开会的时候,都会提及到这个口号。刚开始进入公司,以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就是做民族刀具品牌,内心很火热,很澎湃。后来发现,这只不过是老板赚钱的一个说辞而已,公司的管理和老板对待员工的态度根本不是做民族刀具品牌的料,何谈做高端刀具,说白了就是格局不够大。& ?& O1 z+ ^! w0 g/ a6 L 在我准备离职的前三个月,我给老板写了一份匿名邮件,说了一些公司目前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老板回了五个字:写的不错,挺你。后来开会的时候,老板亲自主持会议,说到了邮件中的问题,责令各部门经理去解决,我足足等了他们三个月,一点变化都没有,最后心寒了,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了。5 b8 h. b" S: P2 O; t 为什么我们国内生产的刀具质量和精度达不到国外刀具的那个标准?个人认为:设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员工和老板能不能齐心协力真正把刀具做好。 $ R0 i5 B" R9 y! T) {) e4 J作为机械行业的一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切勿骄躁。特朗普上台,要让制造业重回美国,那么接下来的空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填补。日本和德国的机械制造业举世闻名,一方面得益于二战时期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中的每一个机械人都有一颗工匠心。我曾经在日企培训过半年的时间,日本人的认真让人感到很可怕。当时负责机械的老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我们做的课题中,每一部分的结构必须有理论数据的支撑,比如设计了一根钢管,他会问你为什么设计这么长,管子为什么这么粗,为什么选用这个材料等等,总之会钻牛角尖似得去问你很多为什么,而且你还得回答他为什么设计出来是这个结果,否则即使看着再合理,也不会同意你去这样设计。5 {; V' j$ N+ r7 J7 c- r 任正非老先生真正把华为做成了民族品牌。 " ], R5 E/ P4 N ! n5 q0 v( Y! Z. E' R4 {0 l( t+ J2 R5 j2 x
* {$ @& p! r- F8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