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介绍一位材料学界的单身名师——余永宁教授。他曾说自己把一生献给了材料科学基础,材科基就是他夫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子没有不知道余老师的。余永宁教授是一位无党派人士,1934年出生于香港,1953 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相及热处理专业,由于在校时学习成绩的优异而留校任教,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1962 年破格晋升为讲师,四年后研究生毕业;先后于1982,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在1997至2001年四年时间担任北科大材料学院院长。 余老师的贡献主要在教书育人上,是材料学界不可多得的名师!他出生在香港,独自一人在大陆求学工作,完全有机会选择其他的职业生活,但是余老师仍然愿意在大陆从事着清贫宁静的教师工作。余老师酷爱教学,一直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他致力于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把数理化、力学及材料学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融入日常教学,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本科生教育及师资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由于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材体系,我国高等学校的理工科课程几乎都使用国外教材,处于专业基础课的核心地位的“金相及热处理”课程也不例外。为了拥有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教材,余老师开始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教材研究和编著工作。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用功之精深。肯用十五年的功夫去琢磨一部教材的一版, 余老师执着教学、默默耕耘的精神可见一斑。其独立完成的九五国家重点教材《金属学原理》,被同行专家誉为 “ 我国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系统和深入的金属学原理教材 ” ,荣获 2002 年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8 s, ?" n& l" L! f8 ^* k% Z余老师从未间断教学改革,倾注了他全部心血。作为主要参加者,“ 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近半个世纪, 余老师辛勤耕耘在材料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受教于他的学生和青年教师计3000 余人。还担任其他院校教师在北科大的进修培训工作,这些教师后来大都成为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有的还成为院士。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全国专业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中最重要、也是学时数最多的一门课程。自1952年建校以来就开设了此课程,该课程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冶金工程等专业,影响面大。该课程一直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该课程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学校各方面、特别是在教学一线大批教师的多年辛勤努力工作,使课程教学工作始终处于全国的前列,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教材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其完成的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材料科学基础》,是他毕生教学经验的结晶。该书第二版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名单。这本书被北科材料学子奉为”圣经”,每年的毕业跳蚤市场,你可能可以淘到任何一本专业书,但是这本几乎没人会卖。这本书还被称作是“学院路四大天书之首”(另外三门据说是清华建筑,北大考古,北航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界很多人即使评上了教授,这门课程的知识也未必完全理解,可知它的难度,它是余老师50多年教学经验的沉淀。
《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版、第二版 他一贯讲求教学方法。年近古稀之年,仍独立完成了颇具水准多媒体课件。余永宁老师甚至下大雪都会坚持到教室给学生答疑,可以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材料教学。余老师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为人上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经常有学生去他家里畅谈,甚至不少毕业的学生由于敬仰他也常去看望他。柯俊院士曾评价余老师:“从余永宁以后就再也没有读过那么多书的教授了。” 作为教师,余老师固守着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的身份:传道、授业、解惑,固守着教师的精神坐标,淡泊名利,崇德厚学,精益求精,是教师的楷模!
1 Z/ d* d3 _; e0 Z/ f来源于材料科学网
( F6 N8 w4 B) 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