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直接把过渡曲线理解成包络线比较好。如果齿条的齿顶是圆弧,一般情况下那就是niuershiye的那张图,大家可以看到,过渡曲线就是圆弧的包络线。但是触角的展成及根切的分析很难用类似的图清晰描述了。又比如如果齿条齿形是正弦曲线,那么它的展成图的根切现象又该如何判定呢。如果画出了包络线,在齿根部包络线的自相交就是根切最科学的定义。事实上在齿顶部也会有包络线的自相交现象,我把它叫做顶切,这个概念暂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只是纯理论分析。自相交的物理意义就是成形后又被切去。 - S7 G/ g' S. M5 f
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例子,模数=2,齿数=15,转位系数=-0.5,齿条是正弦曲线高=8 当然估计也没有人会生产这个东东。 ) M5 c. I6 p. C3 i% g
在非一般情况下,如果齿条齿形不光滑(一阶导数不连续),最终展成的齿形可能是两段相交的包络线(齿顶的倒角就是这个)这个也可归为“顶切”(所以根切和齿顶倒角本质上是一回事),也可能是两段不相交的包络线被一条轨迹线连在一起,这个和齿条齿形的凹凸性有关。图例我就不写了。
5 y* C) C1 ^7 G7 g U niuershiye所说的后两种情况x=hfp-ρfp和x>hfp-ρfp,也是比较特殊的,当转位系数太大时包络线会发生特殊的变化吗,我之前确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再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