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一两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德国工厂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7-27 10:36:04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一两酒兄弟,大家都在期盼,下期的MEC杂志准备刊登呢。赶紧写出来。
42#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8 11:29:33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对不起大家了,这几天公司在大规模的调整,都TM的没心思,座在那儿,等着老板谈话,我也面临着自己职位的变动,昨天我带人在苏州开会,变动结果才出来,
我是来了个大转变,但是情况和我预想的不完全一样,在从苏州回家的路上,我还想着下周怎么给新的TEAM成员开会呢,那里面有好几个刺头,有很多烦人的事情,有些位子从他人看很好,很风光,但是自己屁股坐上去才真正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老鹰大侠:
那个捐款的事我不久前看到,帐号都记下了,就是没时间,等啥时候有时间而且记起来了,一定行动.
另外,我本来想把我们工厂,行业跟大家说,但是考虑到公司的"文化",我就不便公布.
公司只要带兵的男人,流行一句:远赌近嫖.我算是个另类啊!他们要是知道我天天关注这个网站,那我在公司----------
4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8 12:07:09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一进车间,感觉比较拥挤,因为是零配件的专业加工厂,厂房不高,钢结构的,各种加工设备,热处理设备,成品,半成品堆的很多,老爷子说,我们按工序来,先看原料吧,我说OK,然后跟着他穿过加工车间,来到原料仓库.
原料仓库.就是一平房,200平方左右,地上画满格子,原料绑在专门的木质货架上,一个品种\批次一溜,小叉车在里面灵活的转来转去.
那个原料平房还是四面通风的,就是四个柱子撑着一个顶,当然破烂倒不破烂,平房很干净,很精致.屋顶上还开了天窗,都是那种很昂贵的高级铝合金天窗.但是让咱们国内的人说:很小家子气.
200平方的平房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路边,厂房边上,到处可见原料绑在专门的木质货架上,地下是画好的格子.
我问老爷子:原料产地是那?
老爷子说:40%来自瑞典,40%来自德国,20%来自意大利.
我傻乎乎的问了一句,德国公司,为啥不全从德国买?
老爷子叽哩呱啦说了一大通,大意如下:
原料一般是按尺寸和形状分配不同的供货厂家,瑞典的特种钢是VERY牛X的,德国的比不上,在老爷子和很多德国工程师的眼里,瑞典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
意大利供大型坯料.他们的质量不是非常稳定,偶尔有探伤不过关的,现在尝试从东欧(主要是捷克)进口,不过目前尚未完全通过认证.
认证程序和国内不一样,首先通过第三方调查,然后现场调查,然后是零星采购,然后是批量采购,批量采购肯定是不定期的,以免让供应商有准备,大约需要5年以后,才可以成为正式供应商.
正式供应商的资格完全由工厂决定,总公司投资部有权推荐.

我当时问了一个中国的供应商情况,老爷子耸耸肩,摊摊手,他说那个工厂的设备很先进,非常漂亮,开始采购几个批号时质量还行,后来大批量采购时,就不行了.他说很多中国工厂都是这样.
他问我这是为什么,我也只能耸耸肩,摊摊手,老爷子后来说那个工厂真的非常漂亮,像个花园.有还多WAITER.他去过一次,非常热情,有很多美丽的GIRL在门口迎接,市长还来了,他搞不明白,市长来干什么.
我得吃饭了.
44#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8 12:37:28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我开玩笑:也许那个市长没见过老外,特地来看看你.
老爷子说:absolutely not,因为后来批量采购的时候出了很多问题,他们停止订货,然后,那个市长为了这事来德国了,特地跑到工厂,交涉了一大番,后来实在没办法,就经过双方谈判,协调,中方工厂的一再保证,现在公司的S3钢种(公司的内部材料代号,有些老大是不是猜出我来了,猜出来了请不要说)的十几的中小尺寸的原料由中国的工厂提供.目前质量状况还行.
老爷子说其中有一件事他非常的不满:刚开始采购几个批号时,那个中国工厂就到处宣传,他们是谁谁谁的原料供应商.还拿了我们的LOGO贴在他们的宣传材料上.
老爷子说:法国有句谚语,像个青蛙撑大肚皮咕咕咕胡吹得人,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他很烦中国工厂的那个厂长,现在那边来得还挺勤,还邀请他去,老爷子说我是不会去,我已经明确的告诉那个厂长,3年里,不可能增加供货范围.
我听了半天,没话说,最后憋了一句:YOU ARE TOO FRANCKLY.
45#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8 23:46:41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仔细看了看原料,原料基本上都是特种钢,锻造成型好的毛坯.毛坯用钢带绑在木质的一格一格的货架托盘上,原料上都贴了标签,是关于原料的相关信息.地上的方格上也是用一种不知什么标签贴了字母和数字.后来和老爷子证实一下,是标记号.
我问老爷子,原料的平均存放周期是多长,回答是:以前最多2周,现在由于原材料上涨,囤积了一大批,平均大概一个月.这样的周转水平,和国内的比起来,应该是组织的相当有效率了.但是我后来看到他们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却非常惊讶.
我翻翻原料上的标签,确实和他说的差不多,但是我注意到那些即使在露天放置一个月的原料,原料表面还是呈蓝青色的高温锻造颜色,锈斑非常少,而去国内的厂子,毛坯表面几乎都是一层锈,原料堆放地也是一层锈,看来,母公司宣传的钢材中的含氧量极低确实名不虚传.

点评

看到这,想想跟别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啊! 发表于 2012-9-29 10:09
那些即使在露天放置一个月的原料,原料表面还是呈蓝青色的高温锻造颜色.......哎 真是差距啊,国人还需努力啊! 发表于 2011-10-15 09:40
46#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9 11:16:44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原料上的标签也很有特点,什么特点:贵!那个标签厂我知道,品质非常好,但是非常贵,标签是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卡片,卡片很大,一格一格的,各工序的签收人,相关信息.即使经过好几道工序的签收,卡片也非常干净,信息很明确,这点,在国内的机加工厂做到的不多.
跟着老爷子看了一遍原料,然后跟着就是软加工区(公司内部就是这么叫的),清一色的加工中心,不过,床子也有几年了.每个床子边上有加工图纸用张大白板贴着放着,图纸全是压塑的,还贴了一个床子操作说明,再边上有张桌子放量具,地上有个架子放吊具\夹具.说实话,厂房挺挤的,5S做的不怎么样,不过还算干净.
因为粗车本身没什么花头,我就匆匆看了一眼,直奔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车间不小,三个炉子,两大一小,还有好几台淬火装置,有一台火苗还在嗤嗤的冒.厂里面通风显然做的非常好,没感觉到有风,但是,厂房里面温度不高,没有类似厂房里面的灼热感.
热处理是国内普遍的一个瓶颈工艺环节,所以我格外留心.
首先看了一下热处理曲线,炉子用的曲线和国内区别时间较大,时间非常长,有些品种几乎是国内的5倍,总体的曲线形状和国内基本类似,但是进入的相区不一样.
淬火工艺曲线基本和国内类似,
47#
发表于 2007-7-29 14:05:58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很多术语还不是很懂,大一的新生,呵呵!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来宁波参观过,我感觉宁波的金丰机械,这个厂和楼主写的也很类似!
48#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9 23:26:10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因为对热处理比较感兴趣,所以和老爷子聊了半天。
说实在话,就我看到的,德国佬的设备和咱们差不多,淬火设备可能要强一点,但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的炉子可能质量要好一些,因为咱们炉子砌好后,烘炉过程太随领导意志了。
看老外的工作过程和国内有几点区别:
1、 原料进炉显然是根据规范来的,比国内的稀不少。
2、 随毛坯的试样非常多,当然这和热处理时间长有关,但是我估算了一下,即使考虑到时间,取样密度还是比我们高。
3、 老外的炉子非常稳定,包括燃气的供给也十分稳定,调好后几乎不需要人去监控,操作工真跑去睡大觉。
4、 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都是整炉报废,不会再挑挑拣拣,降低损失之类。
我们公司的热处理工艺是在德国北部一个研究中心开发的,开发完成后,送到工厂评估(说评估,就那几个人),评估完了以后,工厂决定是否采用,工厂用某种新工艺生产5个批次后才会正式认可(他们好像对5情有独钟,很多认可程序都是5次)。
研究中心开发一个全新的工艺是非常的缓慢的,一般是修修补补的,每次改那么一点,这个风格我在中国区就领教了。一个全新的工艺出台一般要花费近十年的时间。但是我感觉老外尽管技术往前来的慢,但每一步,都很踏实,而且他们一般是全面的发展,5年一过,感觉他们真是大变样。
老爷子的经验:热处理还是要靠实际,绝大多数的理论只是给了一个方向,象表面硬化的热处理,就他知道的,不下100种,如何选,有学问,一定要对整个制造工艺了解,对产品了解,对设备了解。热处理设备的稳定性很重要,很多缺陷和设备有关(他没提操作,但是我觉得国内很多是和操作有很大关系),要反复试验,要有数据,研究中心每年要吃掉公司利润的近30%,要不断的根据实际使用结果调整,他说他房间就堆了一大堆报废,用坏的样品,一定要详细的记录那些CASES,有了CASES,你才能知道做什么。
正在聊着,一个大家伙出来了,要进行油淬,晃晃悠悠的吊到油锅边上,油锅里面有很多象砖头(当然那不是砖头,是钢制的一片一片的夹具)拼起来的象个莲花一样的,那是已经调好的夹具,大家伙往上一垛,操作工赶紧卸下吊具(这时候他也不是不慌不忙了),用一个套筒扳手扳夹具中心的一个大的六方头,这应该是个螺纹斜楔机构,六方头一转,周围的夹具膨胀,把那个大家伙夹紧。然后循环泵一起动,一锅油就在翻腾。
我问老爷子,油淬有必要这样工件的每一处都用夹具支撑着?怕变形?
老爷子说:我不能每一个问题都告诉你答案,你应该自己去了解。我只有干瞪眼。

过了热处理,就到了硬加工区和精加工区,我反而没什么兴趣了,因为都是恒温封闭的加工中心,门一关,朦朦胧胧的看不清,对床子我本身不是很了解,也就没有太大注意,老爷子倒主动和我说了一个,他说大概在五年以前,由于产量的压力,他们开始试验用精车削替代粗磨削,减少精加工区的负荷,效果很好,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我心想,这算啥P进步,国内的N年前就用这招。不过,我看了他们的精车削,真的能比得上磨削,精车时掉下的钢屑都是一粒粒的,说句不夸张的话,比国内的很多磨削面都强。咱们的很多精车,一条条的刀纹都能看清。不过,临走的时候看见他们的量具是随随便便摆在桌子上,当时心里纳闷,产品精度要求这么高,他们怎么保证量具的精度的?旁边正好有一个半成品,一时兴起,拿了游标卡量螺栓固定用的沉头孔上倒角倒出的大圆的直径,误差非常小,游标卡是分辨不出来的,我是倒吸一口凉气,螺栓的沉孔、沉孔的倒角这些非工作面加工这么规矩,看来牛B不是吹的。
49#
发表于 2007-7-29 23:34:19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一两酒大侠: 写得好!
这期mec杂志将采用, 请把你的个人简介和照片发到信箱zcy2008@gmail.com

作者介绍需要的 。谢谢!
50#
发表于 2007-7-30 10:04:45 | 只看该作者

Re: 走近德国工厂

酒虾写的不错,德国人就是认真,这没错,材料方面,小批量,特殊需求的是瑞士和瑞典的都比较厉害,特别是磨具钢和滚动轴承钢,在工业方面,其实瑞士和瑞典更加傲慢,当然也有傲慢的资本,

精车方面,世界有许多种方式都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效率高,成本并不很低,这就是今天磨削仍有市场。

体会酒虾的苦衷,可能有些东西不能细说,但还是看到许多东西,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4-6-18 11:52, Processed in 0.05256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