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况要具体分析。* d" t2 r! u( p3 j6 ]9 b. X7 D$ g6 q 我说的也许不对,仅供参考。 0 ^0 \2 a1 n# W: t7 O如果你在大的装配体里面建小装配体时,用了在位配合,那么当你移动你的装配体时,零件并不会移动。 & e6 \# ~: L* m9 M: R其实是装配体移动了,在位等参考关系重新生成,零件的草图位置又回到了所参考的位置。就像一个箱子里的磁铁吸附在箱子外面的磁铁上,虽然箱子移动了,但是磁铁还是没变,但是箱子其实是移动了的。 & e* H3 t6 O: L, E8 ]所以,在建立子装配体时,首先要用配合关系将子装配体与父装配体固定。注意,是用配合关系固定,不是用右键选择固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子装配体会跟着父装配体移动。同样的,子装配体里面的零件也要和子装配体固定。用配合关系。2 [2 ?7 }6 Q, j4 E! D% o 使用配合关系固定子装配体的办法很多。例如,将子装配体的原点与父装配体的原点重合,一个配合就固定了(2015);可以将子装配体的三个基准面与父装配体中的某个零件的三个面重合,需要三个配合关系;还可以在父装配体中建立一个参考坐标系,然后将子装配体的原点和这个参考坐标系重合。等等。. A& l/ q5 x, F& C$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