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Michaael 发表于 2016-2-23 16:21 / N, ~6 b& v3 k# Q
非常感谢楼主,德语只敢说略懂一些,tech Ausbildungsberufe的受训技术职业原来都是车间操作工之类………明 ...
: b5 M/ I. S) M: z' F0 o1、 和留德的直系学长交流过,有能力强的TU Darmstadt master拿一级税卡到手不到2600,至于从薪资上来说汽车在机械类里较高,汽车行业里大公司BBA保时捷薪酬高,但进这种太难,还有TU斯图加特的硕,学整车和发动机方向的大神,在iav工作2年现在给奔驰做混动车测试,一级税卡到手也才2700,而且涨薪慢升职难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在去掉比较落后的东德的基础上,当年拿到德累斯顿ZU的有的直接放弃
' }5 `4 }0 L5 g* d3 |8 [, \- v. o( P最重要的,要讨论的是德国工程师的收入,而不是在德国的中国工程师收入,不要一再地用中国人的身份套在这个环境里去讨论问题。即便如此,既然你以中国人的例子来提问,还是可以用中国人的身份带进去说说。在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绝大部分想来德国留学的学生梦想去精英大学,工科学生梦想去TU9,这是非常中国化的思维模式,把所有东西分为三六九等。实际上德国大学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这种话跟还没有来德国学生说,大部分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很多已经在德国入学的学生也不置可否。很巧的是,我也认识一个达姆的,机械专业硕士,毕业的起薪税后2000欧都不到,属于薪酬范围里的最低标准。我周围同事不少都是FH毕业的,按照中国人的观点,压根不该进我们公司。给你做个对比,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毕业于亚琛工大,号称德国乃至欧洲最牛的工科大学,科技部部长万钢毕业于克劳斯塔尔工大,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工业大学,在中国学生的心目中远远没有亚琛工大的名气响,但是并不影响这两个人出成绩。德国公司招人不看学校,以应届生为例,看的是专业方向,参考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最重要的是这个学生有没有做过实习,做过多久实习,实习内容是什么,实习单位的评价如何,实习越丰富越好。至于学校的排名,德国人可以说从来不看。我自己有过一个有趣的经历,一个朋友托我推荐一个在亚琛工大读硕士的中国学生来我们部门实习,我去找了我们部门总监,巴拉巴拉一顿介绍,说到这学生是亚琛的,我还特地加一句“这是德国最牛的工科大学”,总监说“是吗?我不清楚唉,德国学校没什么区别吧?”我悻悻地笑了笑,觉得画蛇添足了。你提到的IAV是Dienstleistung,可以简单称作项目外包商,有些公司上新项目了,但是自家不想招新人的时候,会把一部分任务外包给这些外包商,外包商的员工来做,项目结束之后就撤走,转到下一个业务。这类公司的待遇和正常公司相比是比较低的,休假也少一点,所以不要把这个公司认为是平均水平甚至高标准,Dienstleistung的收入比合作方的收入少,这是必然的。是不是大神,能力强不强不是通过学校看的,在中国也是如此,毕业几年之后,谁会看你学校是哪里的?能不能在德语环境里把自己的事情出色地完成,这是最重要的。中国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德语大多停留在书本德语和考试德语上,工作之后每天处于全德语环境,插科打诨都是德语,能不能胜任,多久能胜任,这是关键。你不能说一个中国人两年之后拿2700欧,就说明工资低,你要看德国人什么水准,毕竟你之前贴出来的那个工资标准在那摆着呢,他拿不到该有的水准,那是自身的问题。涨薪我说了,取决于IG Metall。升职空间,我在另一个帖子里已经回复你了,中小型企业对中国人的天花板是部门经理,大公司的天花板是比项目经理高一级的小部门经理,在国内也不是人人都能做中石油高层。德累斯顿的zu放弃了也不可惜,因为德累斯顿的机械一直采用Diplom学制,耗时长,不去也罢。# R( Q& l$ e" F0 e7 A5 \# n
: Z6 e$ v( P$ v8 `: g; ^
2、 您在第3段中提到"德国正常企业员工,在没有任何政策优惠的前提下,并且自己是单身无孩的一级税卡,这个税卡是德国收税最高的了,每月至少应该有4000出头的税后收入"……………凭他们的能力和学历感觉不应该吧。
" Z+ w& L* K# N6 C1 ]这句话要看上下文的,这是根据前面你说的那个年薪9万的公务员,我是把9万欧的工资套在一个德国正常企业员工头上做的假设性计算。表达的意思是,德国企业员工的一级税卡是扣税最多并且没有政策优惠的,以9万欧的标准计算出来的时候收入尚且多于4000欧,说明一个享受政策优惠而且不需要缴纳养老金的9万年薪的公务员税后3到4千欧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而并不是说德国企业的员工真的拿9万欧。你可以尝试着再回头读一读。0 u# a$ o5 j. H
c |5 y8 T R2 a
3、 也聊过生活方面,学长室友有次去柏林被街上的几个难民吼,因为没回应他们差点被打,那帮人坐在台阶上直勾勾的盯着你感觉还是害怕啊,而且被偷和抢劫情况跟几年前比明显增加) D6 O( ~) h! ]$ j( h6 l$ h5 Q; U
这是典型的难民话题讨论方式,“我朋友的朋友如何如何”。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有哪个中国人站出来说自己被难民打了,但是传言被打或者差点被打的故事很多,每次都是以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开头。柏林地处东德,本土德国人就不怎么友善,跟西德不好比,还靠近东欧,各种人都有,再加上难民来了。被偷被抢这不是难民来了之后才有的,之前东欧人吉普赛人就这么干,在我理解看来,哪个国家都有犯罪,除了朝鲜可能没有,哈哈。要看的是犯罪率,而不是个案。请问你所说的“ 被偷和抢劫情况跟几年前比明显增加”,依据是哪里?学长说明显增加了,你就信明显增加了。2015年全年的犯罪率德国官方还没有出来,但是2014年的犯罪率出来了,没有明显增长,处于合理波动,部分类别的犯罪甚至下降,但是2014年难民已经进来了。当然,你可以认为德国政府在犯罪率上造假,哈哈。我自己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难民事件是,一个难民自己用政府发放给难民的购物卡在超市买酒,但是规定难民购物卡不能买含酒精的东西,那个难民发飙把准备结账的酒砸了。就这一件事,其余从未经历过。
- Q' w- G3 h. q- E0 I2 W
7 Z; e( V7 S! ?# G- W4、 平时他们基本自己做饭,出去吃太贵了, Y) B5 ?% m& \+ I- K; i
哈哈,谁不是基本自己做饭呢?在国内上班的就经常出去吃了?国内卫生达标的饭店就不贵了?跟德国人一起出去的话,德国人喜欢坐在太阳底下喝喝啤酒吃冰淇淋,没人跟你正儿八经去共进晚餐的。至于我自己来说,保持一周一次的中餐馆自助,18欧一次,不会天天去吃的,哈哈# U$ e$ _3 Y% E3 o8 {# U0 b4 \ d& d
( g/ G' Y$ T5 ^" \# C8 |4 o; G
5、 谈到未来说那边买房子还是得靠家里资助,好地段房价已经被中国人炒起来了
m! {: |! H4 l+ G* ~家里能资助,不要白不要啊,真要是家里不资助了,晚几年买呗,细账我前面算过了,可以负担。中国人炒房是笑谈吧,所谓的好地段在哪里呢?多少卖给了炒房的中国人?有数据么?哈哈!可能你不了解德国的房市,德国的房价可以说万年不变,房价和贷款利率成反比,一涨一跌,不论涨跌,购房者花出去的真金白银不会波动太大,最近房价在涨,但是贷款利率和相关税率下降了。在德国炒房的中国人肯定不会算账,房价涨幅还赶不上通胀呢。" u& r/ I2 J9 l+ o( C( x
8 I! G( F! J1 s2 k0 e. b1 F! L
6、 而且豪车确实便宜,但那边路上跑的基本还是那种小车,两厢的,还有旅行版居多,但说实话真的有钱谁不想开好点的车,住的舒服些呢,可能确实是欧洲人的消费观不同,至于平民车和国内几乎没价差,普通人是占不到实惠的,但得承认质量上确实好
% w0 ]. U3 Q' D( ^1 p6 ^德国人买两厢车和旅行版的车是处于方便实用,这真的是消费观不同。你看国内的车,不管10万的还是100万的,首先车里的内饰都很好,10万的车也要搞个真皮座椅坐垫加热,车里的香水啊各种挂饰啊,俨然把车当成宝贝。你再看看德国的车,糙得很,绝大多数都是布座椅,车里也脏,车蹭了一点漆可能都不补。中国还处在通过车彰显财富的阶段,德国早已经过了那个时候了,车就是代步工具,只要发动机能转,不是三天两头坏,皮实,就够了。我们办公室一个女同事,开的是旅行版旧奥迪,车龄有八年多了,看着很旧,车开起来不像国内的奥迪声音轻轻的,她的车开起来你屁股都能感觉到发动机在运转,她就这么开着,但是她家里养马,别人养狗养猫她养马,每月花在马上面的费用至少600欧,周末牵出去遛遛,今年7月份马到3周岁,要给马套马鞍,要驯骑,之后就能骑出去遛马,这就是消费观和生活观。住得舒服,德国人是这样,你看那一栋栋别墅,外墙可能不咋地也不贴瓷砖,室内却很好,你如果有机会去同事家做客,你就能亲眼见到了。) E1 K, {; ~' k; B
# S: f. K! J4 x( Z, M; J: e, j; p7、 我说想去德国学习生活,他们一致劝我再三考虑,实际的德国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真的是一大部分人抱着信念过去的终于熬到毕业,最后反复权衡下还是选择了离开,而国内企业对德国大学的认可度在实际找工作中普遍不高,包括TU9里的某几所
& j* b6 X0 |- s! Y8 X9 e德国是没有想的那么好,我当初出国之前也把国外的生活想象得很美好,很有画面感,都是电视里的那种西欧风情,来德国之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最难熬的是孤单,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里,上学的时候不能融入进去,每天就是上课回宿舍,好在我是一个可宅可户外的人,可以忍受。很多学生单身,寂寞得很,毕业留下工作继续单身,受不了就回国了,回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舒服自在啊。正因为你说的国内企业对德国大学的认可度一般,所以我当初选择留在德国工作,想要积累工作经验之后回国。因为3年德国工作经验是一道坎,迈过去就可以谈条件,否则免谈。细想想认可度不高是有道理的,一个在德国毕业直接回国的学生,除了会几句德语,还有什么优势呢?看在这几句德语的面子上比别人多千八百块的工资,而且刚毕业的中国学生德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包括我自己在内。如果再碰上跟德国没什么关系的企业,人家找一个德国海归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啊。选择留下积累经验的人,工作之后慢慢地工资涨起来了,每天雷打不动8小时,一年30天带薪假,额外还有圣诞金、度假补贴等等,娶妻生子买房子,悠闲自在之后发现适应德国的生活了,回国反而不习惯了,就留下来了。但是一毕业就回国的人,因为没有经历过德国的工作,没有体会过这份舒适,自然无感了。提到德国,想法还停留在自己还是穷学生的时候那种孤独寂寞冷,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苦逼日子,哈哈,要是我肯定也不乐意啊2 Y4 c1 {4 V5 S- s
7 Y4 K& b3 F/ O( L- }4 F" P: S4 @ [/ ~2 n3 f8 D0 _' `: f4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