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5757 | 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日本企业的差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4 17:2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中国企业:死得太快了!& U9 J. K k: @* Y+ _! ^. {
, N3 e. n% V6 d& J# K9 A
首先,你必须知道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
7 U" a& B, o7 R& N3 y) L2 O2 R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 N' c4 i0 u4 h0 F) P日本调查公司东京商工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竟达21666家之多,而在明
6 v: @: G2 m q3 n年将又有4850家将满150岁生日,后年大后年大大后年将又会有7568家满150岁生日……
$ t U3 y4 B. C% z" j' ?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
8 {! \2 [1 ?6 W3 C8 j- a4 @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经过计划
% D" ^1 I4 W0 L$ M% C% k# c经济时期的变异,其字号的传承性其实已大打折扣。
2 [, D- L5 M. v/ |
1 X: |8 A! W5 t# V2 {$ F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 R( P% d0 L5 v! u
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相距甚远。) k1 F# |# z3 e6 |

* F7 t, n) g6 @/ W& ^- w& u5 V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 X4 y) U5 ]5 q0 K; q
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
y6 G: I l% X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 M; x3 h ~. M( k# |
家。
* R2 F, s: u/ e- J% c1 G" S) @4 h, ]# i0 V4 a/ Y/ j3 [

9 Q; v' S$ v7 g* Q6 W$ i日本人天生性格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手。
. S' \; F2 L4 c& ~7 f3 K) r. t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
/ _9 @' ^+ ]6 }7 M0 r8 M9 [2 Q" U% a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D/ L. N; w, u/ ?4 W& O6 v/ Y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3 d" P6 B6 E3 ~% ^" X+ f7 N4 b* c
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 w/ V# C; h8 j. \3 z
、松下、索尼、佳能、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5 [4 a- j. d- C

8 R( F) i/ V! {7 u! \; V" N4 P5 @ [/ a3 T% S0 U
中国离强国还有很远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依靠炒房地产、炒金融、. I5 J2 R: k- ?2 Z; ?" H% J7 O
吹IT泡沫,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
) B' T. B% } |" L( ^0 P; r; p8 H7 A3 o
日本长寿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日本长寿企业比欧美做得更好,日本企业投资都讲究战略,% u, J- d! ]& q n; C9 U4 s
注重长远投资和利益回报,每每投资都考虑几十年以后的市场定位和变化。
F& y2 E u# _+ z! W& H: G4 F
日本企业是家社会,重视员工利益。西方则重视股东利益。从现代资本理论来看,日本企业的资本
0 t( t- c+ S1 R* R3 h& O利率不一定有西方企业那么高,但是他们可以保持长期利益不断延续。9 V k( u# @& D; k4 h9 s' u
) P/ k- Z7 q& i, h ^; B
反思中国企业,是如何经营思考的?2 N' j: r& a6 S1 j W1 v4 ^8 O
! t q" T" r2 t7 j
2. 为何中日差距越来越大?追求不同
9 D i; ~8 c" E( j8 W" p" ~1 r3 R. j" L6 ~) _" t( ]% @' n2 ^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家,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家,似乎对赚钱有着某种天赋。所以2 X+ O, s$ V8 _0 k1 ?5 K3 q
,很多人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好大/ b8 H7 f8 D# G$ _) t
喜功,急功近利是中国人的特性习惯,企业、百姓都是如此,所以一点也不奇怪。7 C8 H9 n5 h5 r0 p l- B6 b% {

7 y0 s4 ]0 p/ k2 N! R而日本的企业家给人的印象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我这次去日本,和日本一个青年企业家交流* H& X) C( |7 C7 {
,他们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眼里确实是一个小产品,没什么了不起。但他# [4 q6 r4 s* P' B* f! |' s
一说到他的产品的时候,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似乎特别地享受设计和生产的过程。
& h0 b( ]3 D7 g- ]7 ?+ {. W* g" X( s
6 s6 N6 S P( ?7 d6 W* ]我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
5 U) R; v( U/ V,一百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
) Z* y' C( ?/ U. A的生意。他说,光轴承需要研究的东西就太多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别的?
n% B% n1 R& ~/ s从两者区别,我明白中国人只是赚钱,日本才是做事业。& \+ m! A8 O1 s, R$ R8 m
9 J5 s# `2 J& k% i/ R7 b
两者结果可想而知……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一个也没有,这是就
' o) q" r2 I& U9 l& s* J! ~3 ]6 i是原因。
6 P/ y& J3 ]7 k4 e7 I8 l7 M. S7 D) p2 a: V
其实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全球著名的品牌,无论是任天堂、微软、尼康、奔驰,丰田,麦当劳……,1 \3 M6 j8 @0 U' e; ]1 k
他们似乎都永远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始终在他们的行业里面越做越深,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大* x2 l. ~9 S" q, u) t) {1 `
- P; q( D' s5 F! I6 _, e" O2 I. p
而我们的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在内的中国品牌,本行都没有完全成功,也开始搞投资,做房地产# D; h1 w9 W6 C ~ V' o
,甚至做保健品,忙着赚钱而严重忽视本行,典型不务正业。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和日本品: k; ?9 H3 Z) i' k: i9 O2 z
牌之间的差距所在。) t" q' X% ^! h" V1 U
- u, Q) M/ \/ k1 i5 G
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浙江某个地区,这个地区可以迅速拥有某个产品全球前几名的加工+ v' R. t* s! R
生产能力,但同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又放弃了原来的行业进入另外一个行业,然后又迅速成为另一, b* o, K% B" g5 T* O4 E+ C. P3 i- W
个行业里的前三名。% u1 n, O" X+ H& N5 V! O

2 ^6 u4 e1 \% g8 Y! C, \2 \7 L" Q但是无论做什么行业,厂房永远是那么破旧,设备永远是那么简陋。所以,他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 ?. ]& W! N" J' M) X/ m
雨打,他们确实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这种财富的积累是不可持续的,他们也没有获得同行的尊敬。8 \' j7 h% N4 a: G6 p# ^( K3 d
我在东京中小企业促进中心考察的时候,带领我们参观的领导有一段话让我特别记忆犹新:+ Y6 s9 ^' M5 k6 m) h7 a

' p5 d: P: n6 L/ p4 p) \“现在你们中国人太厉害了,你们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跑步一样,我们在前面跑,你们在后面
6 A7 G1 |! y5 \& R追,你们追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担心被你们追上。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创新。要创新,就
5 `1 B- `# } B6 ~7 [1 y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就必须要提高价格,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微弱的优
3 h/ l/ E" B6 I- R% ~势,我们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专注,我们必须创新,我们必须精益求精,这也是你们逼的呀。6 @$ D0 ] P4 z" h
/ p) n& x0 N6 U- z6 f
说实话,谈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脸火辣辣的,他的话表面上说起来在表扬我们,说我们的适应能' L: o: h+ a; B6 o L* I
力很强,而实际上是在批评我们不懂得专注和创新,只会山寨,抄袭。我们技术水平和能力根本不
6 U. w3 Z( d: `- J) o# C可能成为日本的威胁,只不过说说而已,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失之毫厘,. R0 ]7 }- O+ `4 ~. K& q
差之千里,更何况我们失之千里?
6 }' q1 ]" k, [: n$ N G) q8 q. G8 I3 k/ l; F
中国的生产科技,众多核心技术和设备都来自日本,并且无法替代。国民生活方方面面也都充斥着
, z+ z; y% L* Y6 k* [日本技术与产品,即使国货产品里面的核心技术也依然是日本提供,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法替代
% J# _1 A6 w5 r. E的。
6 g+ U) K9 c A* h5 h/ D9 z+ i) \$ E, p1 D中国积贫积弱几百年,我们连自身的基本状况都没有搞清楚,有一点点成绩就特别自大,这是非常
5 J: {0 \2 i" q2 N9 `危险的。
* u; p- l# N- s# x# K6 Na8 Y' A( d* h6 `# o) y) e
所以,我要说的是,企业家爱的应该是产品和品牌,而不是钱。赚钱只是经营的结果,而不是经营/ Y% F) O/ c/ W: ], l
的目标。
1 Q6 u# E" U( B" m3 Z7 n& I5 }2 y+ y/ p+ v5 g# f9 m$ D: n
3. 对技术的理解不同6 E( l1 K X7 f [; [1 O3 `
% y& c5 K5 T' ?) P! | I$ |
在中国企业家眼里,技术基本上等于先进的设备,所以中国老板的设备一个比一个买得先进,但花' J5 I! x6 C3 R
钱培训技术员却舍不得,培训全员的老板则更是少之又少。' ?( Z2 B1 P: q& g2 c1 M
0 i& Z* j. f* f* ?$ |3 Y6 N3 N4 } }
记得以前给一个家具公司做企业形象设计的时候,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位家具公司的老板愿
& I! x1 o [5 F意花750万买了一台日本的设备,但是需要花40万培训一批技师却舍不得,以至于被不懂操作的人# h( V% R8 c8 E' S
把机器搞坏,只有再花50万去修。其实,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
3 e# n' A- L* C) L2 ^/ o& @) I7 V( {* J' |: E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身边的例子吧。中国商人背的相机一个比一个高档,从佳能的50D到5D-MAX2,( x; t S( R5 V% ?' N" I) B4 P; C/ E
甚至到1DS-MAX3,一个比一个专业,一个比一个高档,但仔细一看,他们使用的全是傻瓜模式。
$ S" ^$ C N7 D' o2 }( f买相机容易,因为咱“不差钱”,但舍不得花时间去学习,去研究。我团有个小姐,见我给她拍的! q: c- k9 g: n0 I5 ?9 o" C0 [
照片好,问我是什么型号的。我说我的是佳能,只有一两万。) C5 z6 `* v% Q3 ~
她说她们家的相机也是佳能,有15万多,但是拍的效果还没有我拍的好。所以,人们狭隘地认为只
+ s# j( j& ~* q) p" [. L$ s7 m要设备好,拍出来的东西就一流,这个观点显然有点滑稽而愚蠢。
8 @2 M/ t1 o! ]) d7 l6 @日本人跟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买设备可能精打细算,但是学习技术比较舍得花钱,而消化技术则
$ ^& @& w# X! X- j) f/ `$ p更舍得花钱和精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的设备是100分,他们的设备可能是80分,我们用. ~, m$ O) j. L* g2 l& B
的能力可能只有30分,人家用到95分,这样100×30%,只有30分,而80×95%有76分。他们用80分) j, B! R& l# h+ q4 X1 |
的设备却胜过我们100分的设备,这就是技术的差距,也是软实力的差距。所以,设备并不是最主
+ ^2 X# e' h6 F% D要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t7 f! R- ]/ _& i. g. d" Q9 j
技术的关键就是全面消化和全员掌握。事实上,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从事某一种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b4 v2 V, |2 P! T" e; Z
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就一定越来越系统和深入,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任何一个新的进( N4 v. \# B$ s6 R$ l
入者要想在短期内赶超是根本不可能的。
( I& X/ n# y; D7 ~8 ?中国和日本企业的差距还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表面看得懂,根本学不会,更是坚持不了。3 k3 \: @6 I# s0 S/ T
举个简单小例子,日本人要求每天车间的地板要清洁十次,这样才能保持环境的清洁和产品的品质! g4 B! e3 J. I( G6 _
。日本人听了以后,保证每天十次,一次不少,坚持不懈。我们头三天十次没问题,一个星期过去& r) W: }: ~8 P9 E( T
,十次就变八次,慢慢地八次变五次,五次变两次,最后三天一次、五天一次、一周一次也保证不P' s) d2 Q8 ?/ a) Y( E1 s# T
了。3 j( U8 X# r8 M9 N; `7 f; b
我们连一个最基本的事情都是如此。很多的技术指标、细节,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松懈中变形,进而
4 v; _7 r+ x+ s9 S' ?% a# \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企业信誉。长此以往,何来品牌?
& q: M' Q. D k, J& P4 q4.对速度的理解不同
: F8 m2 Z. d, T6 j/ w# y5 y6 S中国人做事特别喜欢追求速度大跃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思想极为严重。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
9 t$ l6 q' Z" d& Z$ @. c立竿见影,讲究所谓效率和速度。而日本人似乎和我们不同。我们的导游英子介绍说,日本人看起* u7 |, h/ r+ K' T/ ?
来比较程序化和呆板,背后是严谨、精细、执着、精益求精、专注、专业、认真。而中国人大都比/ k8 g; h* J' v. ~- {9 P' a+ v
较灵活,背后是小聪明、偷工减料、自以为是、粗制滥造。
$ S8 M; m" F* C6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经济的发展还是远远走在我们前面,而且发展的结构、质量比我们要好
% {; [7 ] C3 ?, V得多。日本经济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跟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而是有着天壤之别。, u4 `: q4 e9 B
我们的单位能耗是日本的150倍,也就是说消耗同一个东西,日本创造的价值是我们的150倍。这不
6 h& k' d# \3 U) h$ R& `" A) V能不值得我们深思:何为快?何为慢?0 n- m/ C! e! A9 G+ q
日本发展经济是让民众受益,让本已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有更高追求目标。中国发展经济是用来攀比
- M& i; U% r( S) n* ]0 k/ l、炫耀的。更可怕的是,大部分民众盲目的“爱国热情”会让中国走更多弯路……
5 K4 g% |6 x. E: s像中国新兴城市的马路一样,刚刚修好又刨开铺煤气管道,过半年又来铺水管,没过几天又刨开铺$ f0 d" u. k. b2 f8 \
液化气管……我们修高速公路的速度之快也是令世人惊讶!可惜每每你走到高速公路上会发现,这
# z3 |6 J* Y, ]( F7 J' j里在修路,那里也在修路,高速公路修好没两三年就得翻修。* |9 w6 |# J g- d" n7 ^
而这些都计算在GDP里面,修一条路要一个亿,再修一次又得花八千万,再修一次还得花五千万,
7 y) `( y0 l) i& I) @2 Q6 X' i. A; \我们的GDP就2.3个亿了。人家一次花一亿,或者一点二亿就搞定,表面上看起来人家花的钱多一点
, i/ L, ]4 G) {# t9 b,人家的速度是慢了一点,但是一次到位,用不着折腾和浪费。4 a0 g2 `/ S4 e6 j. M
在我看来,所谓“快”,首先要以保证品质为前提,只有这样的快,才有意义,否则来得快也去得
& u3 C' `3 M, y& }6 E# H快,生得快也死得快,建得快也倒得快。我们任何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不要想一蹴而
+ a4 w; Q7 i$ P& e就,违背自然规律的拔苗助长,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做品牌也是如此。
9 I" k, z4 E/ i' c" o' r& l日本的品牌,比如索尼、松下、丰田、佳能等等,最少都花了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来打造自己的品牌4 [- q7 M0 o& r# T3 [' [
,而中国除了老字号之外(其实品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真正市场化的品牌屈指数来也不过二三
) A0 W0 [! r$ k7 T% m6 F十年。$ d; O: ~+ J/ l
所以,我们不要急躁,不要急功近利,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专心专注地发展,再过五十年中国' z+ {7 N# p4 k: H5 N
肯定会出一批大品牌。但如果中国一如既往地如此急功近利、浮燥,自以为是,好大喜功,中国永
- L; Z( `2 D" _/ m; ]) m: Q2 C7 b远都不会出现世界级品牌。
, g4 u( ~) ~$ m: T) x4 ~品牌是什么?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体验,或者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承诺,而对企业而言就是获
$ ]$ r- k# N# ^' F# x9 Y4 C利的工具。所以,做品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投资。当然,有些投资可以立竿见影,而有些投资可能
+ A0 F# |0 v: e6 k8 v( l, L! v8 I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而是需要等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看到成效。
. v N2 \3 k* @) s9 _0 c4 s5 d有长远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因为他有耐心。而有些人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7 G& h+ a$ N! H$ _2 w% |
期内没有回报,便心灰意冷,觉得还不如炒股、买楼来得实惠。久而久之,他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 S( y$ w6 w+ ]
非常严重的错误,而到那时候,这个错误已经无法挽回。
# I5 p) ~ q$ n# `' T s; d( |6 w我曾经有一个客户,是河北奔亚服饰,他的老板很沮丧地告诉我,“我们厂以前和天津的大维制衣
. h( B! }7 V, w& a# |+ y规模差不多,我们的生意比他们的好,订单做不过来,所以,我们觉得根本不需要做品牌。”而在# `2 b; h" u; Z
这时,大维制衣看到了做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加大了在品牌方面的投入,通过各种途径塑造自己的" G; p, _% A& P- }9 Y
品牌。W& V: x6 ?. {
现在的情景是,同样一件衬衫,打上“大维”的能卖好几百上千元一件,而打上他们的品牌只能卖
6 V8 x( k. D/ s* R几十上百,品质、材料、做工都一模一样。奔亚的老板现在知道错了,想奋起直追,但是代价多大) w8 d: }9 P- r: F
,可想而知。
! B \7 a; ^$ e+ [7 O$ h+ H7 N5. 对规则的理解不同$ g! N! B) r( T" [$ ~7 E, D* E' e
所谓“规则”就是规定和法则。在这方面中国人总是比日本人“聪明太多”,总可以找到规则的漏4 T- K7 E, Y' z C% G; J% d, `8 k% c
洞,总要耍点小聪明。而日本人不一样,他们看起来很傻,只懂得死心塌地的严格遵照执行。4 \4 t2 f! g) k+ ~
所以,日本人做事非常守时,从不迟到。这一点和中国人经常迟到,坐飞机从来都是误点,而且有- Y6 a d. [$ g- a
层出不穷的理由不同。此外,日本人之间都是文质彬彬,特别尊重,即使是特别熟悉的朋友,分手
+ s( m+ I! J f7 m: A时也是点头哈腰。刚开始我还真有点不习惯,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假,都那么熟了还那么客气干嘛?
" Y( ?& I1 E7 C, c2 ?) r后来才发现他们这种客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U+ `, @' ^# F6 F; e
也许中国人太虚伪了,让我对他们的做法形成一种不信任的感觉,但我现在非常羞愧,我不能因为
: V: N; w/ h, }这个世界有不真诚的人而认为所有的人都不真诚,更何况是中国人自己不真诚,我不能这么轻易就) \) f8 _! F+ F* I; Q1 M
认为别人不真诚,这是我的无知和不礼貌。
# f7 e. `4 }& p3 Z# T; d这一点也与“规则”有关。因为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文明的高素质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
' _6 A B3 E |* }) v非常有规则和秩序的社会。在日本等车,看不到中国特色式的争先恐后,而实际上按规矩排队不但
( j+ J+ a, a7 ^9 T9 u: h# v) Y, k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节省大家的时间。如果都去挤,总体而言反而会浪费时间。这个道理可能大( _, i f: z j" w
家都懂,但中国人就是做不到。1 m& [) y9 n2 a' R6 m% z
所以中国人只有小聪明,从地方官员到企业老板、高管,再到普通百姓,时刻都在表演我们的小聪3 U; D( T8 Q; ^
明。我们不断在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沉重代价,但我们却依然死性不改。: h F& P0 e9 m9 Q* R8 H' |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与人们对规则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规则越多的地方,秩序越好,
& I% b5 Y2 C* m3 X8 F" K自由其实也就越多。没有规则,就会一盘散沙,一片混乱,效率也就无从谈起。中国有句古话叫“; I, f/ k8 N6 X& R( ^
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可悲,可叹!(来源:日本窗/日本微商会)r3 I5 ~2 v7 J& y/ U/ f7 e

' {% u. k# X* Y' Y9 h1 `3 s$ h! ~# j4 D" _

评分

参与人数1 威望+1 收起理由
火力不够 + 1 觉悟的高度呀!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37
2#
发表于 2016-1-14 19:01: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归根到底是人性,道德,文化的问题。
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4 19:53: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是,假!大!空!!!!
4#
发表于 2016-1-15 08:57:20 | 只看该作者
哎,中国人。但我是中国人。活得很累的中国人。
5#
发表于 2016-1-15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来不重视人力资源,甚至最多把人看做一个做苦力的而已;
) q) u" q ~$ m6 Q在某些人眼里,矿上,石油等物质产品才是资源,技术上搞不了 找红毛啊,呵呵(引用8爷的话);反正他垄断,不让你干,哈哈;特权才是王道,就是剥夺欺压没特权的,然后联合红毛赚银子啊,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1 威望+1 收起理由
t2930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6-1-15 12:49:41 | 只看该作者
又要说以前说过的一个切身经历了。
+ h% I1 _4 T* O; N7 Z话说当年买除雾器,对比几家,大多数寿命是10年以上的,只有一家写了5年,于是好奇问问,对方答曰:有区别么,50年也能写啊,但是过5年公司都不知道在哪了,有意义么,呵呵。5 V/ s# A4 y- u5 p) Q: s. m
所以这么来,后续质量问题算毛啊,把眼前的钱先撸进来再说,鬼才管售后呢,所以鬼子这方面就是强些,至少不坑自己鬼,要坑也是坑中国人。+ `# U3 r+ E2 }9 ^# r- q) r
另一个事,浦钢拆迁,工人抱怨有台减速机太难拆,要连着地基一起挖走了。然后老外也抱怨,“泥猛者胎尖鼠机,史按100年念来射鸡的”,谁知道特么30年不到就搬了,早知道费那么大力,按标准做了土建设计。。。。。。, C5 _2 U" O" u3 n3 x) U
各种文件精神,满纸荒唐言啊,实际境况,一把辛酸泪,唉

点评

现实的写照 发表于 2016-1-16 10:01
7#
发表于 2016-1-15 14:46:4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呢?文化不同,环境也不同吧
8#
发表于 2016-1-15 15:53:37 | 只看该作者
差在哪儿?空谈得多,实干得少~
9#
发表于 2016-1-16 09:37:15 | 只看该作者
不重视技术的后果,绝大多数人认为技术只是过家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设计起来没有难度,只需要经验就足矣。还有就是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谁愿意花金钱的精力去研究新产品,不重视产品质量。再者,整个中国的抄袭太严重,不重视知识产权。一个可笑的例子,我们的一个螺杆,叫供应商做表面镀铬处理,当时把牛比都吹到天上了,说保证十年不脱铬,但是客户用了不到一天,就脱铬了。
10#
发表于 2016-1-16 09:58:4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再过30年,全世界都得学中国人的。

点评

不信也没办法。我确信 发表于 2016-7-17 17:59
学会我天朝的人吹牛还是浮夸??? 发表于 2016-6-13 11:01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4-6-9 08:48, Processed in 0.05970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