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零读杂谈(热处理十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8 05: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有大侠回复我说“一片苦心”。哈,8爷那个是”一片苦心“。我就是随性发帖的人,什么也谈不上。另外,看到有大侠在其他帖子里提到了45钢是不是应该渗碳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应该这么看,是不是应该渗碳、氰化,其实看需求。45号钢是中碳钢,本身淬透性有,但是45号钢淬火只能得到马氏体组织,最多有微量渗碳体提高硬度。对于一般的使用来说,如果只是强化材料,增加表面抗疲劳能力等,淬火+回火工艺是可以满足的。但如果对于表面有特殊的耐磨要求时,我们就需要将表面的含碳量增加,使其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网状渗碳体组织。而这时,渗碳是需要的。所以,对于一个材料应该选用怎样的具体工艺,本质上是根据设计需求来选择的,当有了确定的设计需求之后,我们才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组织来满足,然后才能谈具体应该用什么工艺。我建议大家多看书,但不要背死书。要掌握关键,按着这个关键去理解为什么要那么用。好了,不多说了,继续主题。
7 F# o- l4 X* I+ q3 w" `  n4 B7 \4 Q3 Y$ r. l' e4 Y, c( H7 h
读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陆大纮 许晋堃 合编
/ p+ e& f/ B- e& d7 p   人民铁道出版社1 n' T2 e4 l0 O
          《材料工程基础》 王昆林 编
) r$ y5 D# Y# B7 }& i0 F3 Z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i! U6 U% I% I  v! @           杂谈十三5 S6 h  \0 r/ c$ p5 c4 x; A
2 ~3 S+ ]2 e( Y% z2 r% e
钢的淬透性及淬火缺陷3 C% P' P4 R# `, @; |1 O: h* O

/ L) g6 [; n, V# \+ b/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 P3 I7 i! P6 Z) R, x  F. t% o* r, E- v) w" g  @! k
钢的淬透性由其冷却速度决定。临街冷却速度越小,也就意味着奥氏体越稳定,则淬透性越好。因此,凡是影响奥氏体稳定的因素,均影响钢的淬透性。4 w* F  j* f8 s! O7 e
1。碳质量分数。
: S3 [: _$ ]5 _, i0 l先说流行的观点吧。首先说,对于碳钢,碳质量分数影响临街冷却速度,所谓的C线右移。因此,对于亚共析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淬透性增加。到共析钢时达到最大。对于过共析钢,却正好相反,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淬透性则降低。流行观点认为,这是含碳量影响了临街冷却速度。
) l: g# ~, ~" ]9 ]6 D5 y: i当然,我不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者。但是从认知上讲,我并不太赞同这一形成理论。首先,临街冷却速度对于大多数的第一印象是由等温冷却曲线得来的,也就是TTT图。但我们很清楚,TTT图和CCT是很不同的。比如对于亚共析钢,其珠光体转变的尖部甚至会落后于贝氏体转变的尖部。所谓鼻尖位置便不再是以珠光体转变为基准。此外,从淬透性的测定我们也清楚,淬透性的测定依据是半马氏体区的位置。而半马氏体的获取除了跟珠光体的形成有关,对于亚共析钢,还存在珠光体与贝氏体的共生线,存在贝氏体与马氏体的共生线。因此,从这个方面说,单纯的说C线移动形成淬透性不同,过去牵强。
8 @% q& q% P7 {" P+ t  ?但是,总的来说,这种碳含量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先记忆这个事实,回头再讨论和研究其本质。# q7 g/ F5 z  Y: X3 T$ K/ s9 k# ^+ F
2。合金元素。- H% S: v& b" D/ ?+ T7 q& ?, i
除钴以外,其他与铁溶合的合金元素在溶于奥氏体后,都会使临界冷却速度降低,因而提高钢的淬透性,因此合金钢的淬透性往往要优于碳钢。(插一句,后面再回头研究晶体结构的时候,会在穿插讨论这一问题。)0 a" x) J2 \3 k' q
3。奥氏体化温度。
! t' u) [8 b, M提高奥氏体华温度,将使奥氏体晶粒长大,成份均匀,可以减少珠光体的形核率,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加其淬透性。(这点是基于过冷形核的观点,老的教材上没有提及,新教材才涉及)
0 k7 F5 G- ?9 {2 b) t4。钢中的未溶第二相3 e( b4 l: S( i, D* Z6 M4 \
钢中未溶得碳化物、氮化物及其他非金属杂质物,都能促进奥氏体分解时的形核率和形核速度,使得即便在小过冷度下也容易发生珠光体转变。因此会提高临界冷却速度,降低淬透性。(同上一点一样,都是基于过冷形核形成的观点)8 ?  a0 K1 _5 _& q1 v
4 W/ ^2 w+ u& U! a: E* P3 H. V
淬透性的应用。! \; N4 w3 j& j2 U1 E; i
1。设计零件时应根据工作条件确定对钢的淬透性要求。对于要求整个截面一致机械性能的,比如连杆螺栓、锤杆等,就要一定要淬透。对于不要求整个截面一致性的,则可不只淬硬部分材质,比如以半径或者厚度的一半或1/4为标准。同是,淬透性的需求也决定了,零件设计中的尺寸。6 @( K: L2 x8 l- {& ?6 R2 r) \, V
2。根据淬透性曲线找出零件整个截面上的硬度分布。然后可以根据这个分布图,对设计的零件进行粗略的组织校验,以此判定是否能满足你的设计要求,同是对于特殊零件还可以起到指导优化结构的作用。例如下图是一直径50mm的圆钢棒制作的曲线,以此判定设计需求。下二图,则是零件表面到中心的硬度分布曲线,既方便设计者确定组织构成,也方便精确设计时的应力分析。
# l. o' S9 C6 W0 i, E- A

/ i; ~7 K8 X+ f2 ^8 `3 U" u" w' }+ V* J2 A/ j

5 Y  Z2 M, M8 ?& V- I6 v% q3。设计中计算强度需要查阅手册时,要注意手册上的性能数据是基于多大尺寸试样测得得。因为试样尺寸越大,淬硬层越浅,性能越低。而小试样的数据则会偏高。因此,对于重要零件应合理考虑其差异,对于特别重要的则应根据自己情况实测。, b: |+ S; x* J& p1 Q
4。碳钢淬透性较低,用作大尺寸工件,难以淬透,因此大尺寸攻坚的调质处理其性能不必正火高多少。当然,对于表面要求的不在此列。因此,可以考虑合金钢。
. Q; _+ a' B# M. ]5。安排工艺时,也应考虑淬透性。对于淬硬层浅的的大件,应注意加工余量的选择,既要保证精加工之后剩余部分的组织要求,又要保证粗加工后再安排淬火工艺的变形。
2 n; k: c$ D: d/ E6。对于焊接件不要求用淬透性高的钢种,否则焊缝热影响区内易形成淬硬组织,使脆性增加,产生裂纹。0 \. W! T1 f  g7 F" H0 z9 I% e
7。对于表面处理的钢,一般不要求有高的淬透性。4 L  G7 W; ?! N& |5 N3 k

" ^& C4 C. [4 i! \' ]. z淬火缺陷及防止方法。
  q+ o3 C% E5 h2 u$ G- f& q" o
淬火缺陷主要是两大类,变形和裂纹。
: Q' T* A* d: K( E淬火变形和裂纹都是由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引起的,这种应力有两类:一类是零件急冷时由于内外温差产生的体积收缩不一致,叫做热应力。另一类是奥氏体转变时零件各部分体积膨胀先后不一致,例如透镜马的撞晶,这种称为组织应力。对于形状简单的零件,热应力往往使零件表面形成压应力,而内部产生拉应力。而组织应力往往使表面产生拉应力。
$ c7 M' q* s; Z当这种淬火应力(两种)的复合应力大于钢材屈服强度时,零件就会产生变形。当复合应力大于抗拉极限时,则形成开裂。下图为两种应力带来的变形夸大化图解。(但是必须要说,这种以屈服强度和抗拉极限的比较实际上不甚合理。材料屈服,源于晶格间拉力的断裂和再形成。材料断裂则是晶格间拉力的断裂后不可再恢复。回头说晶格的时候再说吧)。2 s5 S" O9 M5 q+ ^% D

' n5 a4 I7 x  S4 @% U1 s0 k# m; g" P. L4 n: j
貌似又说不完了。明天继续。
1 \; o* h4 V9 y6 g5 m3 s2 p4 @! hPS。今天的内容,量可能不多,但是可以而且值得讨论的地方很多。欢迎大家讨论。
4 @5 \; o+ K1 S8 `5 e& t1 e5 @
7 Q: Z! a  c4 J" D
: P9 T* E7 u0 q" I1 L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03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标记
老鹰 + 100
threetigher + 1 前排签到,ASK FOR MORE!
LIAOYAO + 1 复习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1-8 09:45:16 | 只看该作者
坐个沙发学习,谢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9 16:51:46 | 只看该作者
零侠基础真是扎实!( N. R5 W; A! W) }
关于45钢渗碳问题,补充一下。
' u0 |" D2 [' W5 G1. 渗碳工艺的目的是获得表面高硬度,同时保持芯部韧性
8 E* J1 \7 t  k/ [2 r# z( ?- I2. 45钢可以渗碳,这是毋庸置疑的。
  g; T, R: m- ^3. 但生产上几乎不用45钢渗碳;因为渗碳淬火后,45钢芯部是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1-10 10:32: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5 B; H$ @0 U; a# n" U# F2 {
先下载
2 s4 g" x- T+ J8 ^) q! D6 l再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10 11:41:06 | 只看该作者
Pascal 发表于 2015-11-9 16:51 " l1 Z( X+ f( p0 w9 ~/ u
零侠基础真是扎实!
/ c. [8 {3 L0 Q- t. i关于45钢渗碳问题,补充一下。
$ T7 n: m. c" [5 }+ r8 {! b1. 渗碳工艺的目的是获得表面高硬度,同时保持芯部韧性 ...

: O% I; U) i0 C感谢大侠参与,但实在不敢承大侠的赞赏。. I3 Q) `* I' z# P- c2 j
7 |$ L: N9 I8 x  k
关于45钢的渗碳问题,大侠的说法与绝大多数的网络论调是一样的。这个的具体出处我已经寻不着了。不过确实有这种说法。4 y. A- `- G( ?
大侠这么说没错,不过就热处理工艺来说,其实可以讨论一下。当然,要说,本来提及渗碳淬火这事儿也没有任何针对的意思,只是希望诸君不要被一两句书本的话所局限,背死书没有啥意思了就。
" H6 V# i& T1 _) _: b' A1 w$ H% t5 n2 }3 i3 P
首先,45钢的淬透性是有限的,水淬的临界直径只有13~17mm。这也就意味着当零件直径较大时,别说渗碳时担心芯部因为有马氏体而太脆,就连你真想得到马氏体组织都是困难的。因此,广为流传的这句话不能说错,但是必须要清楚这种说法的局限性和要表达的意思。比如鬼子有一篇以45钢渗碳淬火的研究论文,从金相上看,其实对于大尺寸零件来说,这个淬硬芯部的说法其实完全没有根据了也。. L% b( d5 w  m
其次,45钢不推荐渗碳淬火,这个即便是鬼子也会这么说。其原因是45钢基本没有渗碳的必要性。45钢淬火本身已经能到HRC55+,对于绝大多数场合已经满足要求。而对于特殊场合,与其花大力气搞渗碳,倒不如改用40Cr或者其他渗碳钢来的快。因此,45钢实际生产中几乎看不到有渗碳的。% D1 g4 F3 a8 U. |( c4 t6 p8 _
另外,我没有仔细研究过45钢的淬火组织问题。所以不确定45钢在等温马氏体淬火中,是否得到的是透镜马。如果在较高温度上可以得到细透镜马或者板条马,那么实际上对于芯部的韧性来说也不一定有多大影响。特别是当芯部冷却速度略慢而形成下贝氏体组织时,其实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保证的。. B) A* n: x* m
最后,从原理上说,45钢如果进行渗碳淬火,很可能不是单纯的一道渗碳淬火可以满足的。简单的说,可以分为渗碳固碳、正火细化准备、表面淬火硬化三个阶段。以此来达到表硬内韧的目的。但就像前面说的,与其如此费力,真不如改用其他材料来的快捷。( @, q' X* G) \; h: ]- p: J

; L, w) V) u: |5 T! Z当然,仅仅是作为讨论,遇到实际情况,45钢还是不要尝试渗碳处理的好。) ^6 o. }, p$ w
再次感谢大侠参与。# u) C, o- ]# W%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10 21:57:45 | 只看该作者
透镜马的撞晶,不明白,也没听说过

点评

了解下透镜马的形成过程和结构  发表于 2015-11-10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11 10:2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scal 于 2015-11-11 10:28 编辑
' v  k. m1 s3 S8 y# X% D
zerowing 发表于 2015-11-10 11:41   V# r9 F( \' i5 ^; ]- [
感谢大侠参与,但实在不敢承大侠的赞赏。0 ]( s* |+ e3 d  o; t1 g

8 R& U  v8 ]( f关于45钢的渗碳问题,大侠的说法与绝大多数的网络论调是一样 ...

8 V! J% G& H2 d# F( B零侠客气了。3 A6 ?6 N' @* H% k1 G

8 |/ P* q, [/ X7 W& ?' [& G; u* p* C+ P1. 45钢渗碳其实是没必要渗碳,这点零侠说得很透彻,也比我们说得清楚明白。
* y9 f+ n' B5 L1 U" I- l' N2. 下面我说一个45钢渗碳的特例,可惜我只知道这一例。6 D  O. @( R: Y- q
     一个冲压件,但表面硬度要求很高,HRC58+6,对冲击韧性没什么特殊要求。
  f9 R# W6 t8 j/ z% z% g/ h    传统工艺是低碳钢冲压之后渗碳,但渗碳过程很耗时,费用高;后来该厂开发出45钢冲压后渗碳,渗碳时间短了很多,节省了不少费用。在经过实验测试、小批量测试后,才量产,从客户反馈看,确实满足了工况要求。
8 O! X; Z% [! U0 T

点评

渗氮成本高啊。  发表于 2015-11-11 23:39
其实45钢如果采用渗氮工艺的话,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保证韧性要求。在高温回火的同时完成渗氮工艺。  发表于 2015-11-11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24 11:22:3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很详细   

5 ~# t# d) ^* D2 d$ o2 U, Y0 F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9-21 20:23 , Processed in 0.0564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