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96|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我的深度思考(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3 10:1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中西文化的知识含量   

   下面几篇要讲人和知识的关系。前面讲了人和人的关系,写得比较快。回头来发现,不讲清楚人和知识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也讲不透。当然,最后要讲企业和产品。

       我国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被列强敲开国门到现在有175年。若以1861,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为洋务运动实际操作的起点,引进西方生产技术也有154年历史。目前是个什么状况,我看到官方媒体曾经报道说,走了一条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路子。我们不说制度,思想,单说这个工程技术的学习,为什么就这么的难?

    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那也是一种异质文化。当初佛教进入中国,被中国接收吸纳,都没有如今引进西方技术这般艰难。 80年代梁漱溟曾在光明日报重弹其东西方文化观(文化三路向说)。西方文化面对的是物质之类的“低问题”。印度文化面对的是人自身精神需求的“高问题”。中国文化面对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意欲持中、调和”。人类的文化路向是西方文化到中国文化,最后到印度文化。他说:“我总觉中国古时天才比西方古时的天才要高些,即此便是中国文化产生的缘故。”
我是从知识含量这个角度来看中西印文化的。

          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现代西方文明是建立在知与识的基础上。特点是知识量大面广,分门别类,层次繁多。要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要下笨功夫。其追根溯源,要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那里。

       我是把知与识分开来理解的。知是我们常说的知识,识是指识别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鉴定古玩,拿出一个瓷瓶来,某人告诉你,唐代的是什么样,元、两宋,明清的如何,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要他鉴别瓷瓶的年代,他鉴别不了。或者把河南的仿古瓷,鉴定为北宋官窑。产地可能蒙对了,年代不对。这种人叫知道分子,或者称为有知无识。这也是陈寅恪和钱钟书的区别。

印度文化,是排斥知识的,没有知识含量。中国文化,讨论其主流的儒家文化,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含金量不高。孔子教弟子:礼、乐、射、御、书、術六艺。孔子晚年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将它们作为教材教授弟子。孔子之后,六艺教育与六经教育成为儒家教育两大传统。

      对于具体的知识,孔子的态度是轻视的。从樊迟请学稼就可以看出来。孔子对种地的是根本不感冒。樊迟离开后,他说,樊迟是小人。《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过: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对当官的学问感兴趣。农工商等具体事务的知识他看不起。这和亚里斯多德兴趣广泛,被称为“最后一个精通所以知识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西方也有聪明人。中国也有笨蛋。中国的墨子对待知识的态度就和西方类似。西方的聪明人如黑格尔,用辩证法,正反合,能找到真理。闭门造车就够了,用不着那么费事。

        说文化,太大,太虚。我们说说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更具体一些。比如说有案子要你断,你会用什么方式思考判断?我相信老吏断狱,要依靠丰富的经验知识和长期磨练出来的鉴别力。美国培养法律人才,其实也是这一套。有部电影《力争上游》The Paper Chase, 讲的是哈佛法律系的真实故事。据说这也是我国法律系的学生的必看电影。美国法学院的学生学得很辛苦,要学习大量的案例,理解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判案时还反复争来辩去的。可是用辩证法找到真理指导下的前苏联,就不用这么罗嗦。一肃反,批量的案件很快高效率的就判了,多痛快。

      我们当初为什么吸纳印度佛教很顺利,因为那是没有知识含量的文化。六祖惠能只是一个文盲樵夫(也有人说他是装作文盲),听法即悟,继承衣钵。这种便宜的好事,谁不喜欢。现在学习西方的那一套很难,有人说是我们的开放性不够。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现在的东东,不就是从西方学来的。我们为什么偏偏学利用辩证法发现的真理,说穿了,没有什么知识含量,学起来不费事。

知识含量高的文明包容知识含量低很容易,倒过来就难了。

        我们才不喜欢那种分门别类,层次繁多的知识体系。一个人下了笨功夫,还只能学到一门专门的知识。西方有很多笨蛋公司,发展了百把年,还只是守在一个狭小的专门领域里,就是中了“术业有专攻的毒”。我们精于悟道,相信一通百通。所以有人说,你能行,那你把所有的都玩了。这种250,西方肯定没有。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印度文化的知识含量连儒家文化都不如,那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的表现比中国人强?
印度人比中国人强的是人际关系,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还比不上中国人。你看各种科技大奖的获得者,美国华人无论是按人口比例还是绝对人数,都比印度人多。

接触过印度人就知道,印度人的心态比较平和,所以他们容易抱团。印度人管理层人多,技术大拿人少。

            再说说日本,为什么比中国工业化快速。从企业层面来看,日本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利益分配比较合理均衡。我们羡慕国外工匠的工作待遇和稳定性。工匠是要有企业来养的。日本企业可以养士,这是它比咱们强的地方。对待学习西方知识,日本是笨笨地学。咱们是投机取巧的学,学到的也是西方式的投机取巧。需要下苦功学的真知识,没有学到手。学来的东西,忽悠人的以外知识为零。这些新的忽悠方法,关起门来哄老百姓可以,想用它去对付鬼子,就不灵了。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我的深度思考(1)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2)(3)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4)(5)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我的深度思考(6)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7)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8)

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9)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524 收起 理由
ywjianghu + 1 支持原创!
逛逛必威APP精装版下载 + 1 这篇比第一篇更精彩!
子云绳业 + 1
xlf63 + 1
憨老马 + 20
老鹰 + 50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1-3 10:33:10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的上层,或者说其知识精英层,是过去印度原始种性文化与后来的英伦文化的一个混合体,而英伦文化的比重又很大,有重视基础知识等英国文化的影子,

印度文化是很古老,但受英伦印象很大,

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封闭式退缩文化’,就是打不过了,就退缩,再不行,还退缩,边退缩,边找理由,许多理由是虚幻的,比如说‘人家多少年,我们才多少年’,用这些虚假东西安慰自己,

印度人,比华人善于学习,华人高学历了,许多在米国开个小餐馆,而印度人是进入世界顶尖的公司,一直往下做,

伦技术的深度,华人也不是印度人对手,但我们不承认这些,希望用‘视而不见’来回避,

这些都是我们的问题,并且无法改变,因为不能改变,所以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

点评

多元化思考,我赞同您的观点,切不可固步自封,受您点拨,现在大家是看书,但是需要寻找好书,好书要读烂了,就像吃甘蔗一样,把水分全部榨干,一点也不能剩下。  发表于 2015-11-3 16:31
读书,要慢慢读,还要‘横向比较’,就像俺谈‘甲午海战’,要看各方面怎么说,包括小鼻子怎么说,看国人怎么说,最终那船到哪里去了,看德国人怎么吹嘘他们的船,都看了,对世界自然有认识,人家再说就可以判断了  发表于 2015-11-3 12:45
静下心看书,没那么费劲吧,闲碎的时间,一两个月,看一本书还是看得完的。要是没有这耐心,读专业技术书,也大多是随手翻翻浅尝辄止。看一些历史和哲学经济,挺好的,可能和个人兴趣有关吧  发表于 2015-11-3 12:42
读偏了,西方哲学东西不好读,经济学读太多也迷糊,还是看西方的科学启蒙吧 给自己启蒙一下,哈  发表于 2015-11-3 12:37
中西对比。我觉得,还是要读点书的。康德、弗洛伊德、哈耶克; 冯友兰、鲁迅、胡适。读的多了,就觉得没什么可比性了,呵呵。  发表于 2015-11-3 12:31
原始印度人是雅立安后裔,虽然也有争论,但基本是如此,他们农耕时间短,害怕变革的意愿比华人小,  发表于 2015-11-3 11:06
是否与印度人是从伊朗高原迁过来的有关?  发表于 2015-11-3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3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大侠见多识广,功力非凡,这样大的题目逻辑性超强。继续写啊,值得大家反复读。谈文化这样谈才令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1-3 11:23:27 | 只看该作者
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3 11:56:37 | 只看该作者
此乃我等国人,所不及也。改变吧,国人!

点评

从你开始,有什么具体想法么  发表于 2015-11-7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3 12:53:26 | 只看该作者
大侠应该回国,为党国所用。

点评

你怎么知道人家不在国内?  发表于 2015-11-3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3 13:13:12 | 只看该作者
问题还是出在没有思考人何以为人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3 13:23:16 | 只看该作者
深思熟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3 13:50:48 | 只看该作者
多读多思,增知广思!继续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3 14:31:03 | 只看该作者
大侠,祖国需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16 14:59 , Processed in 0.0540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