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发展真是不可小视,很多我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产生,人力也慢慢被机器取代,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下岗,但是短时间内机器还是取代不了人,所以发展带来了好的东西也淘汰了部分人,我们要站在未来的时间里看现在,工业机器人诞生,wo
尽管10月22日开幕的第21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主题是“聚焦‘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但谁也无法否认,工业机器人才是这场展会的真正明星与主角。 对于远赴德阳参展的原因,各家参展机器人厂商的回答都明确且类似:成德绵经济带上活跃着6000多家大小机械企业,其中德阳就有3000家,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无限。 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来了德国库卡和安川电机两家,国外知名品牌意大利柯马、瑞士史陶比尔也带来了自己的机器人,成都环龙、四川福德、成都三译、罗博泰尔、欧凯机器人等国内知名厂商更是悉数聚齐。
作为四川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区域,成德绵与东部地区相比,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仍显落后。如今,大批工业机器人企业布局四川,是否意味着工业机器人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两件事情,让成都环龙智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李新春在展会上很有底气:“第一,环龙智能是德国库卡机器人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二,四川工业机器人市场正逐渐扩大。” 支撑李新春判断的是环龙智能的销售数据。他告诉记者,2013年环龙智能的机器人业务收入8000万元,去年达到1.5亿元,而今年预计将突破2亿,三年实现“三连跳”。 而四川汇泽能源科技副总经理汪洋则从另一个角度感知到市场的变化:“前些年参展,观众甚至以为工业机器人就是玩具。但这一年,主动给我打电话的企业老板越来越多,每次参展,展位前的名片盒里总是鼓鼓的。” 事实上,四川惠泽曾以生产柴油发电机组为主业,公司转型到工业机器人领域时间很短,成立于2012年的环龙智能在四川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中已算是“老资格”。“去年,国内搞机器人集成的商家只有几十家,但今年已经发展到几百家,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李新春说。 今年1月,四川省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员达到49家,除了企业,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知名学府同样位列其中。据了解,尽管规模不大,但四川机器人产业多项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四川发展机器人的热情在高涨,但成德绵地区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与沿海地区仍有巨大差距。其中,国字号的央企或大型企业往往对工业机器人接受度较高,中小企业则多为观望。 以德阳为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罗光伟曾对德阳机械企业进行过调研,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尚未进入“智能制造”阶段。“短期投资高,回收成本需要时间,效果未经检验,这些都是中小企业们不敢购买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原因。”罗光伟说。“老板们算的账很直接,一台机器人能代替多少个工人,一次性投资是否超过预算。”汪洋告诉记者,曾有企业询价公司集成销售的机器人,但听说一台机器人需要一次性投资30万元,立马打了退堂鼓。“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磨合期约为半年多,在目前制造业经济环境下,不少企业不敢大胆投入工业机器人。” 不过,业内也有不同观点。四川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经理肖文建就认为,制造业企业对机器人与人工的成本比较存在误区。“人工除了工资福利等人力资源成本,还有管理成本,但工业机器人的管理是由程序进行的。”肖文建表示,根据业内数据,购买工业机器人后,企业往往在两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占领市场做“本体”还是“整体”? 业内预测,随着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和用工成本的进一步上涨,不少企业或将被“倒逼”转向工业机器人。 肖文建认为,不论是做“本体”还是“整体”,掌握自主技术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后,代理经销商恐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机器人都来和我们抢饭碗了,以后机器人普及,我们的就业又会产生许多新的焦虑,但是这并不可怕,相反说明时代在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