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awk23 于 2015-10-15 18:22 编辑
! n# W/ r. ^/ z( W# ~( `% h$ v" w2 x" o q6 K
@zerowing @pacelife @害怕伏枥 @xlf63 @菜鸟hong32696 @刘嵩 @菜鸟hong32696 @麦兜大侠 @南飘 @无名小白 @陈公公 @nieting1203 @zms9439 @leo乐 0 H$ L4 Y3 A- x5 Y9 ?) v
首先感谢各位的指教
7 r0 _ Y5 z0 H+ D; j6 C0 E( p0 L上午又重新考虑了下密封结构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想法,先不考虑压力大小,单纯从结构上来讨论
- x# R ?1 _+ \) u- UO型圈的使用场合:2个密封面,1个支撑面
+ g; a7 O0 P5 X图1中的使用情况是比较常见的O圈使用情况,密封面和压力方向平行,支撑面与压力方向垂直;
. u8 c' H# ] j7 s7 ]; U# e: X$ A图2就是我一开始使用的方案,两个倒角的斜面是密封面,上面的水平面是支撑面,在实际情况中,系统压力作用到O圈以及倒角面上时,会产生两个分量,这两个分力都会沿着倒角面的方向向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密封面和压力方向平行,而支撑面和总压力方向垂直,与图1中不同之处在于,密封面与支撑面之间有个角度,而这个角度使得密封效果打折扣,系统压力在挤压O圈时,由于倒角和O型圈之间的空间较大,会使得O圈向两边空白处变形,导致O全对密封面的压力不如图1中大;
* T% v. u& d: O d6 F9 @6 U而图3的情况和图1是一样的,与图2相比,只不过是密封面和支撑面是垂直的,而在实际使用中,图3这种工况也是存在的;
! I4 l" |! l. y6 I/ n# j于是考虑到是否是系统压力方向和倒角的缘故,想到将倒角面更改方向,于是就有了图4
8 Z, M- Q" ~( A- L8 P1 e2 T- F图4中,密封面是两个倒角面,由于O型圈和上面的水平面没有接触,那么在系统压力将O型圈压变形的情况下,O型圈会接触上面的水平面,形成一个可能的支撑面,那么密封面和压力方向平行,支撑面和压力方向垂直,而在系统压力的情况下,O圈变形会挤压两个密封面,而且,压力越大,挤压力也会越大,密封效果也会越好(此处请先忽略压力大小,仅仅是考虑结构方面),这种方案要优于图2,但使用时应该要考虑O型圈内部装一个支撑环,提供一定的预紧力,其余存在的问题,还请各位大侠指教;( v. \$ k4 U0 p1 Y# ?& B
考虑到O型圈变形量较大,在使用中自身的稳固性不好,考虑到更换密封圈的形式,想到了金属C型圈,于是就有了图5的想法
& _' w7 z/ J! x- D- }, n% W图5中与图4的接触面和支撑面情况均相同,而且,C型圈在系统压力作用下向两侧膨胀,会使得两侧密封面密封效果更好,而且由于金属强度的原因,这种效果应该要优于O型圈,而且,也不需要内部装支撑环;
7 j2 z" y- j- M3 g1 U. q各位大侠请先忽略O型圈是否能承受100MPa的压力这个情况,先从密封结构来讨论吧9 G9 l, r8 O* U: H. R# |9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