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九禅师 于 2015-8-12 12:02 编辑
. E# ` s# v7 A2 H" m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5-8-12 11:12
) u* f3 d0 M$ D3 x; n) L我就觉得奇怪了,当初诸葛亮满腹学问、浑身本领由何而来?
/ `% ^. a0 l4 I" P; t& s- v0 C他和被禅师示众的邓秀荣和25楼模具工之间,差别 ...
, g2 W, e) v9 N" p5 E$ o! R# j" X龙九诚惶诚恐 回禀老师如下) q% g6 G M" M' i+ i
历代正规军高级将领多来自文官体系,越是高位越是如此,唐以前更是多数来自门阀士族。
6 C, M3 ]1 [ p! k4 h# ]这些人讲究“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任职高级将领之前甚少有实际军事经验,
9 D/ f2 B) p, u7 B+ a& A8 ^, }但并不妨碍他们之中的精英成为优秀指挥官和军事家。. h+ w7 {4 N4 s7 G$ c
J1 Y3 f n. e3 w! _* [, m& v
诸葛亮出山的背景、经历及战绩:* x( t- I1 u- ~2 q" S0 T
1、诸葛亮出山之前,完全没打过仗,但是,军事政治理论丰富,而且同部分军政要员有联系。布衣是自谦,并非事实。: Q- O7 R. S2 [$ `# W
襄阳一带较强的豪族主要有蔡、蒯、庞、黄、马、习等家,蔡家的蔡瑁;蒯家的蒯越、蒯良、蒯祺;庞家的庞德公、庞统、庞心民;黄家的黄承彦;马家的马良、马谡;习家的习珍、习祯等为各家的代表人物。刘表进驻荆州,并在襄阳打开局面均是靠着蔡、蒯两家的势力。因而蔡瑁、蒯越等均在刘表政权里担任着要职,是当时的得势者。 因此,刘表为荆州最高军政长官,蔡瑁为荆州第二号人物,蒯越为刘表谋主,是刘表政权的两大支柱。庞家、黄家、马家、习家等相对来说则较为冷淡,与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形成了在野的势力集团。这是因为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在东汉未年群雄割据、混战不休的背景之下,刘表坐保江汉而胸无四方之志,“无霸王之才,非拨乱之主”,因而这些豪族之有识之士均不与之合作。黄承彦与刘表、蔡瑁为至亲,但未在刘表政权中供职;庞德公也是如此。《后汉书•逸民列传》载:“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庞德公),不能屈,乃就候之”,仍旧请不动,刘表只得叹息而去。 : N }7 g d* q: u' F7 T% y' E
这一在野的势力集团,有着很大的声势,他们交相赞誉,控制着当时的荆州舆论界;他们聚会于这一集团的代表人物庞德公之鹿门,研讨经史,探究学问,分析形势,议论时政,抒发各自志向,因而带有浓厚的政治和组织色彩,他们在等待有利时机,以与其它势力集团联合,寻求政治出路。 8 D5 [7 y+ M F- ?
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蔡瑁有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黄承彦,一个嫁给了刘表。诸葛亮有N多的姐姐,一位大姐与蒯祺结婚,蒯棋大概是蒯越的儿子或侄儿,官至房陵太守。一位大姐嫁给了庞德公的侄子庞山民, 而庞统的弟弟庞林,娶了襄阳城南、“宗室富盛,世为乡豪”的习家习祯之妹。马良、马谡是兄弟,马良在写给诸葛亮的书信中称亮为“尊兄”,裴松之于此下注曰:“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
: G7 J7 z4 `) V0 w0 P凭借着如此复杂的姻亲关系,诸葛亮与刘家、黄家、庞家、习家、蒯家、马家都攀上了关系,串亲戚的同时,天下大势就都打听到了。自己又不是庸庸碌碌之辈,自然不愁不出名了。, S @- D. R' g" Q6 k
诸葛亮的叔父官至太守,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在东吴也是重臣,诸葛家族本身也是一个名门望族,
# Z3 X7 f# X& e5 a8 t6 N% p+ U读三国历史会发现到三国后期,魏蜀吴每国都有姓诸葛的高官,挺好玩的。; N* P" r$ p1 n7 g; Q; s4 z
2、第一场仗就拥有绝对指挥权,而且兵力很少,城只一座,将两三个,各方面调度协调都相对很方便(各个经理略有不服,但是靠老板压下去了)。
9 |: [7 K0 L4 d% [( \( A/ V3、第一战是伏击战,对手有明显的轻敌倾向。5 t4 P$ H3 E2 n+ {! f7 U4 J/ a
4、一战成功后面对对方优势兵力选择了逃跑……no,是长征,然后以游击战为主,然后是攻城战,最后才打国战。在不断的实践理论,而且并不是一直都赢。
9 O, ^, @+ I N0 w5 M |& ?5、前期并未持续担任部队主官,后期在根据地党政军一手抓,而且经过数次整风(托孤大臣不听话?干掉!)内部压力小。
0 \4 w8 b5 N6 Z5 m5 S4、没有取得单独指挥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兵团决战胜利。。/ B1 B# Y! h ~& R
& ~" P$ p4 \* V$ M; V
还有一位火箭式提拔的兄台,韩信
1 N+ ^7 U& L+ |3 Y! W; S! Y7 A韩信那个时代,秦始皇基本把所有的兵书啊什么的都藏起来了,3 U( O2 p1 t% _; L7 U \. _
读过那么几本兵书理论,随军过见过人头落地,就算军事人才一个了+ p- Z- e9 S& _8 H% F: }4 L
跟着项梁和项羽混过一段时间,进过参谋部(看门的)。, u8 p( L1 J3 c8 w& N# t
学到了核心技术之后跳槽去竞争对手的公司拆老东家的台。. d6 T/ f! I6 A$ _! ~) y
一开始也老输,因为广告部门、人事部门还有后勤部门的工作做的比较好,所以实力没有受损。; J- {! O$ g3 t0 E$ i
与此同时,老东家经营思路有问题,核心技术人才逐渐流失,不少被对手挖走了。1 K7 s$ t+ h) s$ S' W$ k/ z1 {
刘氏公司逐渐树立了口碑,一点点积累优势,蚕食市场份额,最终才获得「巨大的胜利」。
# p0 o% Q1 |9 ^ b7 ?; J2 s/ d0 u: _* V' v) p
再说一个倒霉的,赵括第一次上战场,统领号称40万大军(按照记载),对抗当时第一强国秦+名将兼老将白起,$ Y9 s1 {7 t2 E$ f2 o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6 z p7 L y% v4 U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d0 K$ ^2 M' B! b
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 M K9 Q$ y: k1 `; @4 Q2 B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J' j9 Q! n+ L. n+ k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 V w4 G9 {7 W; C4 s' ^! T8 e( V+ ?, d% A' {7 H/ c: j" k
, m, _3 a( i p7 f' G/ `# S不得食四十六日,古人都有些喜欢用修辞手法,但足矣说明挺多天断粮的了,军队没有哗变,赵括还算是有能力的!
4 |' D' e+ z$ ?0 C. v1 B% r4 ?/ ~赵括并不算是完全无实际经验,在被提拔之前,他是长平之战的后勤供给军官,并且在每次军需运送的过程中,
- `+ J k7 N: V- ~6 [' P详细考察了双方的情况。* S: u5 a3 x* q R6 {% G& V
赵括被赵王委以重任,一方面是因为秦国的计策所致,一方面是因为赵括本人才名,
( K1 n# j8 @% } o0 ]还有一方面是赵王被赵括的踏实所打动。(赵括对于前线情况的各方面描述细致无比,做了非常踏实的准备工作)。8 ]4 g1 }* ^: j1 L! D
赵括确有纸上谈兵的问题,但是其才能也是非常明显的,缺乏的是经验。0 L" \! n, i/ w) L8 A
秦国在赵国派出赵括后,派出白起为将,并且是秘密为将,对赵国和赵括的重视可见一斑。
# c# s7 ]; Q, M6 n Q$ `, g; |( m8 m& J: O4 B
只懂理论、没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人,快速提拔,直接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带领一个团队,不把整个团队和自己一起弄死
0 c# t, \3 G( h2 O2 |+ v那么这个人,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足够的沟通协调能力(自身或者背后);
\6 \8 Y6 w- \; Z) }并且这个项目,不要太庞大,避免引来强大的对手,保证顺利渡过前期的团队磨合期和初步的积累;
4 ?- t0 Z6 h& j8 W: c% G* h2 G而且这个团队,有容错能力。即使出现失误甚至阶段性的失败,也能及时进行调整。
7 h% V2 b8 \1 v( z$ }- e8 h( O/ b* h2 |+ E7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