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17|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有钱,是因为工人开了高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7 18:59: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国的千亿企业不少,可至今仍骄傲地以家族企业形象示人的不多,德国千亿级工业巨鳄博世集团(Robert Bosch GmbH)就是其中之一。博世二字是创始人罗伯特-博世的姓。博世家族已经进入第三代,罗伯特最大的遗愿,就是确保公司基业长青。现在,博世这个德国姓氏全球都看得到,从电冰箱烘干机到汽车导航,算得上名留青史。* r6 u9 a% v: F4 H, {4 t
罗伯特-博世创业时只有20出头,没有大学学历,做过几年学徒,游历过数个国家。1886年的11月,用父亲留下的一万德国马克遗产,罗伯特在斯图加特创建了名为“精密机械和电力工程技术”的小公司。100多年前,年轻人选电气行创业是很潮的,就像30年前在北京开一家IT互联网小公司一样。一间办公室,一大一小两个工作室,三个人。博世的公司做电铃,电话机,点火器,电灯,甚至香烟盒,产品种类多到就连当年的学徒都记不清。年轻的罗伯特很快因为盲目生产入不敷出,他借钱,贷款,扩大生产,继续陷入困境。他本人将自己早年的创业总结为“踉跄而行”。
2 y, G+ z+ y$ ?3 ~
$ s; T& ]4 F) g5 U# t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了近十年,直到他改进的一款电磁点火器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1897年,再三经过改良的电磁点火器第一次被装在一部法国产的三轮车上。此后突破性的高电压电磁点火系统,让博世一脚踏入国际汽车行业提供商的行列。这才是罗伯特的公司真正的转机。1900年,博世第一次在斯图加特建了工厂,第一次成立销售部。之后迅速国际化,进入法国、英国、美国市场。1906年,公司生产出了第十万个D6型电磁点火器,员工增加到526名。1909年,罗伯特-博世有了专业的知识产权部门。
( G; u4 G8 d* s( q' I, Z' T3 r( i9 m5 r' D
罗伯特-博世身上有很多德国人的优良品质:他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是个技术拥趸,如果旧设备——哪怕是一把旧椅子——影响到了工作效率,绝对立即更换。为了方便拜访客户,罗伯特1890年从英国买了一辆自行车。这辆稀罕物价值不菲,自行车本身都成了活广告。为了方便客户找到他,罗伯特每年花十分昂贵的租金租了一部电话;为了及时了解商业动向,在信息闭塞的一百多年前,他订阅贸易期刊,在报纸上打广告。
  “博世相信好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设备能带来最佳工作效果。例如,工人要受到好的教育,身体健康,工作中也要呼吸新鲜的空气。博世尝试8小时工作制,两班倒,因为他认为这样工作效率最高。1个世纪前,他给员工“安家费”,让他们可以有买第一套房的首付款。”1936年,庆祝公司成立50周年,所有的员工都收到一份红包,按工作年限奖金多寡不同,细心地封在特别设计的信封里。罗伯特-博世本人之后总结说:“不是因为我有钱才给工人开高薪,而是我给工人开了高薪,这才变得很有钱”。
  “有一次他说:没有东西是改进不了。他有风险意识,很怕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例如一家公司只有一种产品,或只专注于一个门类。”博世集团董事长弗朗茨·菲润巴赫举例说,一战后,政治经济环境恶劣,订单缩水。博世的对策是拓展南美市场,从汽车部件提供商拓展到电气集团:从生产电动剃须刀到钻孔机,之后还有冰箱,收音机和电视机。”菲润巴赫认为现在博世有四大门类的产品(汽车零部件,工业,能源和建筑),就是创始人理念的延续。
) n1 p! R# f  ^, y
3 b8 R* W- l" n2 \# i, h+ \* m “在一战爆发之前,博世公司90%的销售已经是来自于德国以外。后来一直如此,现在博世在全球市场也都很活跃。”
  “想象一下,那时的通讯工具多么欠缺:去一趟美国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还没有便利的通讯。你能做的,就是派遣一两个可以信赖的人,却不能指望你可以随时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从技术角度来说,国际化是非常大的决策,需要很大勇气,今天的企业国际化简单太多。”菲润巴赫坦言。
9 L( G; y8 O9 u* a5 C6 N5 k* x* M7 N/ U# T( @: F% x
 罗伯特-博世其实一早就选定了他的继承人:他与第一任妻子的第一个儿子小罗伯特。11岁时,小罗伯特就开始帮助父亲处理库存方面的事宜,18岁就进入公司做学徒。可仅仅一年后就因为身体原因退出,在经受多发性硬化症数年的折磨后,30岁的小罗伯特于1921年早逝。在唯一的儿子经受病痛最后不幸去世的这段时间,罗伯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原本硕果累累的海外市场一片狼藉。加上自己也偶染疾患,罗伯特开始担忧接班人的问题。
  为了避免他去世后公司因为谁来掌权发生内讧,罗伯特-博世做了多种尝试。他第一个尝试是在1917年设立罗伯特-博世股份公司(Robert Bosch AG)基金,7位总监分享49%股权。可后来发现股份公司并不能保证公司长治久安。父亲早逝,科琳与母亲成为继承人。儿子早逝,夫妻离异,再婚。1928年,67岁的罗伯特-博世老年得子,依然取名为小罗伯特。当年的罗伯特-博世除了陪伴妻子和两个孩子,更专注于他的社会企业家义务,对公共教育系统的兴趣尤甚。1937年,他购回之前出售给各位董事的股份,将公司转变为一间股份不公开的有限责任公司(GmbH)。当时公司的员工规模已达到1.8万人。他本人担任监事会主席,日常事务则交给董事会。) k- l- N1 V! K/ o8 B* w
 1938年,罗伯特开始正式撰写遗嘱。对于继任者的选择标准,他定义为“我最看重的是公司可以被维护得很好,尽可能代代相传,一直保持金融独立,自治。”当年小罗伯特只有10岁,罗伯特并没有把他指认为第二任CEO。1942年,81岁的罗伯特每周去办公室两三天,直到辞世。他用一生的时间建起博世工业帝国,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年丧子,离异,再婚,老年得子。命运如此波折,他去世时,对外是二战的风雨飘摇,对内是年仅14岁的幼子。如他数年前就预见到的,小罗伯特不可能直接接班。 “他(祖父)的遗愿十分明确,只有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才可能领导这个企业。企业比家人重要。他很珍爱自己的家人,但是他也很明确,如果后人不能胜任,那不如就让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他(祖父)去世时,二战还没有结束,企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都完全不明晰。他组建了一个‘委员会’,由他的亲信与好友们专业人士来研究制定一个系统,保障公司未来。最终,这个委员会帮助企业度过了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候。”罗伯特-博世去世时,他的财富和公司的未来,一并交给了他最信任的7个人。这7人被认为是最了解罗伯特的想法和心愿的。当年的总经理Hans Walz成为博世帝国的掌门人。罗伯特-博世给他们如何做决议确立了细致的指导准则。“二战以后,博世的家人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胜任公司领袖的角色,但第二代依然扮演着公司监管的角色。基本的原则是,优秀的家族成员完全可以进入公司管理层,但他们不会因为是博世的后人而获得特权。”1 A0 @/ S0 Y9 ~+ d( C; I) a5 A. v" a
$ O$ ]% J/ ^9 z5 d7 ^0 F: Q* R
  1964年,非盈利的博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之后的罗伯特-博世基金)收购了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obert Bosch GmbH)93%股权,成为绝对大股东。博世家族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7%的股份。主要投票权(93%)转至新成立的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博世公司的企业所有权和重大决议的投票权分属两个机构。至此,博世家族的产业所有权,控制权和经营权确定了一个三权分立的微妙制肘。这种花费了22年时间才筑建起的绝对平衡,符合罗伯特-博世最初的构想。如今,罗伯特-博世慈善基金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机构之一,斯图加特罗伯特-博世医院所有者。基金的办公总部是罗伯特的故居,一幢有百年历史的大别墅。
( C# G8 Z. e$ ~, \ 1 @' c! ]6 k- G  X* c# d9 @1 d9 R& s
“博世基金会和博世家族的联系非常紧密。基金会负载着家族长远愿景。通过将股份安全地保管在基金会,公司的未来得到保障。基金会本身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你可以把基金会看成慈善组织。这个慈善组织的特别之处,是它本身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大股东,可又不做任何生意决策。”“我的祖父希望可以用公司的盈利为公众谋福利,以前他做决策,决定公司的哪一笔收入来做怎样的善事。现在,则是罗伯特遗嘱中设定的公司章程保证目标实现。继任者花了很多年才把这样一种设想嵌入公司的组织结构里。”5 ]6 Y4 |7 Z( E
2 \) k+ A( z% U! P" a/ ]
“博世章程”:有限公司,基金会和博世家族三权分立。即使企业规模大如博世,也要对保持独立性时刻警惕着。自1886年成立而来,博世公司只有6任CEO(包括罗伯特-博世)。菲润巴赫认为,高管层的绝对稳定,是抵制收购,保持独立的必备要素。
“罗伯特-博世定下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公司长寿,这要求公司在金融运行方面独立,资金富足。他把这些目标放在家族利益之上。” “按照创始人的遗愿,我们要保持增长。这个目标被量化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8%。管理层虽任务艰巨,可在过去50年,这个目标都是达成的。这8%里,有5%来自内部有机增长,3%来自于并购。
7 f  Z& y- F& G" _. O. ?4 i7 @0 d$ B' @; \- l- i- {
 为什么罗伯特-博世在遗嘱中要再三强调金融独立?“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罗伯特-博世发现,如果公司外部有人每天对公司运营指手画脚,那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赚取最高的利润。所以,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定要保证金融独立。”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金融市场的逐利陷阱被无限放大。这也是为什么罗伯特-博世要求公司金融独立,而非借助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
 “既然不能依靠金融市场融资,为了实现增长所做的投资都必须是我们自己赚的钱。我们有少量的银行借款,但是一些大的并购,最终还是要靠自有资金实现。这就是为什么8%的增长目标必须实现。”“在金融市场,我们完全独立。不是我这么说,金融分析师们也是这么说的。 “我们在汽车行业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在创新领域有巨额投资。和上市公司不同,我们在做决议的时候,只要能够说明某一项投资长期而言对公司有意义,这个钱就可以花。”
/ d' ]% o2 }0 u8 a! i
3 C+ H( p; R4 Z0 n3 H9 M6 N4 v* ^总体说来,在研发领域,博世的投入是销售额的10%。菲润巴赫说,博世的竞争者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大概是销售额的3%到6%。“很多德国企业认为,股东为大,企业所做的所有事情最终都是为了给股东牟利。这个观点是通行且错误的。我只能说,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同等重要。”家族企业如何长寿这个问题是近些年探讨的热点,对于“基业长青”这个问题,博世家族是这么看的。3 F0 Z+ e" L7 A& h- }0 E2 ^
7 Y8 Q3 X$ V: a3 r
克里斯托弗认为: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质,起码在创业之初是有的,但随着企业不断创新改进,很多企业不知不觉把自己给丢掉了。“这反倒是家族企业的好处。因为家族企业融入了家族的因素,家族的价值和凝聚力是一间公司辨识度很高的身份符号,容易长久保持。与此同时,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家族企业在做规划和制定策略时,不必受到季报半年报的禁锢,而是考虑一代人,或是下一代人的利益。这样制定出的策略更长期。”
  “有一个挑战是对所有企业都存在,就是如何保证不要失去自我。”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 收起 理由
andyany + 1
动静之机 + 1
野嘉森 + 1
无敌小蒋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8-7 19:18:52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德国博世 狠牛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8-7 19:47:3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因为我有钱才给工人开高薪,而是我给工人开了高薪,这才变得很有钱”。

点评

关键是值得领高薪的人还在吗/?  发表于 2015-8-12 00:04
在目前的中国,舍得开高薪的老板已是不多,懂得怎开高薪的更是凤毛麟角。  发表于 2015-8-10 22:07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发表于 2015-8-8 19:16
在中国你给工人开高薪你照样没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8 12:22
说的不错  发表于 2015-8-7 21:04
+1  发表于 2015-8-7 2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8-7 20:08:43 | 只看该作者
"...... 所以,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定要保证金融独立。...."
5 b" n& f( O% e- d7 X+ r4 E! j2 {  M3 _- d5 K
俺所供职之公司的官网上,也有类似的语句:4 Y4 D" n/ |7 h, K* e; {
“...... 忠实地履行上述理念加上健康的财务政策,确保了我们经济上的完全独立(无银行贷款和负债) ! .......”

点评

抱歉,俺忘了说过几次啦。 第一次翻译的时候,的确给我一个震惊,国内哪个家伙不是张口风投,闭口融资的。  发表于 2015-8-13 15:44
我记得大侠很敬奉这句话的,,看过你说过很多次了哦。。  发表于 2015-8-13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7 21:06:40 | 只看该作者
好厉害好厉害好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8 07:24:50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博世皮带线公司在用,确实很不错,价格也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8 08:20:27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8 09:02:1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工具都是博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8 12:22:50 | 只看该作者
1942 发表于 2015-8-7 19:47 & N/ e) D0 E. g5 v0 }
“不是因为我有钱才给工人开高薪,而是我给工人开了高薪,这才变得很有钱”。

4 T: r; ?" k5 x  K3 e在中国你给工人开高薪你照样没钱。; O- {! |% F0 L+ F5 H4 e, M& j2 ^

点评

管理。这个帽子很大。死掉的企业多得去了。优胜劣汰,非常正常的事情。说个体外的,85后和90后,现在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经营,大环境和管理无关。早上看帖子,说2030年中国有一战,嘿嘿,关我屁事。  发表于 2015-8-11 08:33
作为一个群体来说,中国人的勤奋、任劳任怨可说是公认的,同时主观能动性强,这就成了一把又刃剑,用好了,1+1大于2,用不好,自然是很惨的,应该说中国员工是很多老板的幸运,同时也可能随时变成噩梦。  发表于 2015-8-10 22:22
现在的中国,有几家公司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内部晋升通道的?不要总把员工看作刁民,那只是你还没有学会怎么管理  发表于 2015-8-10 22:11
在中国,基本上工人和老板都是对着干的,你看现在的跳槽率。开高薪,低薪的人不干了,开低薪,想高薪的总了。无解。  发表于 2015-8-10 08:50
不给,对付干。 给多了也对付干是不?  发表于 2015-8-10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8 12:38:46 | 只看该作者
博世就是流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18 00:21 , Processed in 0.06519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