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xinwu 于 2015-7-11 10:09 编辑
说起杭州,不得不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如今昔日的苏州,已基本不见踪影,但值得庆幸的是杭州还在,我虽然不在杭州,但在机械生涯里,与杭州打过的交道,也不少,我是搞汽车工业出身,就从杭州的汽车工业说起吧。
杭州,有吉利控股、 上海大众 还有东风裕隆 广汽吉奥、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众泰控股集团、长安福特、越西客车制造等。但这都是近些年的事。
当年的杭州汽车制造厂,即现在的杭州汽车发动机厂,1959年,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自己制造了一辆西湖牌轿车,大红色的,三潭印月的商标,在总装车间走过天天看到。
该轿车功率为115马力,6缸,时速72公里。听师傅们讲到过参加零件加工。据说当年去杭州市委报喜,杭州市委王平夷书记乘坐过,在湖滨游了一周。我们还有许多老同志都记得这辆西湖牌轿车。
听说过厂里制造过钱塘江牌轿车。在1970年前后,奉省革委会指示,由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并命名为钱塘江牌轿车,我们许多老同事都记得这辆钱塘江牌轿车。
1968年造的钱塘江牌小轿车,作为尼克松来杭州时的开道礼宾车用过之后,又去了哪里?40年前杭州造了一辆钱塘江牌小轿车 说要献给毛主席,这辆车百公里耗油19升 开起来不大稳 1976年的时候省交际处不要这辆车了,嫌它安全性不高,扔在浙江宾馆。那个年代汽车是很紧张的,机关单位要弄辆车子也不容易,当时科委只有一辆天津吉普车,不够用。当时小轿车的品牌很少的,基本上就是上海牌轿车和苏联的伏尔加轿车。钱塘江牌轿车看上去很漂亮的,但质量实在不怎么样。车身很重,比伏尔加还宽还重。纯手工打造的车子,到底不像机器压出来的那么平整,为了把它弄平,一层层地铺了很厚的腻子上去,然后再喷上油漆,这么一来车子就特别重。车身重带来两个毛病:一个是油耗高,这车真是个油老虎啊,百公里要19升汽油,真是有点用不起的。第二个毛病是感觉头重脚轻,开起来不大稳的,尤其是转弯的时候。除此之外,这车的小毛病也很多。,反正总感觉不安全,坐在上面不塌实,开起来也经常提心吊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问题。车牌号码是10-0004还接待过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法国总统蓬皮杜 当时外宾来杭州,开道车基本上都是用这辆钱塘江牌轿车的.这辆车的动力性能很差的,不过因为是杭州自己造的轿车,所以很轰动。“钱塘江不是杭州造的第一辆轿车,比它更早的时候,杭州汽车发动机厂造过一辆小轿车,也是手工敲出来的。”西湖牌轿车向国庆10周年献礼,造轿车的想法是1958年提出的。“为了向国庆10周年献礼,参加天安门游行,杭州提出来要造一辆小轿车,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杭州汽车制造厂,也就是现在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的前身。商标是西湖牌,还刻着三潭印月的图案。”当时正是大跃进时期,各地都在大放卫星。接到这个任务后,厂里的干部、工人都很兴奋,提出要大战100天,把造杭州第一辆小轿车的卫星放上天。“后来好像不到100天就把车子造好了。不过,这辆车有没有送到北京去,当然天安门的游行肯定是没参加。原因是是车身体积太大了,超过了当时的红旗轿车,开起来不方便,中央没有采用。”至于后来这辆车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反正质量确实是不大好的。 最远开到过上海,当年全国名正言顺的汽车生产厂家不过三四家,一汽、北京汽车厂、济南汽车厂、南京汽车厂。1958年的时候,几家汽车厂都憋着一股劲,要生产一辆汽车向国庆10周年献礼。杭州就造了这辆小轿车。
“造好后就开到上海去了。因为上海也有一家汽车厂,生产轿车的,但北京没去过。当年杭州到上海的公路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路面很差的,有一段还是钱塘江边的土路,很难开。”至于这辆轿车后来的下落,问了几位当时参与试制的人,都说想不起来了。
杭州造车史上的“第一”
第一辆拼装载货车
1956年,利用美国道奇底盘,成功拼装出第一台载货车,该车有五角星商标,没有品牌名。
第一辆载重汽车
1958年7月25日,试制完成浙江省第一辆“西湖牌”4.5吨载重汽车。
第一辆客车
1959年,试制成功浙江省第一辆西湖牌客车和全省第一辆西湖牌自卸载货车。
第一辆无轨电车
1959年12月,试制成功浙江省第一辆645型无轨电车。
第一辆自主开发的载货车
1966年9月8日,试制成功浙江省第一辆自主开发的汽车——红卫牌HZ30型的3吨载货车。
杭汽发,其前身是成立于1940年代,当时杭州仅有的几家机械修理铺之一——大成铁工厂,在解放初期联合其它几家小规模机械修理铺,进行公私合营改造成立起来的。经过10几年的发展,完全自力更生生产过杭州第一辆汽车、国内第一台车用高速柴油机。上世纪60年代,定名为现名——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直接隶属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
稍后,其中的汽车生产部门,根据当时政府的指令,独立出来组建成立了杭州汽车制造厂。而杭汽发生产的发动机,一直作为国内知名品牌,为济南汽车厂生产的黄河牌重型载重车以及青岛生产的黄海牌大型客车配套。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杭汽发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车用重型柴油机制造商。那时候,那些什么潍坊柴油机厂、芜湖柴油机厂、玉林柴油机厂,都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杭汽发人,通常连正眼都不会去看他们一眼。
杭汽发的走上衰败之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国家开始提倡进行所谓的强强整合。此时,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后,国内成立了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二汽和重汽,这给了济南汽车厂一个很好的机会,重汽逐渐被济汽把持,总部也落户济南。
国内重型汽车的生产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汽车厂首先步入衰败之境。其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当年的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在重大水利工地——黄河、长江等项目上,坚决不用国产车。而川汽的主要产品都是一些载重5~60吨的大家伙。
回头再说杭汽发。杭汽发一直被济南汽车厂觊觎,济汽在获得了重汽集团控制权后的一项决定杭汽发日后命运的决策,是让杭汽发兼并芜湖柴油机厂!
很多人不明白,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嘛。事实是,芜湖柴油机厂,原本就是一家小厂,当年济汽得不到杭汽发,就希望扶植芜湖厂,希冀其能够对抗杭汽发。其一个主要的手段就是,投入巨资,不合时宜地扩大芜湖厂的生产规模,反过来逐步减少从杭汽发的要货量,以此压制杭汽发的发展。
现在,杭汽发终于落入了济汽之手,但是济汽搞垮杭汽发之心不死。果然,由于芜湖厂在济汽“高水平”的折腾下,早已病入膏肓,加上济汽对杭汽发不断的作梗、干扰和火底抽薪,杭汽发尽管派出了得力干将,投入最好的产品和技术,虽然芜湖厂曾经短暂好转,但在济汽的及时干预下,仅是回光返照而已,于2002年终于破产倒闭,而杭汽发也就此开始其一蹶不振之路。
杭汽发再往后的日子,就如各位所知道的那样,一直到目前这样一副烂摊子。
东风杭汽是全国专用客车底盘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生产厂。近年来利用东风集团先进总成和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试制成功一大批国内技术领先、其前瞻性设计可与国际客车水平接轨的高档客车底盘,2004年有两个客车底盘荣获全国最高奖。公司各类底盘产品为全国近百家主要客车厂所采用配套,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产品还直接或通过全国主要客车厂出口到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出口贸易额近几年增长了30倍。
东风杭汽公司也是国内首家平头柴油车生产厂家,通过引进日本日产柴技术和设备,生产出广受欢迎的新一代柴油车,产品连续多车被国家评为一等品,历次国检均名列前茅。公司生产的各类改装车,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东风杭汽具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有1794台,其中5000T压机为世界级的先进设备,并拥有多条从日本、美国和俄罗斯引进的拼装、焊装和冲压生产线。同时,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170多个技术服务站,9个办事处和2个备件中心,为用户提供服务。
2009年6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杭州市政府、台湾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东风杭汽改革重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东风杭汽重组规划,东风汽车公司通过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的名义出资,从浙江中誉集团手中收购纳智捷(杭州)汽车有限公司20%的股份 ,2011月收购浙江中誉所持纳智捷(杭州)汽车有限公司另外30%的股份 ,东风杭汽将通过改制整体并入东风裕隆,在现有商用车业务的基础上导入乘用车生产。
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一种外貌很丑陋的,前脸上标有“钱塘江”字样的5吨系列的载重汽车,这就是如今的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地处杭州西北角余杭县勾庄的杭州汽车厂,当年,这种载重车只有杭州本地的企业才用它,因为在那个年代,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汽车已不那么紧俏了,一汽、东风的五吨载重卡车,基本跑遍了中国大地,谁还去眷顾名不见经传的钱塘江汽车呢,在这种情况下,杭汽在与二汽的扶持努力下,开发出了国内还少见的东风平头柴油车,与南京的东风6吨车共同俗称 “六平柴”为国内的载重车缺重少轻问题,在东风的六平柴、八平柴,没有面世之前,暂时填补了一下空缺。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东风公司的145、153、一汽的六平柴相继面世后,逐渐覆盖了载重卡车的市场后,这两个(南京东风)东风的后孪生子,一下陷入了危机之中,南京东风不久就倒下了,首先被春兰集团收购,其后就不见踪影了。而杭汽东风没有倒,与日产柴联合,成立了杭州东风日产柴。但是其市场的覆盖面,简直是太小了,原因是其产品的用户面太窄,面对的是一些高端用户。至此,在90年代火了一把后的东风杭汽也就这样半死不活地撑到现在,从来没有看到东风日产柴的高端卡车在市场上流行过。不过其另辟蹊径在客车专用底盘上又闯出了一片天地。
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国内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高中档客车和客车底盘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浙江省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重点扶持培育企业之一。
公司位于拥有秀丽西湖山水的杭城北端,目前占地面积3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28万平方米,总资产逾8.8亿元。辖有七个专业生产厂、一个技术中心,并拥有一个汽车研究所(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杭州研究所),配备有整车与底盘检测线及4000平方米的试车场。公司现有在职员工2400多人,其中工程类技术人员200余人。
东风杭汽以生产高中档客车和客车底盘为主,同时生产中、重型载货汽车和专用汽车系列。截至2008年底汽车年生产能力为3万辆,未来计划将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辆 。
在东风与日产的战略合作中,东风杭汽加快高档客车的能力建设,到2004年底,
已建成2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通过引进日本富士重工的技术和设备,当年投产了东风-风圣系列高档客车,其中风圣牌DHZ6120RC城市客车获得2004年全国客车大赛金奖。
另外在杭州还有一家在当年曾享誉全国的为汽车产业服务的杭州摩擦材料厂,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杭城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杭州杭城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48年,是一家已有65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品牌企业。现有公司资产2.6亿元,员工2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主要产品包括制造:汽车刹车片(盘片、鼓刹、蹄总成)。服务:摩擦材料制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于2010年搬迁至现生产场地。占地100亩,厂房面积32280.29㎡主要客户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汽车、一汽大众,比亚迪汽车、五菱汽车等。
主导产品为研发制造汽车用刹车片(盘片、鼓刹、蹄总成),现有适应各类车型的1000多个品种;批发、零售摩擦材料辅料,公司拥有国家二类研究所——杭州汽车摩擦材料研究所,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研发人员50多人,技术开发实力较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刹车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为客户提供摩擦材料制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当年,我在国有企业进行制动器的台架试验时,曾多次来到过在市区的这家研究所。
在杭州的萧山区,有盛名世界汽车业的,由农民企业家鲁冠球先生一手打造的万向集团,以及为这个产业衍生出来的一大批中小企业。
1977年那时的萧山制动器厂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农具修造厂,1979年 萧山汽车制动器厂成立,1992年 变更为浙江亚太制动元件制造有限公司,1994年 变更为浙江亚太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在黄伟中先生的带领下, 亚太股份的汽车制动系统为中国名牌产品。主要用户有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奔驰、奇瑞汽车、东风汽车、神龙富康、华晨金杯、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淮汽车等国内外各大知名整车企业,并自营出口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想想在1993年我到亚太机电时的场景,他们的车库里,只要国内有的轻型车、轿车、他们的车库里就有一辆,从这点看他们对汽车的市场掌握是多么用心,光为了一个制动系统,就将整车购进进行研究,说明他们的企业实力也是很强大的。作为国内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始终秉承“诚信、务实、开拓、合力”的企业精神,以“制造精品部件,服务名优主机”为经营理念,以“建百年老厂,创驰名品牌”为奋斗目标,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把产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创国际化一流企业,为弘扬民族精神,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杭州的其他机械产业,我不太了解,只是在平时路过杭州市时,在杭甬高速的尾端下沙枢纽段,看到过松下电器醒目的Panasonic的标志,想不到就是几万中国公民抢购马桶盖的生产基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