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标题: 德国模式不适合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搬运工    时间: 2015-5-25 15:50
标题: 德国模式不适合中国
德国的制造业起步与发展的时代与中国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截然不同。最近一些日子,网上经常流传着各种文章,透露着对德国的各种喜爱与崇敬,其中多是对德国制造的崇拜之情,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德国品质确为世界所公认,但是问题来了,是不是把品质做好就意味着可以带活整个行业?以及中国的制造业是否可以通过德国的模式创造出被世界认可的中国品质?

做生意开厂子,最重要无非两点,一是人二是钱。有人说技术也很重要,但技术还是在人手里。

德国制造业的基础是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学徒制,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学成后得到国家认可的学历(这一点十分重要),然后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同一件工艺,精益求精,再将自己的技术一代代薪火相传。德国工厂的车间里,处处可见五十多岁还在流水线上兢兢业业的工人,工地上随时可见六十多岁还在开挖掘机的师傅。这些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一门手艺中的一个环节,他们的经验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工匠精神吧。混过制造业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工程师脑子里的想法,到车间上每一个焊接点的工艺,到产品使用时的现场条件和环境变量,再到售后维修时每一个时间节点可能造成的种种差异,其中的各个环节千差万别,这些都需要一线人员的经验来完成技术上一点一滴的积累。

制造业的技术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中国的制造业尚处在起步不久的阶段,然而我们没有办法仿效德国的学徒制度。这种制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年轻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可以踏踏实实扎根手艺,无后顾之忧。以中国的现状显然没有类似德国的社保和福利体系,而社保和养老体系一旦不稳健的后果,底特律的下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典型的案例。这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可能指望产业界靠自身来解决,事实上,这一体系如今对于德国人也已经是一个负担。

中国的制造业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方面我们缺乏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的发展我们对于基层工人的需求又越来越小,同时我们又没有一个培训体系来弥补这中间的断层,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护工人职业生涯的可延续性。有人说没关系我们还有蓝翔,可是蓝翔尽管挖掘机技术好,也没办法让一个学生安心挖掘几十年啊。

我们缺技术工人,那么在工程师这个环节呢?很可惜我们处在一个资本和信息的生产力远远高于智力和劳动生产力的年代,早几年的金融业咨询业,以及这两年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业,都以其高收入吸引了大量顶尖人才,当然还有英美德加各个西方列强抢走了我们无数的优秀青年。相比之下制造业由于增长相对缓慢,尤其是本土的民营制造企业,待遇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自然就较弱,很明显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不在制造业。这个现象本身没有问题,个人追求高收入无可厚非,互联网时代中国好不容易有一个行业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受到资本的追捧也顺理成章,可是对于正处青年时期的中国制造业这确实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德国人是如何处理人才矛盾的?德国作为一个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国度,在人才制度上长期以来奉行「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原则,或者叫「不承认非科班制」,研究生不接受跨专业报读(我个人觉得这一点非常不好),求职时非本专业出身免谈(甚至非师范毕业都不许当老师),这样的门槛显然可以有效地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技术的可延续性,对于制造业来说,设立这种门槛的一个出发点也是因为制造业本身的从业门槛,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分工事无巨细,不信任外行完全可以理解,类似「一个外语系毕业生创造一个互联网帝国」这种事在德国人眼里是难以想象的。当整个社会都已经习惯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才体系时,金融业就不会去抢夺大量的优秀工科毕业生,工科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工程师,他们往往也会心安理得地在同一个岗位上一做几十年。当然这也和制造业在德国的社会地位,以及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收入并无差距有关。这样一套体系自然维护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传统,但同时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对跨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同时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早已不是只有「科班出身」这一条华山道。德国的这种人才培养的传统大大限制了人才流动的活跃程度,而全球化也意味着人才的全球化,比方说我身边就有很多优秀的德国青年选择去更加自由的美帝探索不同的事业和人生,对于德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失。

回过头来看看中国。我们没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才传统,跨专业跨领域求学和就业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习惯限制某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流向某个行业,例如前面提到的各专业顶尖人才都流入金融咨询业,如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流行的「不限专业」的准入原则与人才的自由发展也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比方说我们就诞生了「英语老师造手机」的神话嘛。另一方面,中国没有欧洲那样发达的文化出版传媒教育行业来吸收相关专业的人才,我们需要给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通过努力进入其他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机会。所以说,德国的萝卜坑人才系统多年来保证了对于「德国制造」的稳定的人才供应,但并不适应中国当下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及社会现状,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并不能套用德国的模式来满足自己的人才需求,其实不光是中国,美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被新兴行业抢夺尖端人才的挑战,只不过中国制造在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积累的阶段就要面对与各种高大上行业争夺人才的局面,相对而言困难和挑战都更加巨大。

前面提到,德国的毕业生愿意加入制造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制造业的收入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并无差距,而中国的制造企业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追上与新兴行业的这种薪资待遇上的差距(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那么这时候就该谈到钱的问题了。

为什么德国的制造业与新兴行业收入差距不大呢?德国人是一个把安全感看做比天还大的民族,他们是全世界最爱储蓄的发达国家,在定期存款年利率不足0.5%的情况下依然最愿意把钱放在银行,并且热衷于购买各种保险,图的就是个安全。同样的,德国的金融体系相对保守稳健,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目标,加上严厉的政府监管和投资保护政策,德国对于新兴产业的投融资行为远没有中美两国那样风风火火。

虽然德国跻身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列,但是在资金筹措和技术企业投资方面,即便在欧洲范围内,德国也仅达到中等水平而已。

由于新兴行业本身没有疯狂的资金流动,从业人员的收入相比传统行业没有太大优势也可以理解了。我在这里不进行具体的收入比较,重要的是谈一下这种金融市场风格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在德国,金融业确实服务于制造业,然而即使是「服务」制造业,德国的金融机构对于企业一向奉行五五开的融资标准,简单滴说就是借你一万,你就必须自己先至少投一万,如果借你的一万后来还不上,就把你自投的那一万收走。不难看出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机构的风险得以最小化,而投资风险则主要压在了企业的身上。德国制造业的基石是占企业总数98%的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而德国保守的金融风格则深刻地渗透到这些企业内部,中小企业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乐意承担风险,因此不热衷于投资扩张,也不用担心被外来资本吞并,他们得以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这其中很多企业只服务于方圆100公里,也有很多企业几百年来只为一家客户供货。这种保守的风格也使得他们对于产业界的新动态和潮流反应较慢,他们最大的乐趣是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在细分领域中做到最好。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这种「闭门造产品」的成长土壤,他们从诞生伊始就深陷全球化的大潮,面临着来自各个工业强国的市场竞争以及资本侵略。来自全球的野心家和资本家们在这块土地上角逐,也正是这资本市场的活跃缔造了如今中国科技企业的如火如荼。那么中国的制造企业就必须在这种环境下谋生存,他们迫切需要做大做强,只有做大做强才能不被踩死不被吃掉。所以他们用低价打开市场,迅速积累资本,专注于销售,拼命扩张的战略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实际上,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不爱投资的德国企业正在面临着来自全球的资本侵袭,其中很重要的一股力量是来自中国,而受冲击较大的则是那些中小企业。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有钱就是爷的年代。

我们都知道欧洲的经济近几年在走下坡路,德国制造业也难免受到波及,可见除了品质之外,沉迷制造业的德国或许也应该想想其他的对策,也许除了「闭门造产品」之外,他们还需要一位带领他们「闷声发大财」的领路人吧……

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当然有许多值得中国制造业学习的地方,主要就在于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吧。然而德国传统制造业成功的模式中可以拿来给中国企业借鉴的其实并不多,我们还是必须要在新形势下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例如现如今很多企业采用的先布局再提升产品的策略就是一条实践证明的可行之路,但是希望他们不要忘了提升产品。


作者: 倚竹凌霄    时间: 2015-5-25 17:13
如果照抄德国模式肯定是不行的,还得结合本国的国情。
作者: 老鹰    时间: 2015-5-25 18:58
向楼主致歉,开始看转帖一篇传统媒体的文章,而且必威体育网址也转帖过,有些夸大其词。结果这一篇我没怎么看就回复,有些不负责任。在我之前有个社友估计也没看就回复(那么长文只在贴出后2分钟就回复,显然没怎么看),导致后来大家跟帖都有些不着边际。

我要说,其实这是一篇好文,至少是有根有据地在分析问题,涉及到的问题都很重要。作者没有得出结论,只是提出问题。请大家探讨。

只是骂中国制造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是很容易的,不值得赞扬。关键是分析具体问题,帮助大家做建设性的思考,以便扩展和提升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作者: 黄海是我    时间: 2015-5-25 19:34
楼主说了半天就是标题,那没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但那是人家探索的道路,我们现在有探索吗。没有 ,抄抄抄。天朝当下只需要一招,建立循环的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待遇环境。这才是正道。
作者: 极速尖兵    时间: 2015-5-25 19:45
中国人走的路必定是不一样的。将来也许会出现中国企业家大批兼并收购德国制造业企业的疯狂浪潮。
作者: negtive    时间: 2015-5-25 20:59
楼主,那三十年战争和新教改革前后,德国人是突然一下子就有了学徒制度?

我觉得分析别人的结构,把一些我们的问题对比别人的优势然后得出一个我们不合适某种路线的结论,是不客观的。谁都是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优势,慢慢完善。而不是什么都配齐了,才去干活。
作者: 冷水黄金    时间: 2015-5-25 22:17
完全没谈到点子上。
中国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但就是搞不出东西来,为什么?
因为那个钱不是那个人的
作者: likeitdoit    时间: 2015-5-25 23:58
楼主提的问题很好,不同的文化、制度、历史客观存在,任何的照搬不现实,但汲取其优点,为我所用,应该是可行的,关键是如何结合。
作者: 常大爷    时间: 2015-5-26 08:05
其实,我们偏爱和崇拜某种东西,重点并不是说我们就要照搬某种东西,而是我们缺这种东西,我们偏爱德国,不是说德国模式有多么好,而是德国以质量文明,而现阶段,我们欠缺的,恰恰是质量。这就和现在我们很偏爱西方社会一样,因为我们的社会现在还很残缺,不管人家的模式怎么样,关键人家是怎么在二战的一堆烂摊子上做好的,我觉得这种精神才是我们要学的。
作者: hacjg0807    时间: 2015-5-26 08:05
分析问题,不吐槽,好
作者: 一重科技    时间: 2015-5-26 08:41
要引起,然后改进,改成适合中国的模式!!
作者: W节奏    时间: 2015-5-26 09:54
投机取巧是国人的民族特色
作者: wangdong    时间: 2015-5-26 11:19
山寨也包括模式,照抄德国模式不就又是个山寨。
作者: STero    时间: 2015-5-26 11:23
天朝近年来的高速发展造就了表面的繁荣,也造就了人们浮躁的思想,大家都在想怎么去一夜暴富,没几个人能够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去搞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是制造业的基础,要走的路还很长呀!
作者: zhw101315    时间: 2015-5-26 11:26
客观分析了问题,我也是刚刚从一个私企离职,在技术部干了短时间,首先就是技术生产分离严重,甚至很多人叫技术四流部门,生产五流部门,一流二流三流的自然是销售、财务、行政了,技术基本不去车间,出了问题才去,人员流动大,没有像楼主口中德国那样精益求精的态度
作者: 昆虫1982    时间: 2015-5-26 13:07
学习了。
作者: 连10095    时间: 2015-5-26 13:23
德国特色是质量,中国特色是把什么都结合国情……
作者: huhaofei    时间: 2015-5-26 14:22
我觉得不是说没有好的制度的问题,而是再好的制度没有执行,或者不想执行,反正就是没执行就是了,它就是废的。再好的东西,对你没有用,对你来说,这东西就和垃圾没有区别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时间: 2015-5-26 20:28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作者: 打铁的    时间: 2015-5-26 22:41
楼主对德国制造了解很深。中国的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怎么赚钱怎么来,过去几年搞房地产,现在都在炒股,这些都炒到没得炒了,再过10年,也就是2025年估计才轮到制造业取得一点关注了吧。
作者: 云海思道    时间: 2015-5-26 23:27
现今的中国就一整个投机市场,人海战术演变为人海沉浮,重建秩序。
作者: kaixinmaliu1    时间: 2015-5-27 12:49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5-5-25 22:17
完全没谈到点子上。
中国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但就是搞不出东西来,为什么?

那个钱要是那个人的
那个人就不再是那个人

作者: nieting1203    时间: 2015-5-27 14:33
我们偏爱和崇拜某种东西,其实正是我们缺少这种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对我们十分有用,说我们崇拜德国的是产品,不如说我们崇拜的是品质,崇拜的是德国人做事认真的态度,这正是中国制造业所欠缺的,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而不是说直接拿人家的模式照抄下来,这是不合适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国情、民情、行业内情都不一样,若果完全照抄过来,说不好听点,那是找死。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作者: 开鑫磁力    时间: 2015-5-27 16:17
分析的好,如何洋为中用呢? 这是重点,难点.
作者: 老鱼@云工厂    时间: 2015-5-27 17:57
说的很好,每个经济体都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企业怎么样,是市场形态决定的。
作者: 随意飞翔    时间: 2015-5-27 18:12
好文章,作者分析得很到位
作者: 中国龙1222    时间: 2015-5-27 19:07
见解独到,,佩服佩服
作者: 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间: 2015-5-28 19:56
分析的很好!
作者: 连10095    时间: 2015-5-28 20:02
连10095 发表于 2015-5-26 13:23
德国特色是质量,中国特色是把什么都结合国情……

哈哈~

作者: initiate    时间: 2015-5-29 21:35
基本认同楼主观点,因为认真读了两遍,有几个细节谈一下:
1."中国的制造业尚处在起步不久的阶段",实际上是早过了跑步的年纪却还在学怎么站稳.
2."不承认非科班"也有很多优点,就像做压力容器要有个资质一样.我们承认非科班,所以学管理的学物理的甚至学中医的都可以进到工厂的设计室里画图,成为工程师.所以现在的工程师才这么廉价.所以当一个行业不景气了,就有一大拨家伙涌进来,坐到你身边画图,拿差不多的薪水.呵呵.所以说,某种程度上讲,没有门槛甚至没有门,才是对一个行业的保护.技术行业需要这样的保护才能延续和强壮起来.这是个人观点.
3.我们的工业没有起来,从末一侧面来看,跟我们的性格基因和传统文化有一定关联.我们向来信奉中立中庸无为而治,但对于工业,这是毒药.工业就讲不是Y 就是N,没有差不多、凑合。
4.如主楼最后一段所言,没有任何模式是可以完全移植照搬照抄的.就像当年学习丝米达的新农村运动一样,大部分经验值得借鉴,但移植就不行.工业的发展,需要好的社会经济氛围.而我们的经济氛围最大的困难在于信用体系没有成熟,法律被漠视.楼主说缺乏土壤,我想就是源于人们的深层意识里没有信用和法制的理念.没有这些,就没法生长出来强大的工业丛林.
作者: 一杯热茶足以    时间: 2015-6-1 17:59
德国当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应当取其精华,




欢迎光临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www.szfc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