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250 | 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械设计知识点(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3 15: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 G7 _$ b5 j0 H' q+ j) i6 w
1.
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 - b7 w- K b4 E9 N: d5 G2 V
2.
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
8 n3 k5 X; ?1 I* P( f1 H3.
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
& l& a; k! E- C4 k4 R4.
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
3 N# p; T3 z4 A. f9 }. |9 @: }5.
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
D" J) K! M3 E- Q6.
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
# i! U' }$ r, [" G; I3 [ I6 d4 x. _7.
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 6 L3 d$ [6 B$ I" `+ K
8.
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 ;
0 T1 o3 n1 z, g9.
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
) F' o" i' d0 c( l10.
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
; W7 V' C& }. D( `- y11.
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
" o7 J' ~+ b( T" v# {: J; b* {* {12.
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 ' ?9 L6 N x# I7 G4 t$ T! G
13.
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
0 w- I$ X3 M6 Y a4 s f. [14.
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 6 d% N9 w( K4 j* f9 f
15.
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 ! t n' Q- _% z8 Q8 t$ j0 b% o
16.
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 ! K+ c6 a. L4 z" r3 O* l
17.
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
5 `1 w3 V4 `7 O8 z6 ]2 M* n) B& D18.
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 ' a1 C; \7 \2 H
19.
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
& f' A9 w6 s! o# y20.
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 c' v4 d, L* J a5 P. A6 r
21.
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 ; f% b; I9 M# z6 J
二、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3 z+ b" L. E8 y6 {1.
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 2 f# V$ Z, B5 v Q* p/ R* t
2.
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
) ^+ I9 ~+ o8 a* `1 f3.
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 + ]' _ `, z# M/ ^. W4 b+ L
4.
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
1 Q4 ^- o' [- B& L0 Q5.
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 3 e T# _# H% K4 g/ L; H) k; v
6.
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
) W- i3 ~; q6 Y c7.
润滑油箱不能太小
4 ^; W# K9 @. s1 N1 I# K5 {+ w8.
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
8 r0 I/ x( r% w9.
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
6 M7 y; K5 k, J" d* Y7 `4 E A1 s10.
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 7 l2 X9 [# z6 ^$ s
11.
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 * j# w: S+ ]* o" `, l5 y& j
12.
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 9 e! w9 y) [8 X- X- f+ ~
13.
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 . ]% K3 v/ F" e \5 m' r/ u1 ]
14.
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
/ x! l& Z$ A _( [: K15.
避免形成阶梯磨损 : _& U L2 ^4 i
16.
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 . H+ J. n" b) V
17.
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
7 ^+ A( W+ S/ Q3 `18.
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
O( l7 m8 x9 c3 |
三、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 " `" w1 K# ^4 |% v0 ?& a B
1.
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
7 B( t! p0 r$ E r3 h5 o2 Y" e2.
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 - Q% E3 P/ Z- I. r& K4 y6 A3 n
3.
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
+ |' Q) T9 T! K5 g; s q4.
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
) E4 f5 f. i) u5.
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
" ^; X& z' @6 _! R; d4 A! J6.
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
8 c4 Q9 F1 e$ d) _$ Y7.
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 7 c) T/ n2 Y$ g( h* c" ]3 y
8.
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
: u* z" w2 ?! E9 m5 h5 F" E9.
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
' v# B( ~% z; p- y, R* |10.
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
6 X2 w% |: P3 S, j/ m0 ~3 z, N; j11.
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 / v: _2 {6 @5 |: N$ }3 b5 C& S
12.
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 0 P2 g' ^2 \4 v4 [8 y$ s
13.
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 ; x. \9 R" [$ i+ b( ~* r
四、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 # E3 x6 a3 X2 k! q
1.
合理选定操作姿势
: Y8 |* S" p+ u6 }2.
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 2 U6 u( @7 E2 R6 M S2 i) P& D
3.
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 ; _2 E4 v; ]8 W: s+ s0 @
4.
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
; r; t. J( l$ l+ n9 Y2 T1 q; d# Q5.
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 0 q9 }* @& {$ R3 j7 A) t4 ?
6.
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
- M* {% Z1 r9 [- x7 R @. X1 j7.
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
& w6 |# c7 n" F8.
按键应便于操作
) ?! O* _0 U+ w( {# r# c( Y( Y9.
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 : g0 b3 f9 j" {
10.
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
7 O n/ j; H9 x/ U9 a2 J7 }11.
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
+ u t! s) e$ t# A) `9 }( F( z12.
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
. F4 {; p( M3 {' @! ^ I( t9 K/ o13.
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
! `# q; d: p$ z6 f1 P# v6 C14.
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
% D7 e2 W' ?7 A& z; Y
五、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
2 {9 v2 L; c! Y2 P1.
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 - L3 C: B; j, l5 ]: c4 Y7 n
2.
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 ' K1 H7 T0 |5 N, [6 M$ n, n5 r Q
3.
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 - H$ e& p' w' u
4.
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 # ^* z7 a6 e' {4 Z
5.
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
5 _- H8 i7 y5 V7 W: s! h4 F0 g6.
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
# v9 D& a3 j! [! c" H0 Z |4 j7.
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
0 K p% M9 \3 d; ]8.
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 & l+ }) s# h# a- a2 B
9.
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
+ {4 \) c9 O, P D3 l4 T2 q/ S10.
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 . Z' R9 z1 l) G3 `6 {' h
11.
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
8 ]/ H2 r9 k3 Z& ?- y' e12.
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
/ m4 k1 f" g& o+ x2 `13.
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
0 h- M$ G. t- g. t1 R) R14.
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 5 R3 t# M ?( M) d/ Y
15.
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 4 K- p( J N/ u% f# w1 W
16.
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
+ O& q* z' c$ @# g5 g17.
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
$ m1 b2 O0 X7 q8 X9 m: w1 {18.
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 4 t0 K4 ~: d7 |, k D
19.
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 2 C0 z& L r. S2 j( G" a+ _+ k ^) N
20.
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
* O. Y. Q9 U- n. J% i21.
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
5 h' `3 X# k3 c$ C22.
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 # `$ p2 Z' n1 E# D$ |5 x
六、铸造结构设计 " a- W: `" o) H7 ], A3 u6 @0 J
1.
分型面力求简单
8 X) r/ s5 o* r( I. O [2.
铸件表面避免内凹 - ?$ M0 ~6 C2 m! Y
3.
表面凸台尽量集中 0 {/ _1 l0 S7 T6 ~4 V% n5 b
4.
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 1 _5 S9 T4 C' y- @2 h$ ]
5.
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 - t* n1 L8 j4 j- R
6.
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
' A- ^4 E& V$ V3 B% P7.
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
, m4 b2 f" R; ~( @8.
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4 O4 h( y: Z4 x" L7 q9.
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
4 z! g7 x; v( D6 ^) x10.
分型面要尽量少
9 c) I- s2 E3 n* c! v9 x11.
铸件壁厚力求均匀 5 E( F2 R( B! K6 f D r' `
12.
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
; F* P; `7 ~3 o$ }5 t2 G& M13.
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 " w; @" ^5 d* k6 m+ E$ @
14.
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
2 _& A( @8 ?& _$ R# U15.
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 " i" L# ?% q9 ]: h4 B& x
16.
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
% X* ~8 a8 a3 f) q4 I" }17.
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
( O" A# m: w( n! t9 q7 p& w9 ]8 W18.
不用或少用型芯撑
: ~# n7 N# I# Y: y8 S* Z& [19.
尽量不用型芯 ' Z0 u, b+ k- E) q8 S
20.
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 - [' B% t" x, t1 B9 `! o
21.
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 , e" L r$ M# W! y
22.
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
! \# c7 `: X3 i `7 h23.
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 : Q2 p6 w9 j( o1 W% h, x
24.
合理布置加强肋
$ u1 N- r0 H" l* T1 l1 I25.
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
. c7 U. n% |# {26.
注意肋的受力
4 [7 e! v! e" | L' X27.
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
' o) `$ H- h: {. V( \+ `28.
去掉不必要的圆角
9 E0 h0 ?: b! \& C29.
化大为小,化繁为简
: B: ` O+ @2 R9 ^; b; a% {; x4 J* s30.
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
! S f+ y' l& W4 c
七、锻造和冲压件结构设计
2 X( }5 ]# Y1 V N* _- w1.
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 W, _ F) ~5 Z2 W
2.
相贯形体力求简化 / B0 o- i6 Y+ J( s+ l" a
3.
避免用肋板 % i" Q( v' g7 R) T6 L: q. @* H
4.
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
+ F0 j) p( b/ n3 M, u& K% ~6 H5.
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 8 m1 u% ^! Z, w! {9 z
6.
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
9 d: q- d3 a, u) O, w7.
模锻件形状应对称
1 |# T7 U9 P* k# O9 [( Q# T8.
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 / i9 [; m/ d! t+ G8 p5 X& M) d9 z
9.
模锻件应适于脱模 % w4 n/ V6 g8 Y" J3 n
10.
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 % k. I% \2 j* g: Z+ g5 h' y
11.
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 - i2 {* s# B* i
12.
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 5 f: I8 ^( T2 X! `8 w
13.
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
5 o) G1 ~5 Q* q* `6 ^, u. \14.
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
! J2 r" \4 g. o4 T! q5 L15.
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 2 i* v: n. |! Z5 `$ w6 X
16.
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
' j1 g7 F5 g2 ?3 c1 M" F* Y$ `17.
注意设计斜度 0 L2 ?0 i, m- ^4 r
18.
防止孔变形
6 l# q: r1 A- w0 ?% X( X! e0 p2 L19.
简化展开图 1 t% @8 Q5 @0 v! O
20.
注意支撑不应太薄
' ~ V8 A" g6 o* i6 B% ? V" u8 h21.
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 " P% v! V4 O; X& J# }: K3 }
22.
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 1 q; o6 a! s6 c! k- H. Z/ t1 t* l: Q
23.
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 2 H" N6 A6 L/ V# |6 D- u3 m
24.
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
7 i% f3 e2 N# b25.
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
; }$ X, a e- _- L1 m26.
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 ( ]0 w+ d( t9 C& H h. g
27.
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
4 \% V( k# T& I
八、焊接零件毛坯的结构
& [& e5 a9 @8 i. o) ~" h8 u$ I" n1.
合理设计外形
7 `# z" A4 T/ b [4 o( R2.
减少边角料 ! n, u7 n5 R/ o |6 r" h l6 U: O
3.
采用套料剪裁 0 q( @ M- N: ~/ o" N
4.
断面转折处不应布置焊缝 ( m. e; j. [6 Z/ ^# t p9 k
5.
焊件不能不顾自己特点,简单模仿铸件
4 X$ w# C' C$ P6.
截面形状应有利于减少变形和应力集中
9 t: B7 \# ~9 G+ e3 I. k0 S7.
正确选择焊缝位置
+ p w3 I& I9 N5 V) F# b4 m/ E. y7 U! }8.
不要让焊接影响区相距太近 4 l! b- O1 t5 j2 P- R: r
9.
注意焊缝受力 % |6 I2 f1 U* p' [" ~4 J
10.
焊缝的加强肋布置要合理 4 ^& s2 r, {8 r7 h0 y$ e
11.
减小焊缝的受力
' F2 h6 L B' K12.
减小热变形 ! u& l: C% b' J; `- q. ~: f
13.
合理利用型材,简化焊接工艺
1 y0 k/ ]! w2 D4 r* ]5 G8 A14.
焊缝应避开加工表面
' f/ [! B0 ]% `" W9 p15.
考虑气体扩散
" E3 l" L: R( ?0 S# ?16.
可以用冲压件代替加工件
! u) {$ h9 K3 \: h3 c- c17.
采用板料弯曲件以减少焊缝 1 ^) l* v/ _1 i0 q
九、机械加工件结构设计
" k$ t( c1 w: U" U) a- S1.
注意减小毛坯尺寸 / L2 Q# J$ U5 W& `
2.
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不应平齐
- r1 l% N6 E! f9 q. x0 [3.
减小加工面的长度 : N4 N6 I, Z5 |# L f
4.
不同加工精度表面要分开 # v! V6 e& R, Y8 ^: p* j
5.
将形状复杂的零件改为组合件以便于加工 , P8 d# n' t+ K6 p% o M
6.
避免不必要的精度要求
8 n7 \5 n" H. T4 f- \ C! w+ O7.
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
. ?! W) |9 z" l8.
避免加工封闭式空间 ) ? J; e/ S: Q: m P. P- `/ n
9.
避免刀具不能接近工件 % {. U; `! u7 I3 W
10.
不能采用与刀具形状不适合的零件结构形状
3 Q% K1 F6 |2 }2 n5 a" S( u9 W11.
要考虑到铸造误差的影响
: |( @/ O/ u( t12.
避免多个零件组合加工
6 {9 I+ q* R6 e9 v" D+ h* s$ j& ?' e13.
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表面上 : D5 C2 T( X5 M) Z" J4 ^9 L/ _
14.
避免复杂形状零件倒角
4 V3 A- ?- s; `0 A3 }) H& D' o15.
必须避免非圆形零件的止口配合
, U$ B- y5 u3 ]16.
避免不必要的补充加工
- \3 f. T' R% v m# P X17.
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
: K0 g9 X# e% |" V9 i$ g& s18.
避免无测量基面的零件结构 2 S( D! Z7 T3 F7 G" `% V
19.
避免加工中的冲击和振动
* {& C# S z/ O3 c% Y1 O9 m20.
避免在斜面上钻孔 1 m) ?& B W2 W& D* ^5 @9 `
21.
通孔的底部不要产生局部未钻通 , ^9 I" z# ^7 `. g4 K
22.
减少加工同一零件所用刀具数 - B5 K1 J, }5 z2 a& {) ?7 w
23.
避免加工中的多次固定 ' y$ P6 i7 [9 @, S6 ^0 S
24.
注意使零件有一次加工多个零件的可能性
1 d( v- b! U6 {. v9 \( h
十、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件结构设计
6 |9 [6 N( c$ h3 N% J$ D0 y O1.
避免零件各部分壁厚悬殊
8 B( x! O. G; Q$ z2.
要求高硬度的零件(整体淬火处理)尺寸不能太大 , u! I, N8 ?: Q% E, L" v% M
3.
应避免尖角和突然的尺寸改变 ) j; O# m; H- k0 F/ t
4.
避免采用不对称的结构 6 N) d1 z6 g; ^% \' ~8 n. P4 w( [
5.
避免开口形零件淬火
8 _- W8 ?& U" k( U( ^6.
避免淬火零件结构太复杂
8 a6 g- p! \$ E; L" ?7.
避免零件刚度过低,产生淬火变形
+ C f8 m+ U7 Z8 E4 c8.
采用局部淬火以减少变形 9 [& U$ t% @ @( j1 b
9.
避免孔距零件边缘太近 % {4 _( A' n4 k8 e
10.
高频淬火齿轮块两齿轮间应有一定距离 # c( G/ K& U& V/ Z8 q- h
11.
电镀钢零件表面不可太粗糙
7 v( M3 u/ _, X: _) f7 D0 s12.
电镀的相互配合零件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镀层厚度 9 {, o+ P5 P: e) i
13.
注意电镀零件反光不适于某些工作条件
3 [: M) I) y% F
十一、考虑装配和维修的机械结构设计
4 H8 A3 z# n* Z; K% q' u1.
拆卸一个零件时避免必须拆下其他零件 7 M1 O) |; c( m0 j, I; w& c
2.
避免同时装入两个配合面
, e! a5 M- q5 C. l+ a3.
要为拆装零件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 k, f( B5 E5 I% M9 L" ?
4.
避免因错误安装而不能正常工作
% Y' z, W% Q8 ?7 ]1 q2 ?1 W( v5.
采用特殊结构避免错误安装 + Z+ I) L9 d6 P/ v: }
6.
采用对称结构简化装配工艺
b( e1 T4 G, {; m. E( w) ~5 I7.
柔性套安装时要有引导部分 * I7 [% h# O7 S' K L2 m5 ^* C5 ?
8.
难以看到的相配零件,要有引导部分 $ k4 o4 {9 V/ e* e5 F3 b, A
9.
为了便于用机械手安装,采用卡扣或内部锁定结构 7 o& \) `' d' n% G
10.
紧固件头部应具有平滑直边,以便拾取
& v5 P: q4 t' i" p11.
零件安装部位应该有必要的倒角 4 M" |* Z( @- y1 v h
12.
自动上料机构供料的零件,应避免缠绕搭接
; E; W% N5 B+ F9 l, O13.
简化装配运动方式 ' e+ _5 e# f! X/ Q
14.
对一个机械应合理划分部件
8 V$ z; O: Y0 |9 G& B7 J7 h15.
尽量减少现场装配工作量
$ W _: o* u+ D7 b6 b5 f, l16.
尽量采用标准件
4 ~0 i& C- ]# F* p17.
零件在损坏后应易于拆下回收材料
5 s# X" a$ U$ A

& Z0 |) ^7 g5 A" K7 }, z1 p

! u. h" a9 B/ z

评分

参与人数2 威望+31 收起理由
老鹰 + 30
桂花暗香 + 1 文瑞狗的,桑克斯!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5-13 15:40: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3#
发表于 2015-5-13 16:09:20 | 只看该作者
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1 c5 J+ l J7 t; V* I

H) A# P9 y( c2 l% `# S9 y这也要看过滤器具体的精度,一般应该不会吧?下面是百度百科一段话:
8 k: p3 U: {. k) Q( @
$ u: ?! }# g0 j+ h: e“例如有些机械生产厂家,或工程机械用户没有用于添加液压油的无尘车间,即使花了大价钱购买了NAS 5级别的产品,在打开产品的瞬间,高清洁型NAS 5 液压油就变成了NAS 8的等级了,而且液压油NAS等级高意味着过滤次数多,过滤过程中就会把昂贵的添加剂成分过滤掉,因此从专业的角度来讲,NAS等级不必过于追求。”

点评

+1 有心 发表于 2015-5-16 21:49
4#
发表于 2015-5-13 16:27:1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研究一下
5#
发表于 2015-5-13 16:31:1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细细品味,多谢分享
6#
发表于 2015-5-13 16:34:22 | 只看该作者
句句精辟
7#
发表于 2015-5-13 17:55:3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东西其实网上都能找到,但对于没有丰富实际实践经验的新手来说我感觉是很难辩证的看待的,不知道楼主水平几何,更多的是希望楼主能对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能有个点评或者说讲解、解释(即为何如此,不如此会怎样),当然,这个工作量比较大,我也只是建议,如有不对,见谅!
8#
发表于 2015-5-13 18:00:06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可以看机械设计手册。来点实际的
9#
发表于 2015-5-13 18:52:5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错的
10#
发表于 2015-5-13 19:49:3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确实蛮好的,收藏下。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4-7-14 20:48, Processed in 0.0606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