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3503|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注塑模具设计,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8 15: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朋友在给我的帖子里提出如下的问题,回复如下:
  D( N- ~. M* T" s' y2 m" V# `) c% u) H$ A4 y
1.螺纹可以注塑出来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9 G0 k- |$ e$ M% I% b3 j- H0 e( W2 }) w/ }, A% g9 I
螺纹是可以采用注射的方法加工成型的。在塑料界早已大量的采用塑料螺纹。不仅在日用品,在工业上也大量的采用塑料螺纹。! B1 `/ @( ]4 n$ P
要注意的是塑料螺纹的设计一般比同类的金属螺纹的精度要低一到二个等级。这是因为塑料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塑料螺纹。含有螺纹的塑料制品(特别是内螺纹)在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特殊的脱螺纹装置,以保证在注射过程中的顺利脱模。8 M: f% c( a  W& ~. W9 Y4 |8 W
3 ?5 b4 Y3 c% f! e0 e( W1 R8 p
这些脱螺纹的设计主要有:利用开模动作产生的动力利用齿轮传动原理脱模,也有用电机或者液压装置驱动,再利用齿轮系统进行脱螺纹的过程。这方面米思米应该有标准件提供。螺纹较浅的制品通常会采用推板或者推管强脱的方式脱模。前提是螺纹的高度与塑料制品的产品直径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外螺纹在通常的情况下会采用哈弗(half)脱模。要指出的是一般的塑料螺纹都是梯形螺纹,这是与金属螺纹不同的地方。因为,尖角的设计对塑料制品而言是很忌讳的。
' Q+ n% E! L  i, W+ ?8 _) ~2 d: ^8 w8 ?$ }2 q! @- f
2.注塑模做出来的产品尺寸有偏差时,此时修模注意哪些方面;+ |; }  u$ s; N; R. R

- P1 c. u/ H) ?) x7 I7 i) E& V注射模具一般来说,在首次试模都会有尺寸必须进行修正。这是因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所使用的塑料收缩率普遍都会采用平均收缩率。但是,塑料在注射成型的时候,由于很多原因如工艺的因素,模具流道系统的因素,塑料原料本身的因素还有产品本身的原因,其实际收缩率与设计收缩率是有不同的。所以,通常在设计模具成型系统(型腔与型芯)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要考虑到试模后模具修复的可行性。最常规的做法是把产品的壁厚设计的稍微薄一点。具体的说,让型腔稍微的公差取下偏差,而型芯的公差取上偏差。这样,即使要做修正,也可以避免烧焊这样很忌讳的事情出现。用我们模具行内的行话说:修正模具尺寸一定要避免烧焊,在修正的过程中只可加胶(增加壁厚),不可减胶(避免烧焊)另外一些很重要的尺寸尽可能的采用嵌件设计,这是因为嵌件的可以重新设计或者加工而不会因为部分的尺寸改正而影响模具的整体质量。
4 w0 T* Z) ~9 p* ^; S6 o, k3 {: \  u' `
3.注塑模有弹簧脱模,哈夫脱模、螺纹脱模还有齿轮齿条脱模,能说说它们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吗?
& s; g; i+ D3 t" i  P: I
: h: y7 p3 L+ w+ n; j模具的顶出系统或者说脱模系统比较多。一般的模具书都有常规的介绍。
6 ]' T; W6 e' L( Y" [2 A  N0 L9 Z4 d  S: d6 r6 ]7 C( V
因为太多了,简单的说,弹簧脱模只能作为顶出系统的辅助脱模使用。独立的使用弹簧脱模,由于弹簧本身的弹性失效,很容易导致生产过程出现大问题。而且省不了多少钱。希望各位切记!!!顺便提及的是,有一些短抽芯距的滑块也会有直接使用弹簧做动力抽芯。一定要在使用一定的生产周期后定期检查并更换弹簧,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弹簧失效,滑块卡死而导致模具顺坏。这样的事例在实际生产中累见不鲜!" @; N1 a* N5 P: X6 E
$ w; r. s4 m# O5 n
各类的脱模结构谈不上什么优点或者缺点。只能说相对客户的要求或者产品的要求,哪样的结构更合适一点。
: S% S" ~% K! w- E- q0 B# P6 W+ o7 \/ r
还是我经常说的:设计过程一定要永远记住:工艺性,技术性,经济性的合理平衡!你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客户要求,符合产品特性的模具!
  |9 a. D# O( k% {$ z
9 p2 I8 B( z3 `9 t8 q一定要牢记:作为模具设计的工程师,什么样的结构好不好?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L# Y/ |0 i4 C: ?/ N3 |$ v
9 t: ~6 U. X  U3 t
4.注塑模注塑出来的产品表面有渣滓,这说明注塑工艺哪道环节出现了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 v' }9 [1 p2 Z( b
5 O( a# ?& Q, ~- g0 A6 [注射模具出来的产品表面有渣渣,一般来说是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有问题。应该与注射工艺关系不大!7 |: A" p: N% v( n4 [' }$ {

  r& u; c& S& Q- L模具的流道系统对模具而言至关紧要!请查看本人的有关帖子。4 u" Z2 e: }! y7 A7 H9 h
/ M' d3 D- }' A' F# K9 p2 e8 C
如何改进,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产品与模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 f' L' ~1 V6 n, n$ A

4 w2 V0 F3 N3 q您如果有实际的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本人。
! V) b, ?' O3 ~9 F
( G/ R$ U2 r1 W9 E4 R$ F  H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废话,不知道是否能够满足各位的要求!9 q3 u* \5 M$ Q4 A0 m

0 P* W0 Y6 \* j, ^$ T" V模具板块或者说机械必威体育网址是我感觉很好的平台。3 o- d" D& ]* w! y  L# _
& A8 C& n7 u0 v3 q
这样的平台是需要所有的社友与模具同仁共同的努力与无私的奉献相关联的。- Z$ F* c. X# y( U8 \

; I3 [% k6 E4 w) `$ v  ]6 @本人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这样的平台把自己打的一点职业生涯中的感悟与教训展现给大家。如果能够对各位有所启发或者帮助,本人不胜荣幸之至!( E) B4 H1 @; K; m

1 e( _- B( W; ?+ O3 v- ~+ s8 j; v, A+ V6 f7 l; }/ w
8 N8 S- N# B' ^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9 收起 理由
子云绳业 + 1
hqy718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笨手笨脚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jason104 + 1
逍遥处士 + 1
独自莫凭栏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orc_roll + 1
ruoying_2233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zyk566515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2015-4-18 15:3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举报

3#
发表于 2015-4-18 16:16:19 | 只看该作者
做过半年塑料模具,前辈点拔非常好,顶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举报

4#
发表于 2015-4-18 19:06:22 | 只看该作者
dazan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5#
发表于 2015-4-18 19:23:02 | 只看该作者
向大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6#
发表于 2015-4-18 20:31:37 | 只看该作者
“型腔稍微的公差取下偏差,而型芯的公差取上偏差。”
' R& `/ n$ i9 o$ j前辈,这个经验实际加工中似乎设计人员管控不到,加工中只能依赖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丰富程度。

点评

那倒不一定!一般公司在设计的时候,成型尺寸都不会标注公差的。直接标注尺寸到丝米级,以此表示加工的精度等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般根据实际尺寸的重要性以及配合的关系,决定以修正型腔或者型芯为主。  发表于 2015-4-18 2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
发表于 2015-4-18 21:24:54 | 只看该作者
五六八八 发表于 2015-4-18 20:31
5 C- D, x0 V2 v& m7 r2 ^; o“型腔稍微的公差取下偏差,而型芯的公差取上偏差。”
; q/ D0 ^" t- x前辈,这个经验实际加工中似乎设计人员管控不到,加 ...
. h8 |% _% D2 c  S! E" k" o
型腔应该取上偏差,型芯应该取下偏差吧。不是应该首先考虑塑料收缩率的影响吗。做模具的时候会有个叫做,成型零件尺寸公差计算的问题,都是有公式的。这是上课学的,不知道对不对。# p  o1 w9 G# \$ Y& q0 P0 u9 y

+ i9 d0 j# f% 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点评

型腔、型芯标注的尺寸已经考虑过收缩率了,如楼主所说取上下公差是为了修模方便(避免烧焊,因为烧焊不方便)  发表于 2015-4-19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8#
发表于 2015-4-18 21:46:27 | 只看该作者
悦悦go 发表于 2015-4-18 21:24
: x& A% v  [$ D2 @9 |$ t& ~型腔应该取上偏差,型芯应该取下偏差吧。不是应该首先考虑塑料收缩率的影响吗。做模具的时候会有个叫做, ...

+ x. n2 X7 W$ c! s  b% Z' }型腔取上差就没有修的余量了,假如φ20  +-0.02的公差取下差就还有4丝的余量可以修,芯大腔小壁才薄0 U& ]8 g+ L5 f# x) D1 K)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9#
发表于 2015-4-18 22:06:55 | 只看该作者
刀X锋 发表于 2015-4-18 21:46
1 \' Y# n- }# E- Y型腔取上差就没有修的余量了,假如φ20  +-0.02的公差取下差就还有4丝的余量可以修,芯大腔小壁才薄

! A8 S3 M2 }' R, ^1 x  @明白啦,老师说的是一次成型的那种,没有考虑修模的问题。谢谢指导
* e& N8 Q; }5 p/ o

点评

你去问一下你们的老师,在什么公司看见过一次OK的模具?  发表于 2015-4-18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4-18 22:25:1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到大侠专门为我昨天提出的问题专门开了一贴,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甚是佩服大侠做学问的态度。对于大侠说的“型腔稍微的公差取下偏差,而型芯的公差取上偏差”,表示甚是认同。在产品设计阶段中,往往模具是采取“型腔应该取上偏差,型芯应该取下偏差”,而在产品编排工艺阶段,合理的工艺工程师编排的工艺通常是“型腔稍微的公差取下偏差,而型芯的公差取上偏差”,留出工艺余量修配模具上下模。之前我曾听一位老前辈说过针对于多道次拉深模具的设计,常常会有"磷化"、"钙化"处理,不知道大侠对此有何高见?

点评

拉深工艺中的是工件的磷化、皂化,就是通过磷化使工件表面生成磷酸盐薄膜,其具有疏松的结构,然后进行皂化,也就是吸附润滑剂,以便拉深时其润滑作用。不是钙化  发表于 2015-4-19 08:45
估计你还是一个学生吧!很多东西等你到公司以后就会慢慢的明白!现在给你说太多,你会越来越糊涂!  发表于 2015-4-18 2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5 17:27 , Processed in 0.0789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