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锥度吗?”% C( x; _- w/ ~6 W! g0 K% R
“1号”…7 I9 l+ n0 W3 f( j2 F' w* m
“不知道…”) Q9 G& ?; X% y7 e
”2号“…1 K/ [3 P. K/ O- e+ i) ?- M
“不知道…”1 z8 ?6 i, L# [
“3号…”
/ e1 N- j+ s4 I/ m9 t“呃…”
3 c3 R4 T' T; S……
& k5 x* f* A# n& f+ Z: U“19号”…
/ M% I4 d2 T! B. ]; n, a4 d# N$ A8 `0 |“我不知道你问的什么问题……”
, f9 O* h2 v3 [4 c0 V0 R* N……
2 Z' b! x3 B4 {6 g1 b# m“来,李川,回答一下,这是什么锥度…”. k0 o) h, G1 g" V1 \. x
“莫氏锥度。”' s- a; v8 t& u
“对,莫氏锥度。”% z* Y1 I$ M% E, M0 }
当时心里有点小不服气,觉得张老师在故意为难大家,来炫耀自己,或者来炫耀自己实验室的学生,知道的东西有多么的多,我们到底都有多么的水,心想就算你实验室的学生都知道,也说明不了什么,也不能证明他们平时有多么的认真,知识面有多么宽,只不过是你平时都告诉过他们,更甚者是你在讲课前不久告诉他们的。' s* O. K% l6 i% W1 o1 G0 M& n; ^
我不知道张老师在其他课堂上或着在教学以来是不是也一直这样来“炫耀”,在私下我们吃饭的时候每当说到他,都会拿出这件事来讽刺他一下。直到今天,我才觉得我错了,其实老师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我们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常识,并且很容易让人给忽略,也许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我们对此印象更深,即使只是记住“莫氏锥度”这四个字,就足够了。
0 K$ C1 ^3 E, Q/ A f今天在讨论方案的时候,一位老工程师说这里用莫氏锥比较好,我脑海里立即就想到了当时的课堂,虽然不知道莫氏锥到底是怎么用的,但大概有个印象,能听明白师傅在说什么,并且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实施,我想这样就够了,而当时在讲述方案的那个工程师则是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头雾水。
) e% q5 G0 \8 T% Q# F在这里,向张老师道一声歉,原谅我当时的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