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47092|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比中日两国的弹盖保温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6 13:3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 于 2015-2-28 14:15 编辑
0 g; R8 X3 [! a. T; A# J3 L
1 j4 R- R1 h8 f最近感叹日本马桶盖的帖子挺多,年前央视晚间的24小时节目也专门报道过,并且采访到最先在博客上发文说日本马桶盖如何如何火的那个人。; i1 k7 ~+ }$ e: G5 Z: s
& Y6 A# m; W, u, A
先歪点楼,说日元贬值。安倍经济学刚开始搞的时候,日元大幅贬值。我一个朋友在日本,当年的收入折算软妹币是20万年薪,日元一贬值,当时没有兑换的日元折算下来,那些年的收入成12万年薪了。而且他没法把日元存到微信支付宝,存日本银行的利息是……不过汇率之下,日本国内的商品,自然“便宜”很多。
6 O4 b5 v0 J" V/ u) B$ [' F
% |. w1 r" B6 p4 A4 \有朋友送我一日本购买的弹盖式保温杯,恰好公司也发我一口类似保温杯,对比学习了一下,大伙讨论讨论。0 S: U9 g% X  Q7 L9 T+ e- e* H
5 |3 z5 a) E+ r
图1淡紫色的就是“日制”的保温杯,黑色的就是国产同类款式保温杯。仔细观察,“日制”的杯子表面喷含金粉效果的亮漆,国产的杯子为黑色亮漆。同样使用两年,国产杯子在边缘区域部分漆已经脱落,“日制”的则完好如初。当然,我们可以姑且理解为黑色杯子我拿着进车间下库房,用得比较费。
* L8 [! [& L3 R7 J6 k6 ]图2和图3,对比两个杯子的锁紧与解锁,“日制”的靠摁金属色按钮下边解锁,国产杯子靠按按黑色按钮的下边解锁。原理相近,日制的金属色按钮,特征明显,任何智商过60的人第一眼就能知道那个按钮是出发机关;国产的也有细微特征,但抛开民族主义情节,如果没人实现告诉你哪个是哪国产的,估计一般人都能感觉出哪个更高档。高档,premium,这个词在本文还会反复提到。4 J; Q6 s, F. C' ?( V3 o6 C
从图2与图3看,保险的设计则着实可分高下。“日制”的保险靠沿圆弧移动的“闩”挡住按钮动作实现保险;国产的保险靠扣住盖子的外弹动作实现保险。功能理论上都一样,可以锁住,防止意外泼洒,实际使用则不然。首先是“日制”的杯子从开保险到开盖子即使是个小妞,也可以单手操作打开杯子;国产的虽然在杯口附近设计了缩小口,但即便我的大手,单手操作开保险也略微不便。客户体验略有差距。再看实际功能上,“日制”的保险凹陷在表面之内,且运动方向垂直于杯子方向,不易被误触发;国产的则保险显露在外,使用过程中容易首先被剐蹭失效,而后按钮被触碰,里面的水就必然泼洒出来了。我就有一次重感冒坐公交去医院,路上睡一觉,水泼洒出来到裆部,醒来以为自己已经病到大小便失禁了,哈哈。
0 t0 R0 |( I. i: j4 _2 P" W( T# f& z9 J$ r5 B+ ~+ |$ b. O
, R+ v1 H/ ^$ I# N- A
图4和图5,对比两个杯子的解锁卡钩。“日制”的杯子有两个相对的钩子,操作者按下按钮,左边的钩子解锁,右边的钩子挂住。即操作者按下按钮时盖子不会立刻弹开,松开按钮的时候,盖子再弹开。国产的,只要触动按钮,盖子就立刻弹开。这二者没有功能上的区别,也许有操作体验上的感觉。我们都知道,以前的收录机,比较高端的收录机在按开盒键后,磁带盖子不会立马弹开,而是略带阻尼,慢慢弹开。日本人这种设计,也许就是追求的这种“高档”的感觉吧?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d  J0 n, K* T/ @" _再看图6和图7,“日制”的出水口和进气口在外观上共口,内部分叉;国产的出水口和进气口分开。二者功能上是相同的,防漏效果我也倒置试验过,没有区别。那么问题来了,哪个看上去更“高档”,premium?注意看盖子上硅胶密封凸起。3 J/ ]3 R: D$ B) S7 y( I* Q9 X
再回到盖子外边的细节,图8,图9和图10。
! n: \1 u! y* h: p* d+ M/ \" e$ J% d2 x6 P5 e1 ]
图8中,“日制”的杯子盖,在转轴和按钮的设计处理上都尽量压缩了突兀的特征尺寸。按钮突出高度低于国产,转轴则借助斜角让出的尺寸缩在里面。这两点的细节,可以避免放进包包或者揣进兜里是的令人不爽的剐蹭。图9和图10,两种盖子的弹开机构处理细节也很不一样。图9的设计,充满毛子式的暴力美学,设计确实很有创意,一根密封圈解决了两个问题,盖子弹开的“扭簧”有了;盖子转轴的轴向窜动也靠这密封圈也别住了。图10 的设计,则通过凸起,把扭簧则隐藏的彻彻底底。那么,哪个看起来更高档?而且日制的轴,采用空心管胀两头的方式轴向固定。国产那种虽然正常使用不会掉,但万一家里有个熊孩儿,拿牙签把轴挑出来呢?盖子就可能被里面蒸汽弹开,喷出来烫着熊孩儿……; x. X2 T. Q  o" N( z- C! G
4 f" g6 @7 j2 [

  M$ f" J% n! `& i9 N5 u/ X- E, T% g再注意图11,“日制”的杯口下方贴有标签。标签上写了3条信息:放入热饮时小心烫伤,开车的时候不要使用,这个标签不要撕。贴标签,且强调不要撕,往好里说是为了提醒客户使用时注意事项不要受伤;往实在里说就是为了自保,按照欧美日的法律,将来客户使用烫伤了,你贴了标签就没事,客户故意自己烫自己的,没贴就是制造商的责任……这个,国产的杯子没有标签。不过话说回来,看图12和图13,“日制”在杯底有型号,序列号,商家名称,还有“泰国制造”。“日制”加引号,其实就是因为杯子是在泰国造的。这杯底的标签,既是对自己品牌的宣扬,也是一种担当。用鬼子的杯子把自己烫伤了,如果他们设计失误,可以去找他们算账;用国产杯子像我那样,如果水再烫点就可能烫伤了小鸡鸡,只好自己兜着……! t2 A: r& Q- S
刚刚拿到那个国产杯子时,我发现那杯子的保温性能很棒,隔日茶依然烫。年前我用热电偶做了温度对比。50°C的水经过一晚8小时的降温,如图14和图15,日制和国产分别降低16和18度。总体都不错,不过国产的保温性能还是逊色一些的。温差怎么产生的,我试图找到。不知道是不是杯子内部的涂层。如图16和图17,日制的有,国产的木有。而且,看着那淡灰色的涂层,是不是有种之前提过多次的词汇——“高档”。1 `' f8 j( b* q" b8 k. f' _$ v
保温性能差异还可能是什么呢?杯身材料不一样?都采用弱磁不锈钢材料,日制的杯身材料磁性略小于国产的。抑或是真空杯的真空度不一样?) B; p; x6 z% x9 O4 a8 Q

0 E. k" z7 X) f7 M3 g不能图片表达的差异也有,比如操作按钮,日制的可以听见清脆的“咔吧”一声响,国产的听不见,你不知道是否已经锁住,得松手观察才知道……
$ k* G0 [( u% ?: U% e/ k
+ z' M, D0 s) U' {我仔细找了半天,总算找到可以阿Q一下的不同点。如图18和图19,在注塑模具上,国产杯盖的分型线位置设置巧妙,几乎找不到分型线;泰国产的日本品牌杯子则有明显的分型线,就这点,日制杯子有点小瑕疵,显得不高档。- |) t% `7 |% R% k# u; @
我曾觉得那个国产杯子保温性能不错,送了一个给别人。后来才被告知,这玩意送得贱了,价值软妹币不过30元。我就淘宝了一下,确实那么回事。现在淘宝上有说“韩国正品”的,价格软妹币39块,外观设计和机构处理和国产的一样,你们信那是韩国的么?说道韩国,去年有个玩意想卖出去,后来没下文了。听说人家现在指定要韩国的,再调查,同类型产品的美国市场几乎被韩货垄断了。我只好联系在美国那边的哥们,先发货去美国,然后他再弄成“Made in USA”卖回来。没办法,这是前人玩下来的规则,没有足够力量打破和制定规则前只能遵守规则。8 r* R) p7 r. h7 H

/ p- X5 I" |- s; ]! \# ^, P* A+ L9 V' J* b9 f5 u
也有东莞制造仿制日本设计的,外观一样了,里面部分细节依然很糙,价格58。相比日本的杯子,动辄150以上的价格,差异不可谓不小。
& `! l7 R# @$ e7 u) U3 p1 V$ i
在回到赴日买马桶盖,这类型的盖子10年前国内就有,而且就是日本品牌的,日货当年售价就是1500软妹币,现在还是1500软妹币左右,而现在赴日购买通常在3000软妹币左右。干嘛费那老劲,说明什么问题?我脑子简单,不解呀。# n4 z' k5 X: x& [2 Z

; I3 Z. u; \' R. W% L! H5 {0 h5 C# t  ^- }  S4 c2 j! B
$ z" Z7 T5 u' x3 g& x1 `2 O2 M+ 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106 收起 理由
xzcs + 1 全面对比
Pascal + 1 认真细致!
咪嗪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hoot6335 + 1
LIAOYAO + 1 .。
老鹰 + 100
一朵娇粉嫩的花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2015-2-26 14:00:24 | 只看该作者
贵的是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
发表于 2015-2-26 14:26:36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楼主,这个帖子我很喜欢。
3 Y- n6 p. u& U但是,既然你把两种产品的特点用分段落的方式讲解,那为什么不能在一个段落后附上相应的图片?然后再讲解下一个段落呢?2 ]. m) M3 y5 k5 m& E0 ?$ q2 F
老实说,这个帖子我看的很累,希望可以再修改一下,谢谢啦

点评

改了  发表于 2015-2-28 14:15
竖向分国界,横向细分细节对比。  发表于 2015-2-26 14:46
汗,我不知道在哪里修改  发表于 2015-2-26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4#
发表于 2015-2-26 15:17:5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用小鼻子这类杯子,还有南棒的‘勒扣’
3 @9 Z, ~1 I- ?( q) D- ^1 E- E) b( G, O
1,小鼻子的材料就好,国内材料想做到小鼻子同等水平,几乎不太可能,所谓‘一分钱一分货’2 \9 |$ Q, H6 r/ L9 \6 I
9 b5 A; ~' d  m% r. p. K
我因为也作出口小鼻子的东西,体会很深,材料与工艺要求都比国内市场高许多,不全面提高,是不能超越小鼻子的,
0 c4 a' m( `0 K: K. O2 t! j. }* T( X2 s- w1 q1 Q* |  z1 G2 q. |7 o! I
2,小鼻子杯子的真空度比我们的高,这个也不能比,
1 J, h2 i/ t  C+ i* q" Q9 F* Q- q8 W  q
3,表面处理要一个环节,包括材料表面清理,原始材料能清理到的水平,再就是表面涂装的材料,3 \" W  x, q" V& X) ]. H; \
( d) y- w8 U/ r+ n
举例说,我做收费道闸,那个箱子,用国内粉料,一年都不能维持,与国外起码差3-4倍,

点评

怎么着,你可以按你的GB、YB制造,但我就是要用米果果房布的标准来验收,要不你就回去翻翻合同。。。  发表于 2015-2-26 21:30
世界上最郁闷的工作是什么?“让三哥给你做计划,他们真会给你定‘三天造十万支箭’这样的计划”。就没有更郁闷的啦?“有,让鬼子提标准验收”……  发表于 2015-2-26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26 15:48: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弱弱的问一句:黑色的瓶子用了多久了?

点评

性能上已经到能力极限了,那就在卖相上搞文章。这个道理,菜场里卖黄瓜的都知道往黄瓜洒水的话更好卖。  发表于 2015-2-26 19:15
干嘛不在餐桌上减少成本?非得在实体企业根基的质量上降成本?别说造好的,没人要。光在长三角,我就认识四五家小企业卖给外国很好的利润率,而且,关键的关键,人家不欠账啊!!!!  发表于 2015-2-26 19:12
国产的很多东西质量不行是一个事实,制造商要在质量上降低成本!  发表于 2015-2-26 17:05
看掉漆的痕迹,很像中国造的,一片一片的。  发表于 2015-2-26 16:38
2013年春天开始用的,黑色我用,紫的我媳妇用。或许我用得费点  发表于 2015-2-26 1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26 16:49:20 | 只看该作者
小日本的东西真是好,他们工作真认真啊。3 U) [# D0 W% c9 K0 f- R
自豪感油然而生。
' G3 \  K7 N2 v4 e( D  c啊……此处省略1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26 19:28:51 | 只看该作者
肯定有人会成本和价格不同所以不能比较质量。我想说给你这个价格你能做到这个质量吗?价格都是要靠质量说话的,而不是反过来。别再被“一分价钱一分货”迷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26 19:42: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中国特色的产品,其实质量上去了,价格肯定要上去,可有多少人认呢,认可了,又会出现多少类似的小厂在压价,什么人来保护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26 20:59:36 | 只看该作者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O* W8 ~+ s* d& _/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26 22:23:38 | 只看该作者
购买的价格分别是?

点评

文中有  发表于 2015-2-28 14: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0 15:09 , Processed in 0.08511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