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成果质量的好坏,学术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必定会落实到论文上。一个人即使成为工程院院士,如果论文表现不行,也依然是一个短板,免不了授人以话柄。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论文数量多,平均档次高,不论其论文含有多少实际价值,也无人敢藐视他。这是因为唯有论文是一项硬指标,需要真功夫,可谓学者本分也。好比古代的学人,兴趣各异,有长于诗赋的,有长于古文的,有的治史,有的治经。但到了科场上较量高下,就论唯一的基本功:八股文。
0 B3 ~# K. z, x
能发表什么档次的论文,也是一个学者基本功的体现。能在较高端的杂志上发论文,作者必须具备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起码的综合素养:包括对学科基础的理解、对前沿方向的了解和对学术话语的驾驭。文章的的水准档次跟这些素养是正相关的。所以,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论文作为博士生毕业的通行标准是有道理的。
肯定有人不服气,认为论文往往是空谈,真正做大事的人不浪费时间去空谈。然而,社会评价必定总要依靠一些简单的标准来进行。你说“干大事,干实事”,总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还得落实到某项指标上。论文以外,其他的指标更忽悠,更扯,更不靠谱。
论文写作的早期的确写作能力很重要,而且往往决定论文最终的通过率,但是经得住锤炼的文章还是需要很强的创新性,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具有话语权的学术大牛(大牛这两方面要求低很多).达到一定程度写作往往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好的科研难做的原因。前些年高校进来一大批靠关系人情进来的庸才,由于没有人才流动机制,占着编制指标、耗费着天朝大白鼠们的大量纳税血汗钱,很多高校成了一个个安置院/养老院! 结果导致近十年以来,中国人灌水量越来越大了。有中国人的地方,水多!翻开任何一本主流控制理论杂志,刊登文章有60%以上作者第一单位是在中国内地,这还不包括海外侨胞...
国人的文章量是多,但质却不行。一篇又一篇论文,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也有创新点,也有难点,也有仿真算例,写得工工整整的,也有眼花缭乱的数学推导。可是仔细玩味一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的是论文的魂,就是实质的原创性。很多文章根本没有什么自己的新想法,只是给别人的工作打打补丁,自己出题做了道习题。作为读者,希望看到的是新问题的提出。
站在审稿人的角度,同样一篇稿子,换你我也倾向于录用洋人的,拒绝中国人的。为什么呢?因为,作为审稿人,如果一篇论文不是特别烂,表现比较中庸,很难精准地客观地判断它究竟有多好。而很多中国人往往不太地道,1. 中国人爱灌水。作者可能已经造了很多篇近似复刻版本。2. 有些中国人不太讲诚信。在造文章的时候可能会使用一些窍门,使论文看上去比较体面,而实际并非那么回事。有些论文恐怕都不是第一作者写出来的。老实讲很难看出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到底下过多少实实在在的真功夫。
在接触中国人之前,洋人往往是没有偏见的。甚至反而会有照顾同情落后国家的心态。
对中国人产生偏见往往是跟中国人打过交道,吃过亏之后。正所谓no前人zhuo,no后人die。5 j: R# N; U# \* ?! k' W
点评:
当下流行不看文章质量,不看其是否具有真正科学意义的原创,只要数量多,SCI高就行。
6 t4 q1 {9 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