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1511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螺栓用弹簧垫圈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0 14:4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作几年了,原来的公司设计上不推荐使用螺栓不使用弹簧垫圈,说效果不大。到了新公司,同事们用我不用,说理由说不出来。& q9 c( e9 W) k3 b4 i
  V) P" ^. Y9 W7 H! g; B5 o
我问一下各位,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理论依据在哪?(都用的是8.8级的螺栓,规格M36以下,内六外六都有)谢谢
9 \; u1 U" U; u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1-10 15:04:0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防松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1-10 15:46:21 | 只看该作者
注:出自《机械手册》第二卷第6篇  r& W' q# |2 W* v7 ?  [
标准六角头螺栓与螺母采用或省略防松元件的参考条件5 h! S* ~8 X5 L4 A" n
用力矩法控制预紧力时,防松元件的使用可能使预紧力出现较大的损失,而预紧力的损失,又增加了松动的可能,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省略防松元件。
/ I4 A3 q, {3 d' j; B在螺栓承受轴向载荷的条件下,对8.8级及其以上的螺栓,其夹紧长度大于螺纹直径的3倍时,可以不采用防松元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能比较准确的控制预紧力,即使承受冲击载荷时,一般还能保证足够的剩余预紧力,以阻止螺栓松动。对于4.8、5.6和5.8级的螺栓,其夹紧长度大于螺纹直径的5倍时,也可以不采用防松元件。8 s$ y, \% ~# X0 O, ^
但在螺栓承受横向载荷的条件下,或由于被联接件的弹性变形,使轴向作用力引起横向位移的情况下,必须采用防松元件。

点评

这句话还是理解不了。。。  发表于 2014-11-10 20:52
“如能比较准确的控制预紧力,即使承受冲击载荷时,一般还能保证足够的剩余预紧力”  发表于 2014-11-10 20:52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剑南春17385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zh39204128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1-10 19:26:43 | 只看该作者
防松~* ?$ j+ y+ ]3 U' j0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10 20:14:1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防松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10 21:06: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10 21:08:24 | 只看该作者
8.8级属于高强度螺栓了,预紧时候已经使螺栓接近屈服了 不需要垫圈,我们这边老外的机器 没见过8.8级以上加弹垫的,个人理解预紧产生的压力已经产生屈服 加弹垫没意义

点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20-7-11 22:0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10:32:34 | 只看该作者
duduxiaozi32 发表于 2014-11-10 15:46 7 Y# d3 z5 w( p" |2 h
注:出自《机械手册》第二卷第6篇
$ s* Y# Y/ |  m9 Y+ H+ a+ f标准六角头螺栓与螺母采用或省略防松元件的参考条件* t2 m' Y6 I) A. ^  K3 ^+ c6 }6 _
用力矩法控制预紧力 ...
8 m% c# `; X8 l  r2 Z+ u3 N1 f: _
谢谢,学习了。' m% L- R# b' y. H7 g- ?
自己没看透手册呀。9 l$ M) t0 r3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11 12:11: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11 13:40:49 | 只看该作者
曾经设计一个压型模,车间用M16X40的内六角螺栓固定压块和连接机床的板,在压了几块工件以后,压块和连接机床的那块板之间就松动了,我让他们加了弹垫,再压,就没有松动现象了,个人的实践,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3 05:43 , Processed in 0.07955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