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膜轴承润滑油进水后乳化,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你们进货渠道正规,应该讲,这批油的品质是正常的。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矿物油调配的油膜轴承,都是这样的。你不要听石油公司的销售忽悠,不要听他们说他们的油怎么怎么的好。本人对油膜轴承油实际应用有比较全面的研究。我用一些技术数据来给你解释一下,比如:首先从抗乳化性能这个指标来分析,轴承油的抗乳化性能(分水能力)的实验室标准[1]
轴承油抗乳化性能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可参照ASTM D1401,其试验条件为:在54℃的温度试验室环境下,将40ml试验用油与40ml蒸馏水一同倒入有刻度的试管内,以1500r/min的高速搅拌5min,然后静置观察油水分离的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有完全分离,应分别记录油、水、乳化液的体积。一般情况下在54℃的温度环境下静置观察时间为20min、30min、60min。
检测结果通常按以下规则表示:
A : 40-40-0 (20) 54℃ ASTM D1401
表示采用ASTM D1401试验方法油水在20min内完全分离。
B: 40-37-3 (60) 54℃ ASTM D1401
表示采用ASTM D1401检测方法,油水在60min测定时间内油水分离的情况,其中油40ml、水37ml、乳化液体积3ml,没有完全分离。
判定合格的标准一般采用2种:
1.油膜轴承油检验合格的标准是60min乳化层小于3ml。
2.目视油膜轴承油的颜色浑浊程度,明显含有较多的水不能沉淀下来,即认为不合格。
ASTM D1401标准的忽悠人之处有以下几处:
1. 54℃这个检验温度,温度越高油水分离能力越强,对油品的损伤越大。非耐温矿物油经常性工作温度不能超过60℃,所以54℃接近上限,其它各项理化指标都是按40℃的工作环境做的,54℃不是润滑油理想的工作温度,这个温度同样容易引起矿物油烃链断裂,易引起氧化。温度太低,油水无法分离,因此:54℃是无奈自举。
2. 为什么使用40ml试验用油与40ml蒸馏水?而不使用10ml、100ml、或者200ml?也是从视觉上考虑的,无技术意义。
如果采用100ml、或者200ml,那么允许的乳化层就是6 ml或者12 ml,太难看了,容易让人觉得技术能力低下。
蒸馏水使用40ml?使用5ml、10ml也有用样结果,这就是国外垄断制造商在制定标准时艺术化的障眼法,具有欺骗性,掩盖其技术能力不足。
40ml内含有3ml乳化层、或者43ml内含有3ml乳化层,含水量分别是多少?多水环境下的润滑油含水量2%的标准还有多少实际意义?
3.为什么采用静态检验而不是模仿动态的使用工况?一句话,技术上根本做不到,是骗人的把戏。
4.通常采用60分钟作为检验时间,润滑系统内润滑油的循环量能达到60分钟吗?现场润滑油循环量一般只有20-30分钟,那么60分钟的检验数据有意义吗?进水后润滑油的乳化量岂不是要呈几何级增加,从3ml增加到6、12、24、48?(润滑油的品质越差,脱水能力越差,乳化同样是污染,乳化后润滑油的品质同样要下降,与润滑油表面张力有关系。)
总结以上1、2、3,4,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STM D1401欺骗性暴露无遗。
" N! Y8 d7 M; C! S2 s)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