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等着删帖了,搞不好还被扣分,所谓的不作死就不会死啊,哈哈,清明的节奏。 以下是我几分钟钱关于喝茶的一个帖子,后面吐槽了几句肤浅的“行业分析”,也许是标题不大对劲,被秒到了业余板块,那个汗啊。 这是传送门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4354&extra=page%3D1
以下是正文部分,哈哈:
家中略有薄地,种茶若干,是以每年也能在喝茶上,高端一回,奢侈一把,炫耀一下,明前碧螺春,嘿嘿。
作为十大名茶(貌似我能叫出名的茶,都在此列,哈哈,十大之外的品种,还没听说过,当然,花茶不算),不好此道的,喝着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家种的,不花钱买,也许我也不会专门找这茶喝。
好吧,喝茶,那就话茶。碧螺春起源,跟某位皇帝下江南有关,当然,这只是名字的由来,茶一直有,之前唤作“吓煞人香”,下里巴人的叫法,不够阳春白雪,后来才有了文雅的称号,终于登堂入室,跻身我大天朝十大名茶之列(详细历史由来可问小度娘,这边就随便唠上一回,不具权威性)。
小农经济时代,能形成自有的品牌,并历代延续,可谓不易,也确有其独到之处。甚至于今天有人注册商标,“xx”碧螺春,“xxx”正宗碧螺春,都离不了碧螺春三字,哪怕没商标,自家做的,也不会被外界质疑,毕竟本身就是民间的品牌,正宗的也就在民间。
有人关心价格,那咱就从成本上说说。首先,你得有茶树,哈哈,中间当然需要打理,除草施肥,杀虫浇水,特别是浇水,三伏天里,一担担水挑着往山上跑,这个辛苦是不必多说了。打理好了,时节到了,那就采吧。采茶,按一人一天采两斤,两个人采一天,最后做成品,也就一斤多点。按现在请人采茶的成本,包吃包住外加工资,一个人怎么也在200出头吧。采回来了要把杂叶,老叶剔除,也费不少精力。最后炒茶,一斤茶分两锅才能做出来,耗时一个小时以上,中间不能停下来,这是一门手艺,也是技术含量的集中体现,至于有多少附加值,自己估算一下吧。这边不妨透个底,最早上市的碧螺春收购价是800-1000的,后面慢慢下调,400-500也在收。清明后的茶叶,价格更低,300-600。然后,一包装,转手卖出去,就噌噌噌的翻了。茶叶是炒出来的,这茶叶的价格更是炒出来的。也许你喝的精美包装下,标价3000的,就是千八百的了。但实际上,如果3000能买到那茶的话,店家也算公道了,你算算房租和人工成本,就知道了。总之呢,这茶的成本呢,主要就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你爱喝或者不爱喝,它就在那里,不涨也不跌,哈哈。
自身的品牌优势,在市场利润的冲击下,也逐渐磨灭了一些东西,有时候就称之为“节操”。店家这么做了,一些茶农也无师自通,一开始,直接参假,用陈茶或者其它品种的;后来有所“改进”,收购外地采下来的叶子(俗称“青头”),回来自己炒;再后来,就更干脆了,自己种点外来品种的,如福建,四川等地的茶树,开采早,叶子也大些,赶在本地碧螺春刚上市,卖个好价钱,甚至提前就备好了,这个现象,每年都有暴光,但在利益的诱惑下,又怎么可能禁的了呢。实际上,这个还真没办法管理,即使统一管控,也只是更家沦为敛财工具。虽然上述情况是少数,但产生的不良影响,却是要整体承受的。
喝茶,品茶,话茶,不仅仅是为了茶,很容易的,就能让人套用到其它行业,作为工程师,自然就在工业上引申一下了,呵呵。
我们的许多产品,一开始都能做好,能创下品牌和口碑的也不在少数,但后来慢慢没落,也有相通之处。花炒青的价,喝碧螺春的茶,要换我,也最好是这样,就象能用奥拓的价去买奥迪一样。
有时候吧,国人大都会把看不见的附加值给忽略掉,特别是站在买方的时候,即使看见了,也认为没什么了不起,找谁都能做,通常都以否定的观点先入为主,所以压价,再压价,逼的乙方不得不“精简”产品,但精简掉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比如我们做产品,有好的东西,谁不爱用啊,但成本在那摆着,用不了呀。最后就慢慢陷进了一个当初谁都不想进去的泥潭里,想出也出不来,只好和稀泥,捣糨糊了。当然也有出不来的,直接埋在里头了。
闲暇无聊,也没什么新的话题,就当茶余谈资,就比如我喝的茶很多人都在喝,我说的话题,也很多人在说起,仅此而已。
有空的话,一起过来喝一杯,当然,不喝茶的话,酒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