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作出了生命中的重大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外部期望、所有的荣耀、所有对难堪或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留下的则是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能让避免陷入你会失去某些东西这一想法的最佳方式。你已经一无所有,那就没有理由不去坚持自己的梦想。——Steve jobs。
! N3 @' T- M! ?: A
3 d. \5 \6 J U( ^0 q/ x+ N; }1 n4 \ 虽然只看过两遍《乔布斯传》,但与乔布斯沾边的东西我却看了不少,包括乔布斯最爱看的书《一个瑜伽行者的自转》,评价不怎么样但我却很喜欢的电影《乔布斯》,以及他参与的每场发布会。2007年iPhone的那场发布会我看了不下10遍,甚至在在需要进行演讲的时候,也要给在场的同事来一个One more thing~这就是我对乔布斯的倾慕。9 R% I+ @* D% d7 A: n$ F
9 ]: L0 }$ I- M4 I
或许你会问,有那么多的商业明星,为啥偏偏钟情于乔布斯。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强大的人格魅力与气场吧。他总能激发出身边的人的潜能,而这种潜能却是当事人本身并不了解的。 % y& J- n" Q& Y8 f8 }& m
( ]! @* c4 n' h7 O& W
如果把乔布斯的这种能力以一个概括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话,我想就是他凭借自己的直觉来定义他身边的人的能力,但一般他身边的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水平,所以它会觉得身边的人在偷懒,或者脑子慢,从而恶语相加。尽管这样“粗鲁“的行为为别人带来了“不适”但事实证明,他的行为也极大的激发了身边人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意愿,从而激发本能。这或许也可以被称作“现实扭曲立场”吧。+ w: b* _# r9 h" e( y8 a+ |3 ?! T5 y
- Z2 G2 q; \% H1 F
现实扭曲立场是在《乔布斯传》中,他体现出来最明显的人格特点。在书中,作者保持中立的口吻来叙述它的这个特点,但是,从言语间,能够看出,乔布斯周围的人并不待见它的这一性格。这点很好理解,如果你的表现不够优秀那么在他眼里你就是一个笨蛋,恨不得让你卷铺盖gun蛋。但也正因如此,在他周围出现了一些敢于直言,不畏羞辱的勇士。
' ]& j1 N6 u9 _! `! b- d
# k! |2 s: O# H$ k/ u4 u9 a 现实扭曲立场让乔布斯的身边多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人,这也许也是人格魅力的功劳吧。
, @0 s0 n7 O- F" O7 a# k6 o4 l4 l, L! @0 V4 ]
乔布斯是一个孤儿,当他小的时候得知这件事后,便怨恨抛弃他的父母。他曾试图寻找他的亲生父母,但未果。他想让它的父母后悔当初做出抛弃他的决定,所以他想要做一个成功的人,来让抛弃他的父母感到失落。当他第一次得知自己成为爸爸的时候,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这或许也说明他儿时的遭遇对他产生的影响,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自己的痛苦转嫁出去,但当他真正成熟以后,他终于意识到这样做是愚蠢的,所以他最终承认了他的第一个孩子——lisa。所以,可以看出,乔布斯是一个孤儿的现实对他产生的影响,双面性的。0 J# ^2 E0 P7 P m6 I' L9 K
* n7 z! y/ m0 q }
但我想,也正是由于孤儿这个并不怎么好听的名号另乔布斯的身心成熟了比常人更多的打击于磨砺,并为他未来的成功创造了更多的心里承受能力。' [8 v& G- `$ M0 F9 \6 D
+ |) m$ R4 U7 s2 \3 U
5 p: C$ [7 `' @" x: B5 T* C+ n很多人认为乔布斯21岁就有胆识创建苹果公司完全是凭借着对科技产品的兴趣,以及敏锐的商业直觉。但我并不完全认同,它的动力还来自两个方面:除了刚才谈到的为了向亲生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希望创造强大公司之外,还与他当时受不了为别人打工所带来的挫败感有关,要知道当时由于它的形象过于邋遢,但又自己不以为然,从而引起曾经工作过的公司员工很大的不满,他甚至曾因为自己的形象过于邋遢二被迫在夜间公司没有人的情况下工作。
* k( `% F* A' ~2 G6 \' s+ _% u7 i) v$ h4 S
如今,我们看到苹果的成功,或许会归结于一下几点,苹果的产品特立独行,不同于其它任意一款产品,并且拥有极致简约的特点。而这种特质的背后,也显而易见的倒映出乔布斯的影子。乔布斯的个人主义情节深远的影响着苹果公司的价值走向,甚至在他已经逝去的今日,当我们审视苹果,依然能够感受到乔布斯的暗力量。新款Mac Pro是最有力的证明,它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款产品,拥有无法对比的极致外观,而这不也正是乔布斯所追寻的。尽管乔布斯去世了,但它的精神一直活在苹果员工,尤其是jony ive的心中。6 l( I: B/ n0 |& r
' U9 F- G6 M$ k5 k3 z( \
在乔布斯的青春年华中,追求信仰成为不亚于寻找迷幻药以及性欲所带来快感的正事儿。为此,他曾奔赴印度长达一年的时间来对自己进行修行。瑜伽、打坐、冥想、参加信徒聚会成为了他那个时候雷打不动的生活元素。并在美国结识了自己的禅师——乙川弘文。这段时间,他具备了信徒应有的素质,那就是追求除了物质之外,内心最需要的东西。或许对于乔布斯来说,内心最需要的就是——改变世界。# c$ W) h1 r5 C# _& x/ v
a+ l2 \; P, S4 _0 G
带着改变世界的信念,希望做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个信念令乔布斯感到振奋,精力无限,并对那些消极的人产生更强烈的排斥,所以在他30岁事业有所成就的时候,周围的同事却强烈的排斥甚至惧怕他。但毫无疑问,他身边也聚拢了一批同样追求极致的天才,而这正是他人格魅力所带来的优势。& j" W) n- o, c0 B, P& m' v
. n x% |+ q3 U
尾声:乔布斯经典语录
% i" j3 g2 n: X4 f8 j4 }- d% Y$ t
) H. |# ^8 s4 d
“指令本身十分傻瓜——‘调用个数值,把它跟现有的数值相加,把结果写在这儿,看看是不是比另外一个数值大’——可要以某种速度,比方说每秒一百万次运行。当以一百万次每秒运行时,结果就像是魔法。”[《花花公子》,1985年2月1日
" D3 G1 c* [% g |* U
# k4 W$ ?( f h, K5 l; ^& a- |当你作为一名木工正在打造一款漂亮的衣柜时,你不会在它的背面使用一块胶合板,哪怕它是面对着墙壁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你知道它在那里,所以你将会在它的背面使用一块漂亮的木板。为了你在晚上能够睡上安稳觉,审美的要求和质量的要求必须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花花公子》,1985年2月1日
; u b0 I7 A/ g0 Z( v8 C2 Z
! C r, B% {; F# ~ V/ ?: I: m设计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一些人认为设计意味着外观。但是,如果你深入地考虑话,设计意味着工作性能。麦金塔电脑的设计重点不在于它的外观,虽然这也是其中一部分。从根本上,在于它的工作性能。如果想把产品设计得很好,这一点必须考虑到。你必须对于它的一切心领神会。真正彻底地理解一些东西是需要热心奉献精神的,细细咀嚼,而不要囫囵吞枣。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时间。
S. P6 e/ K0 M& T
/ W; R0 E$ r3 m# K* T* }
. H4 `( o2 m* u对有些事情来说,这是很复杂的,为关注群体设计产品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向他们展示出来为止出来为止。”9 i T# ~, r1 }& K. u
% f. |% \( f* Y0 H. J- b" N0 f: V# q) a
1 q& `9 w: H& ?8 L2 S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对我来说无关紧要……晚上睡觉的时候能说,我们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这对我来说才重要。[1993年5月25日华尔街日报访谈]
! z' ~& k9 `/ C" C, P- W* Z5 T4 o; b( B' _) `8 w
9 `8 f5 S3 o; @$ ^& h7 e$ V6 ?/ O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1982,引自《奥德赛:从百事可乐到苹果》(1987)
/ U( {5 k2 U4 _! `/ N6 m5 ]/ n& M
9 H- S( U3 C9 v9 y6 a- Y" D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2005.7,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 l9 A0 l+ ^- O2 O/ u
3 f* v2 ~- P1 k- a1 ~2 S; t, V, Q t, ^7 u' W
: `0 H0 A) i5 C/ _8 ^
0 y6 B0 ^$ Q' O# z& V
" q$ A% N* s+ w9 a: u$ V
; `! L% Y8 B, d5 T! l2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