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门里要搞培训,我分到了讲解装配尺寸链的这个课题。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有信心做好这件事的,我心想,就是一个装配尺寸链,嘛!无非就是四种不同的装配方法,而具体到我们部门就只需要讲解一个完全互换法,外加一个调整法就是了。况且尺寸链的理论基础我也是有的,比如说尺寸链的怎么建立,增减环如何判断,封闭环的判断等,这些知识,大学期间也都掌握了。可想象和实际总是存在差距的,在我准配讲义的时,才晓得这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 x$ i7 W9 \2 y2 j8 D- D% T 具体说来,完全互换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可另外一个调整装配法就比较难理解了。想我大学期间也多次看了调整垫片的计算方法,感觉当时还是看懂了的,可过了些日子又忘了,每次要用到的时候还是要翻书才行啊!归结起来我还是没搞懂了,没搞懂的原因呢?一方面是自己理解力的原因,二方面本人还是觉的书上讲的太不具体了,一些专业书在讲到这部分时,负责的还会插一些图,差点的就直接来公式,搞的我很多时候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就是勉强计算出来也是将信将疑,不知是对是错。所以啊!这次我又遇到调整装配法了,当我这次翻书时,身边唯一一本专业书就是一个直接来公式的主。唉!这次要是实际生产上遇到了,忽悠一下就过去了,可要上台讲解给别人听,就很恼火了,我这心一横,我就不看了,我自己把调整垫片厚度的计算方法给想出来了。 , J/ x+ b9 m8 W4 G) t, H. C这里我们还是先把调整法装配的理论基础搬出来,书上说,调整装配法主要是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通过选择不同尺寸的垫片来达到装配要求(满足封闭环要求)。接着书上又说了计算垫片厚度时,要先确定补偿量和补偿环的补偿能力了,然后再确定补偿环组数了,唉!这些都是浮云,直接来的公式,我们先抛开不管。这里我们需要狠狠的想一把,我心想,调整法就是选择不同的调整垫片嘛!哪为什么我们不先把调整垫片取出来,再用完全互换法求出去开调整垫片后,留下封闭环大小,或者说是缺口的大小。这时我们再以求出的封闭环(或者说是缺口)做为一个组成环,把调整环放进去,再一次组成尺寸链,用设计给定的封闭环公差倒推转来计算。具体如下:
/ ^/ X2 n1 M* m; _1 {7 ]
这里我们按入体原则取A1=100,上偏差为0.3,下偏差为0;取A2=A3=A4=30,按入体原则确定其上偏差为0,下偏差取为0.1;调整环为A5=10,公差取为0.05,封闭环A0要求为0.1-0.3。我们这里先抛开调整环和设计要求封闭环,由A1,A2,A3,A4,和A0(缺口)建立尺寸链(如下图),求出A0=10 ,上偏差为0.6,下偏差为0。 9 J8 y4 w* r$ K# h# R; G9 l- J1 {9 k2 E. `% T! |+ l9 o/ ? 这时我们以上面所求出A0为一个组成环,再建立一个由上面的A0(下图对应A1),和调整环A2(对应第一副图为A5)与我们设计要求的封闭环A0组成的尺寸链(如下图)。这里就是问题关键了,这时我们需要把设计要求的封闭的公差分给调整环A2,和A1。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调整环公差为0.05,而封闭环公差设计给定为0.2,分配给A1的就只有0.15了。这时我们就把尺寸A1的范围从大往小推,取A1基本尺寸为10,上偏差为0.6下偏差为0.45,求出第一组调整垫片尺寸为10.3-10.35。然后就一直往下推,推到A1的下偏差为0时为止,这时我们就可以求出每组调整环的尺寸了,对应的调整环的尺寸分别是10.3-10.35;10.15-10.20;10-10.05;9.85-9.9;四组了。 ' z9 h7 O, Z' E, f . F; Y3 T, @+ k* x- a* f! X . R( B8 ^5 ~/ D' }* z1 v& N$ ?在建立第二层尺寸链后,我们就能很好的解释书上说的理论了,书上说,调整环应选基本尺寸小的,这个就好理解了,基本尺寸小,在相同的公差等级下比基本尺寸大的,公差值更小。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我们需要一个小的A2公差值,这才会将封闭环剩余更多的公差分给A1,A1的公差值分的越多,相应的调整环的组数就越少。这里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调整环A2的公差,精确求出组成环的组数,目的就是让第一次建立尺寸链得出的封闭环A0的公差与分给A1公差相除为整数,对应我们本列就是0.6除0.15等于4哈!避免书上计算公式近似得出调整环数而造成的浪费。* f) g) M( p2 `2 Z& p0 L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