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机械制造的微微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农业装配、工程机械零部件。有固定的产品,也接一些外协的加工产品。目前员工总计20人。
从去年开始,明显感到市场萧条,我与之配套的大厂、主机厂经常放假、休班,产量大幅下降,不可同日而语。这两年完全没有了过去红红火火,加班加点生产的情况。今年1-6月份属于不紧不慢,8月份开始订单少的可怜,现在主要进行一些常规产品的库存储备。我的经营情况也日益窘迫,工人没活干的情况成为经常,也有个人员工辞职转行。
一方面是产量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利润的不断降低。由于钢材价格不断下降,各大配套厂家不断压缩产品价格,且降价额度大于钢材价格下降的额度;与此同时生产成本却在不断增加,人工工资上涨,这个都知道;电费上涨,厂房租金上涨,机床维修费用,承兑贴现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都在增加。由于大厂盈利也不好,导致回款比往年慢很多,资金周转明显变慢,所以利润空间一再降低。
我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摊子一直不大,几年的发展也没赚到大钱,至少手头没有钱,一方面有部分用于购买设备和再生产,一方面外面的资金占压越来越多。所以总感到手头很紧,花钱也都是精打细算,可不敢有别的老板的出手阔绰。
现在是看不到希望何在,如果这样持续下去,还是进行该类产品的加工,很难再进行扩大发展。从事机械加工的同行应该也知道,这个行业操心多,又脏又累,关键是收益和付出不成比例,现在也感觉疲惫。根据我的分析,这个行业很难再像以前一样。目前国家各大行业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我每天都在看财经频道关于产能过剩的报道,想象不到的厉害,钢铁产能过剩需要至少十年去消化,很多行业比这还厉害。
本届政府应该不会在明知过剩的情况下,为了一时的繁荣再过度刺激,很多企业到了自生自灭的时候。电视报道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调结构,促转型。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转型呢,我们的实力就这样,无论技术还是资金实力都很薄弱,相信像我这样的个体户中国有太多太多了,有的也许再大点,有的可能更小,但是都可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有时候也会在思考,下一步如何走,毕竟现在还年轻,不能就这样下去。
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下,下一步该如何做呢。这个行业还有好的产品可以做吗,如果转型,哪个方向比较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