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这其实已经算是一种不错的状态,人不是一定要活成一个什么范才算是成功,内心安宁、平静,笃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就可以了。遗憾的是,我仍然难以满足,没有理想的日子是麻木的,空虚的,“温水煮青蛙”的魔咒像是一根刺扎在我的心里,经常会在某个闲适的午后,想想今后漫长的职场20年,我是否可以平静的接受“混吃等死”的状态,而不去后悔为什么不可以再拼一拼上个台阶。尤其是妻子怀孕以后,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像我一样两手空空的开始北漂,他有些怨念的问我,为何他如此的努力,而他的为之奋斗的终点离别人扬帆起航的起点是如此的遥不可及。2011年是一个全民拼爹的时代,那我孩子的年代又是怎样的呢?门阀林立的时代吧!如果今天我的赛跑是一场接力赛,我从父辈的手中接过那支接力棒奋勇狂奔,那到了我儿子的年代可能就是“家族团队赛”了。欧洲、香港、台湾、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无不昭示着这一点,在所谓“平等自由”的背后,是各种权力资本的霸权。那年出品的一个港产片《夺命金》说的就是,在地产金融霸权横行的当今香港,作为平民的孩子,不管如何的努力,都只能寄希望于“偏财”才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阶层,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我的孩子即便承继我身上所谓的优良传统,他的命运里可能依然充满的无奈、悲凉和理想迷失的苦楚。房子、铺面、票子,这些都是基于“城镇化”时期的财富,天知道几十年以后是否仍然可以称之为是财富,可能我过于悲观,但我仍然坚定的认为,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大趋势下,几十年后,这些将一文不值。而真正可以称之为财富的是,是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从父辈手中传承下来的可以施展这些能力的舞台。与其20年后,我对孩子说:“孩子,父亲这辈子也就混个小康,你的路要靠你自己去走”,不如今天的我重拾斗志,为孩子罗织一张可以传承的资源网,他长大以后,扶上马,送一程,让他的起点更高一些,生活更精彩一些。) S) r, C( q. K- g+ r( u% W. O! G
3 _+ _7 @. N0 [: m" G( d4 s) m
总之,2011年6月至年底,是我在北漂期间失去目标、消极茫然的几个月。很多想法冒出来,又迅速的被否决,包括开咖啡厅、外派出国、考公务员、考博等等,也测算过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在40岁以后实现完全的财务自由,有房有车,五子俱全,前院种树,后庭读书。也就是在这几个月里,我写完了在职硕士的毕业论文,完成了10几万的兼职项目,学车,学游泳,练网球,看一些以前想看却没有心思看的书,如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
6 `6 {2 y) }9 f2 ~, P' y, K& n7 E \6 O: Y2 ~. e/ c
在这里,我想分享的是,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因为迷失而茫然,彷徨而失措,不知道这是不是孟子所说的“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这种时期,通常我会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暂时将目标空悬,步伐不妨慢下来,静一静,想一想,在以前的匆匆赶路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是有意或无意中忽略的,比如一本书,一座古镇,一项技能,一段感情……不再拖延,没有借口,去做吧,也许在那个不经意处,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12年1 e2 {' u% ~) @, Q. a
$ }6 A# R# g+ K: p) G4 C5 }$ f' ~ 儿子的到来为我撤回长沙设定了倒计时,2014年儿子两岁生日之际,我必须放下北京来之不易的一切,开始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儿子的教育上。我要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为儿子搭建一个成体系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他长大以后就不会为微博上传来传去的无比正确的废话所迷乱,也不会为社会上时髦流行的成功学所蛊惑,不妄自菲薄,不狂妄偏激,他能够早早点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制定计划,一步一脚印的为之奋斗并享受过程。同样,我也会教他猎取目标最重要的技能:静思。养成“静”的习惯,修炼“静”的能力,检讨过失,看清方向,笃定且专注的为人处事。也许,这才是我应该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z$ N* l f K1 ^/ r
" _) [7 k- v% o2 m) ~* ?
08年建议我找猎头进京的那位S同学,已经是某百年外企的中国区销售总监了,年薪40万,在家办公,外人看来风光无限,闲适无比。我们在希尔顿酒店天台商务吧里闲聊天时,我见识了他用流利的英语处理公务的场景,触动颇深。他出身与湖南最贫困的地区,大学时也未见其优秀,普通话尚口齿不清,英语也仅过四级。10年职场经历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际遇,更谈不上拼爹啃老,从小私企做到经理,再到中型企业的经理,然后进一般的外企,混到现在的知名外企总监。我抛出了我的问题,希望他能像5年前一样给我指一条明路,他笑了,他说他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他还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不过有一点是通的,他也想过回长沙,到大型企业的海外拓展部去发展。他也清楚,温水迟早会害死青蛙,在外企按部就班的生活会消磨他的斗志,而外企的超国民时代已经过去了,所掌控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号召力也在中国企业的穷追猛赶中逐渐丧失。我们一样,处在迷失期。
! V* S+ b2 A0 H
2 H7 J' w2 e( L W. h) z; H g 和J教授在北京的碰面,偶然里带着必然。J教授是我大学时同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半熟不熟的那种,很普通的家庭,大学毕业后在某研究所任职一年,然后考研,再硕博连读,出国交换,一年前评了教授,坐直升机般的履历。来京之初,我的目标的第三点就是经营长沙的人脉,J教授作为为数不多的留在长沙的大学同学,我们之间一直都保持的联络。2012年5月中旬,J教授来京开会,我们约在了一个特别普通的烤鱼店,我向他说明了我当前的困扰,他很中肯的说:你不妨把想的远一些,凡是有得有失,如果条件允许,全职读博。
* b+ p, A5 ] ^7 Q( W
8 u2 u6 T# o, F' t& w0 g( V 首先我没有考虑是否能考上,因为我认为只要我想考,就一定能考上,明年不行,后年再考。我也没有考虑公费和自费的问题,因为只要我能考的好,运作的好,就一定是公费,当然自费也可以接受。我更没有考虑博士是否好毕业的问题,因为别人能毕业,我自然也可以。我考虑最多的是,我能学到什么,出路在哪里。读博一定不是为了逃避什么,也不能为了标榜什么,更不能只为混那一纸文凭,而应该在一个学术研究的环境下,对一些工程问题中的共性问题做深入的、创造性的研究,博士毕业以后,无论是在哪个企业,都能创造价值,学有所用。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所选的这个专业在长沙有着广泛的就业基础。今后我既可以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又可以让我的家人过上稳定、体面的生活,还有大把时间陪伴我的孩子。J教授是一个厚道人,得知了我下定决心并明确考博专业以后,他有言在先,他虽然已经是这个专业的博导,但这个专业非常热门,考试的时候竞争就极激烈。即便考上了,录取机制是直博第一,再是本校硕士,然后为名校硕士,像我这样的在职管理系硕士属于最难以被录取的。所以,考博成绩就极关键,然后是最少找一个有份量的,且又欣赏我的本校博导推荐,最好能够直接把他的博士名额给我。而他自己的博士名额,从2012年的情况看,因为他研究的方向,以及他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资历,致使他的博士名额非常敏感,给谁不给谁并不完全由他个人说了算。另外,即便录取了,读博过程也是很枯燥乏味的,对一般人而言前途美好,但对于当时年入近40万的我,毕业以后是否真的能符合预期也在两可之间。" p' E: m g( H- r
! a! u0 c* Z! m3 {1 `# i 我的答复是:那就用考博成绩说话吧。我在这里想分享的是:假如一个人很幸运的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不要瞻前顾后,左右摇摆,静下心来,低头赶路即可。不得不说的是,从做项目的角度上看,考博实在是具备一个优质项目所有特性:明确的标的和实施时间表;明确的竞标过程和游戏规则;明确的关键人;明确的项目投入和收益。没有不可预知的风险;没有纷繁复杂的利益纠葛;没有充满黑幕的潜规则;更谈不上围标、做标的龌龊肮脏事。( N. D% Q/ F% P, c( D5 I9 X
4 ~/ I) b! _6 ]0 i/ t
儿子是6月出生的,三个月后我将其送回湖南老家给父母照看,9月份开始到考博日,我有7个月的时间做好准备,我制定了一份精确到周的学习计划,每天3小时每周6天固定的学习时间,以半个月为阶段进行成果验收,不紧不慢的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我承认我是一个突击能力很强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极不喜欢突击的人。学习是一种习惯,而不是苦行僧式的受罪。考博科目中最难的莫过于英语,考博英语最难的莫过于英汉互译,但在这里我不想分享如何复习考博英语,某宝上一百多元可以买到整套的XDF教程。我想谈谈对专业课复习的认识。5 I1 S E, `; t9 Q. E- t( ~& f" ~ o2 `
8 ?$ ~: M, h+ H3 y! p1 d; a
一般而言,考博生会在考前一个月启动专业课的复习,主要的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历年考题和划重点资料。我当然不会放弃这条捷径,但在考博日的6个月前,我就启动了专业课的复习,方法是通过分析历年考题中的考点,提炼考点,揣测老师出题的出发点,预测来年考试的出题思路,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对专业课进行系统的复习。这个思路,坦白讲也是收到了XDF考博英语教程的启发。在复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因为我不是全职科学硕士,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必要的专业课作为支撑,所以我还另外复习了《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与考博专业课相关的章节。
# {: k8 A7 d% j( n9 @) m. _4 u
2013年的元旦,我再次见到了J教授,给了他一份专业课复结,里面包括我做的历年考题的答案,解题思路,考点分析,出题趋势,还有当时我没有能力做的但我认为可能会考的题的汇总。J教授很惊讶,得知了我英语复习的也极有把握以后,他说我是他见过的考博准备最为充分的考生。我呈递这份资料的企图是纯粹的,也将此坦白给J教授:作为昔日的同学,我知道你肯定为我考博的事尽心尽力,我也想让你知道,我没有因为有你这个同学作保就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准备,请帮忙向你的同事、前辈传递一个信息,有一个确有诚意的考生,在考博上做出来了能看得到的充足的努力,如果他有幸成为某位教授的学生,在读博时会同样的努力,会注定优秀。算命先生说我“无论逆顺皆有贵人相助”,我明白:贵人也许不会帮助那些勤奋而有诚意者,但绝对不会帮助那些懒惰投机者。
# w9 h7 c% C# V- [0 g5 \6 P0 X/ ?1 G- G. T# P
“有心栽花花也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份资料给我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益。在考博的前一个月里,不断有人通过邮件与我探讨专业科目的问题。而在考博日的前一周,我都没有拿到传说中的“划重点”。我把所有人问过我的问题按照提问时间和提问人身份整理出来,于是我很明确的知道,不管是否存在“划重点”这个事情,而“重点”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考博成绩出来以后,J教授一点都不觉得惊奇,尽管每门都高出分数线15分左右。成绩好,加上J教授的极力推荐,我很容易拿到了另外一个资深Y教授的面试机会。结果是他认为,过去近10年的工作经历已经证明我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时期都做出业绩,有业绩以后没有迷失自我,仍然在不断的进修学习,在前景不明的考博过程中,能够笃定的坚持自己的方向,于众多的优异者脱颖而出,确属难得。于是他相信,在他的试验室里,一定有一个位置能够让我发挥出能量,而且他认为在这个专业里,做出骄人成绩的往往不是内行资深人士,而恰是那些有远大理想的所谓半路出家者。我被录取了,最热门的专业,最欣赏我的导师,免掉所有学费,导师为我提供套间宿舍及优厚的科研津贴。考博项目,完美收官。 还有一些想分享的看法。
6 C4 _: @3 [# H- Q2 T
3 Y$ {9 H! y' {0 P 关于解决问题:
; t8 L' m6 _, [1 J0 e
0 M# V% e- G- z 工作实际上就是替雇主解决问题,有些人专职于事务性的问题(如库管、品检),有些专职于项目性的问题(如研发、销售),显然在企业里比较有前途的是解决项目性问题的研发和销售。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人其实都在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并浮于表面,而没有彻底的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疲于应对,耗尽所有的时间精力,就谈不上把自己往高层次上来提。那在这里,我想以一个例子分享一些我解决问题的思路。 {7 ]& _; w- o4 p
# U) {6 e+ g: F$ T5 k4 N
在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走线”。某一只线经常接触不良,一般的技术人员会用点胶、换连接器,线缆绑固等措施来解决,然后负责一点的,会做一些验证,比如测一下数据完整性、做个振动或跌落等等。05年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结构工程师,我写了一份资料讨论了关于“走线”一些问题,后来这份资料在公司产品内部设计指引和工艺指引中被全文引用。在这份资料里讨论了如下一些问题:# _6 e7 h$ g* b
) W9 F9 d3 {. V4 h; ^2 I 常见的连接器有哪些,线簧?压簧?这些接触方式分别适用用那种信号?连接器相互连接有螺口、卡口式的,各有什么特性,并适用于哪种场合?连接器的信号针一般采用什么材料,什么镀层及其厚度,对信号的影响有哪些?各种线缆应适用于那些信号,如同轴线、差分线。电源线、信号线、光纤线在选择线缆时应注意些什么?在做线缆绑固时一般会用到哪些物料,可控的供应商有哪些?点胶一般会采用哪种胶?螺纹胶、硅胶、AB胶等胶的工艺是什么,固话时间多长,可靠性怎样?- d$ M0 |+ ^8 {$ W* V7 q
/ W* q% q( e- y6 S
总而言之,我把所有能够想到的问题做了一次梳理,将其共同点写成标准操作指引,此后数年,我都没有再为所谓“如何走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一个层面上面,所遇到的问题往往就那么几个,如果每一个都可以搞的很透彻,你就可以跳出这个层面,爬上更高一层的台阶。在做任何所谓职场规划的同时,首先要做的是解决自己所在岗位所应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绝大部分共性的问题,你在这个岗位上也就有的是时间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 D i7 s. C8 R$ f5 i9 _% [# a" i" }& l% r1 V$ [
关于身后的眼睛:
) F* l L2 E8 e# v6 L# r+ u6 [; o) |. n# s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黄金位置不是背靠窗户的隐蔽处,而应该是背对走道的开放处。每个职场人身后都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不管你在意或是不在意,这一双双眼睛会看着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 _4 G8 Z- n% a: n9 @' j% O, |" H. r1 I' h! m$ N
如果说保住饭碗是淘汰赛,那升职加薪就是冠军赛。在职场的冠军赛里,别人看的往往不是你忙的时候在做什么,本职工作做了什么,因为只要进入升职加薪的预选名单里的人这些方面都不会差太多。背后的眼睛看的是这个人闲暇的时候在做什么?炒股?看片?看天涯?玩游戏?还是在钻研专业,帮助他人。
; U- ~2 s1 j6 m- K6 f9 ?
" f* y5 i* l/ K. R! v 在还没有确信自己可以看清方向之前,对待本职工作和本职岗位,最好存有一份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伙伴、生活,甚至处理辞职、交接时的态度和做法,是周边人用以评价一个人最为直接的指标。际遇,有其偶然性,但往往是必然的。李广一生不封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 ~7 V! D8 v, w9 D4 k5 Z* R8 b: F V7 h% |8 p! K+ c! ]4 w l
我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会让自己充满着正能量,哪怕是在KC公司,虽然经常外出兼职,读硕考博,看起来不务正业,但我的工作是众人认可的,且会常常对其他同事做出有诚意的,实质性的帮助。不仅如此,我会鼓励身边新进的同事考工程师、考在职硕士、看专业书,远离游戏和股票,拉着身边疏懒已久的同事去跑步健身,手把手的教习他们太极拳。我会让身边的人灌输社会是公平的,公司是有前途的,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U, ^% f7 {8 ~9 r9 O' a7 G
+ E( D+ C9 f) p( ]
我知道,身后那一双双眼睛的主人,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为我带来生命中的贵人。7 ?: z$ @* c5 _5 s3 m
6 H2 x4 h/ F5 n0 I/ ^
关于职场40年:
& @1 {9 J, u. \* r# p" e1 M8 D2 ]% _2 I3 Z. u
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父辈那样享受50岁退休的美事,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大多数人注定会工作到60岁,甚至65岁。从22岁大学毕业算起,职场整整40年。2013年我是我从业的第9年,也就是说此后我还要工作30年。不要去想20年后企业是否愿意雇佣4050人员,可以多想一想自己4050时如果还要吃饭就必须去工作。那我们今日所修建的素质壁垒,是否足以让5年10年以后的我们仍然过着体面且有尊严的生活,这也许是所有平民应该思索的问题。9 ? h |& s5 A1 y# T$ Y ]! F
3 G' M" D% L W2 y" x, A) T; {, v7 Z
当今社会技术日新月异,就电子结构设计而言,3D打印技术的商用一定会对所有电子结构设计专业人员造成冲击。设计一次成功率,是我评价一个电子结构设计者素质的重要指标,只有一次成功,才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而从业经验和量化设计是保证一次性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结构设计者的核心价值之一。3D打印机如果商用,那一个笨拙的结构设计者可以用穷举法不断的试验,得到一个优秀结构师同样的设计结果,而在3D打印机出现之前,每次验证都需要数周时间和不菲成本。3D打印机的出现让优秀者的这种优势荡然无存,那雇主是愿意用高新聘请一个高手,还是愿意用3D打印机加一个笨蛋呢?可以预见的是,不久以后,也许不出10年,一个手机结构设计师的薪资会沦为今天平面设计师一样的白菜价。4 T1 x* m* K0 D/ P4 Q
7 O; H% P1 q4 R) a- I% d 所以,我工作9年以后选择重新回炉深造,说到底还是为了职场的后20年,也许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才能真正明白今时今日做出这个选择的真正意义和全部价值。* `# x$ Y: T4 B( f( y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