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轩辕相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奥氏体几个问题,求帮助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8-3 09:00:36 | 只看该作者
轩辕相濡 发表于 2013-8-2 23:31 % {5 O0 L9 Y7 q" V
没有零度以下的水 为什么有A1温度以下的 奥氏体。 你的意思不是也是A1以下无奥氏体么 哪怕在A1以下无 ...
' A! @, t/ F/ `) \9 Y; L8 Q
此刻我又发现你把过冷奥氏体跟合金元素错误地联系到一起了。但是我劝你先把这个理解忘掉。至于合金元素如何影响奥氏体和A1,我随时愿意发表点自己从书上理解的看法,但是我希望在这之前你能先理解了为什么有过冷奥氏体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8-3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ubergine0372 于 2013-8-3 10:00 编辑 1 b! }3 u% U/ V+ Q  J9 J( r9 v
探索号QM 发表于 2013-8-3 01:10 " w, V# n' L7 v" E: Y
“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 除了淬火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么?”
5 X9 Q* S! ?/ d: U+ d还有塑性变形。

; r6 k4 e: }& o  r2 w1 e8 O. J" Z      刚看到您的回复时,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您说的塑性变形能否理解为冷作硬化?如果可以这么理解的话,那么冷作硬化的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导致了譬如珠光体这样的组织转变为了马氏体?如果不能理解为冷作硬化,那您说的塑性变形应该理解为什么?
3 Z$ j' K4 y# n# l# L# U; L      我就百度了一下“金属塑性变形中的组织变化”,发现很多资料里并没有提到冷变形过程中发生组织从其他状态转变为马氏体;另外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组织转化并未脱离热处理的范畴。对此您怎么看?
  Q  I% [4 y( G5 U/ ^" g) A      纯粹技术交流,必威APP精装版下载口杂,我先把自己洗干净。

点评

是啊,所以还得感谢这么提问发帖的人,不管问题大不大,能引起对技术有兴趣的人开展对技术的交流和学习,实在是利人利己。  发表于 2013-8-3 13:08
感谢你的评论。我个人的认识实在是有限得很,很小很小的范围。需要向所有的朋友学习。  发表于 2013-8-3 12:57
百度到了,非常感谢,又学到一点。 每当我急于回复别人对我的回复时,就发现自己被限制说话次数,我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闭嘴要么刷回复。但是我如果刷回复,别人就懒得理我;我如果闭嘴,那谁还回复我?  发表于 2013-8-3 11:21
改善组织,均匀组织的一种后期处理方式,不足以当它为热处理论处。因为它与淬火的性质是显然不同的。  发表于 2013-8-3 10:46
塑性变形导致产生的马氏体,人们称之为应变诱发马氏体,你再试试找找看。对316不锈钢来讲,冷作变形就会导致应变诱发马氏体。所以相对于淬火,还有塑性变形可以形成马氏体。至于变形后回火,时效等,我个人认为只是  发表于 2013-8-3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13:29:46 | 只看该作者
探索号QM 发表于 2013-8-3 01:10
9 J4 }2 |4 @: M9 }- K. Z( O“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 除了淬火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么?”) |- {, O3 z2 ?
还有塑性变形。

4 o' f- y3 O2 A) m. O1 z冷作硬化???

点评

请参看:http://baike.baidu.com/view/2013170.htm 中“奥氏作不锈钢的形变强化”。  发表于 2013-8-3 14:07
除了冷作硬化效果外,还叠加了形变诱发马氏体转变。奥氏作不锈钢经形变强化后可用来制造不锈弹簧、钟表发条、航空结构中的钢丝绳等。所以说,冷作硬化与形变诱发马氏体是不同的。但在这里有相同的结果。  发表于 2013-8-3 14:06
单相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能,可以冷拔成很细的钢丝,冷轧成很薄的钢带或钢管。经过大量变形后,钢的强度大力提高 ,尤其是在零下温区轧制时,效果更为显著。抗拉强度可达 2000 MPa以上。这是因为  发表于 2013-8-3 14: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13:31:18 | 只看该作者
Aubergine0372 发表于 2013-8-3 08:54
5 R, R( D9 ?, p- K# z! j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脑子里如过眼云烟一样把铁碳相图、冰水混合物、四连杆机构死点、加速度、高等数学 ...

# v" j7 B$ A/ O) f) I那我半夜 三更 再去请教你?

点评

不用了,理解了“过程”与“状态”的区别就会发现这些很容易理解。  发表于 2013-8-3 14:08
不用了,还是那句话,弄明白“过程”和“状态”的区别你就很容易明白了  发表于 2013-8-3 1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6:54:24 | 只看该作者
轩辕相濡 发表于 2013-8-3 13:31 6 Z1 `8 K; S6 t8 Z0 r0 O
那我半夜 三更 再去请教你?

' l) Y$ v- l" j- ~我理解的是 A1和A3温度之间就是过程 而过了A1和A3的温度就应该是结果了啊!我理解的是 当奥氏体温在冷却时达到了上临界点(A3)时,开始发生共析,一直持续到下临界点(A1)时奥氏体共析完毕。 所以我认为A1以下不存在奥氏体。。。。但事实上又有过冷奥氏体的出现 所以我很费解 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点评

温度降到了A1奥氏体才开始共析,你得给它一点时间让它变;你踩了刹车,车开始减速,你得给车一点时间它才能停下来啊。你这是跟我一样有强迫症嘛?  发表于 2013-8-4 18:08
金相组织的转变程度不能以温度来衡量  发表于 2013-8-4 18:00
首先从A3开始的那叫先析,其次A1是奥氏体开始发生共析,并不是奥氏体完成共析。  发表于 2013-8-4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8-4 18:25: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ubergine0372 于 2013-8-4 18:28 编辑 " v! h4 W. y5 J! C# x) n2 O
  q6 Q* W* y# v+ X; {  b
是不是刹车更形象?对!A1开始刹车(共析),然后车速降多快跟你受到阻力多大有关,奥氏体转变多快跟它的能量转移速度相关。至于最后转变成什么,就看碳原子怎么扩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8:53:08 | 只看该作者
Aubergine0372 发表于 2013-8-4 18:25 : r  w- {+ T! @% X0 ^# s5 J
是不是刹车更形象?对!A1开始刹车(共析),然后车速降多快跟你受到阻力多大有关,奥氏体转变多快跟它的能 ...

3 I8 Y, ]- j" F! y/ }那么你能告诉我A1的定义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9:02:37 | 只看该作者
轩辕相濡 发表于 2013-8-4 16:54 7 W6 f# }0 D) |! R; x- `( G
我理解的是 A1和A3温度之间就是过程 而过了A1和A3的温度就应该是结果了啊!我理解的是 当奥氏体温在冷却时 ...
! T1 J: y+ \" ?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当温度降到A3时 奥氏体先析出铁素体(亚共析钢)温度再降 降到A1时则发生共析 共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或者说珠光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啊??  .然后我想问 有没有什么温度可以指示奥氏体共析完时的温度啊?  我这个人就是想把不理解的问题给搞明白了  请大哥 指教哈 非常感激

点评

共析反应程度不能以温度来衡量,这两个东西是相对独立的。  发表于 2013-8-4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9:04:26 | 只看该作者
Aubergine0372 发表于 2013-8-4 18:25
/ I1 @1 ~. R0 ^8 J, `# d( V是不是刹车更形象?对!A1开始刹车(共析),然后车速降多快跟你受到阻力多大有关,奥氏体转变多快跟它的能 ...

0 S: x% j: X  c我一直以为A3是共析的开始  原来A3是先析的开始A1才是共析的开始啊   这下 我可能明白了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5-5 22:51:22 | 只看该作者
哈,原来你真不懂金属,不懂相变原理。哈哈,在这找i到了。。
: |6 ~& j; O/ ]& f! m# O$ S* b  r$ c"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6 09:39 , Processed in 0.05865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