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JB/T 7557-1994《同轴度误差检测》, f- ?* X8 R6 d' x. ?7 G( h 5. 5 顶尖法' \3 m0 n4 ]1 S4 Z/ G 本方法适用于轴类零件及盘套类零件 (加配带中心孔的心轴) 的同轴度误差测量。见图 6。% t' b0 K) x9 }1 e6 T 测量步骤:0 Z0 ?; M, J$ @" F# i' ^, F a. 将被测零件装卡在测量仪器的两顶尖上;5 b6 }' _* Y/ T+ I' M( \4 a1 U b. 按选定的基准轴线体现方法确定基准轴线的位置;* q* d8 z2 U7 {1 X0 z2 v4 I3 V2 ~- [ c. 测量实际被测要素各正截面轮廓的半径差值,计算轮廓中心点的坐标; C8 N! ]4 M9 O1 B. Id. 根据基准轴线的位置及实际被测轴线上各点的测量值,确定被测要素的同轴度误差。- E* E( r# V! n7 Z. r
$ b" A& C0 D0 c+ B3 I- a + P; m M- _4 U/ v1–分度拨盘; 2–指示器; 3–被测工件 0 _: y) J' A2 L+ ~; x 6 l& t" b. g% V9 ^$ D2 j6 数据处理 * E: K) i1 i" D9 E `6 s测量同轴度误差,须首先测量基准要素以确定基准轴线的位置,再测量被测要素各正截面轮廓上各测点的半径差值,计算确定各正截面轮廓的中心,进而按同轴度最小包容区域判别法确定同轴度误差值。, V; r2 B! N) L 6. 1 基准轴线的确定9 j7 U( x& l; t0 B 在测得基准要素回转面上各测点的测值后,按选定方法的不同经计算可以基准要素的最小区域回转面轴线、最小二乘回转面轴线、最小外接回转面轴线或最大内接回转面轴线为基准轴线。( g3 O) ^; [! t! u; k: \; C 基准轴线的参数方程表示如式(1): # g' H' b: V, e7 n3 g/ bx = X0 + pz 2 l. |" V1 ~4 H2 {* ny = Y0 + qz ----------------(1) * t+ ?8 l7 Q$ W' P# e式中:x、y、z——基准轴线上各点的坐标;7 W% I1 p1 d8 T! G* |; ~ X0、Y0、p、q——基准轴线的方程系数。 1 _' [& A- f1 q/ }/ v对基准轴线的近似确定方法见附录A (参考件)。8 q; g) a# K& a( g& o. n! z
8 j7 j- W y. @! u1 T6 b6. 2 实际被测要素各正截面轮廓中心点坐标的确定 2 P% d9 p( Z2 H2 t! |0 S: `* F1 L/ A在测得被测要素某一正截面轮廓上各测点半径差值Δri (i=1,2,…,n。n 为测点数) 后,可按不同的方法确定轮廓中心坐标。见图 10。* N$ k& }6 l. \+ P 6. 2. 1 按最小区域法确定中心 * ?$ ]4 u6 C6 @ R, [计算步骤:8 } x/ {8 Z5 U8 E; N a. 以测得的数据Δri 为初值,以测量中心o 为初始中心,找出Δri 中的最大、最小值Δrmax、Δrmin , a* t f% z& ~& Z) h及其差值f1; 6 ~9 B$ a% P2 [7 tb. 按一定优化方法移动中心o 至o1;: [+ |: l2 c2 ?5 j c. 按式(2)计算移动中心后各点半径差值ΔRi;; H( c$ |% E! b8 s9 s ΔRi = Δri – ecos αi ……………………………………(2): B$ k8 f+ c2 T# t 式中:ΔRi——中心移动后的半径差值; 4 T: h4 i( Z$ z' l" J) F! e2 b6 QΔri ——中心移动前的半径差值;' x! `8 D8 G4 p) ~/ q$ k1 y e ——中心移动量;0 B1 J& [0 n$ p6 g# [/ K! F αi ——测点径向线ri 与中心移动方向线oo1 之间的夹角。 : c5 ~7 k5 J6 B0 U! u4 id. 找出移动中心坐标后ΔRi 中的最大、最小值ΔRmax 和ΔRmin,计算其差值f2; ' y. ]% ~: A! _5 e8 l ie. 将f1 与f2 相比较,令较小者为f1,中心为o,Δri=ΔRi; + P8 o* V( b2 o1 t$ Q& k( j2 z; uf. 反复进行步骤b~e,使f1 为最小;, i& x# _( W0 Z. N7 H0 M g. f1 为最小时的中心o1 即为最小包容区域中心o(MZ),其中心坐标值为X(MZ)、Y(MZ)。 ( m3 i* ^# a8 m, r+ h! T A注:步骤a 也可改为以测得值经计算得出的最小二乘圆心坐标o(LS)及各点半径差ΔRi 为初值,找出ΔRi 中的最大、最小值ΔRimax、ΔRimin 及其差值f1,并令Δri=ΔRi。5 G# a9 l! ?; }. N9 g: `0 s) h; m 3 N7 a- J2 E/ {% R* Y; x9 d1 v
& m4 i( n" [! ?; K f: G6. 2. 2 按最小二乘法确定中心 - g1 T. C& Y# M# s, p按式(3)计算最小二乘圆心o(LS)" p6 R% p9 ]) D! x3 U: c
7 b5 D j& U6 v" u) b6 t' M式中:X(LS) ——最小二乘圆心的横坐标;: P. i0 j, R( \( H Y(LS) ——最小二乘圆心的纵坐标; `2 k) S' G& j7 U5 T2 Zn ——测点数; 7 {2 L/ |' J$ a3 O8 L* G! y) J2 fΔri ——测得各点的半径差值; : d* c- o9 x' z2 T2 ~! lθi ——各测点所处位置的角度。/ E. x9 T) U$ U* l. k' |
* ]( L# u6 A, Z& r, v9 v6. 2. 3 按最小外接圆法确定中心7 S) o6 a2 O- z. U 计算步骤与最小区域法基本相同,只需将 6.2.1 条中的f1 值取为Δrmax,f2 取为ΔRmax。比较f1 与 f2 时,取较小者为f1,反复计算使f1 为最小,最后即可确定最小外接圆中心o(mc)及其坐标X(mc)、Y(mc)。- C4 ^1 W# ]" R1 s) `# m! ] R8 O4 P 6. 2. 4 按最大内接圆法确定中心% y5 d. n/ A; ^1 i 计算步骤与最小区域法基本相同,只需将 6.2.1 条中的f1 值取为Δrmin,f2 取为ΔRmin。比较f2 与 f1 时,取较大者为f2,反复计算使f2 为最大,最后即可确定最大内切圆中心o(MI)及其坐标X(MI)、Y(MI)。 ; Q7 |; q5 X4 O, j6 z$ ]. R' N! d' W6. 3 同轴度误差值的计算 & r( s2 \8 y% k6 d$ va. 按式(4)计算实际被测轴线上各点到基准轴线的径向距离di(i=1,2,…,m。m 为被测实际轴线上的测量点数)。 5 M2 F& c+ C1 \+ u0 Wdi = [(Xi-xi)^2+(Yi-yi)^2]^0.5 ……………………………………(4): |2 W# b3 A4 x9 c# _$ A- D z 式中:Xi、Yi——被测实际轴线上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3 u+ T; o+ t6 F! Z, ` xi、yi——按一定方法确定的基准轴线上各相应点(zi =Zi 时)的坐标。( n, n/ o9 r; y$ c, [ b.di 中的最大值的两倍 2dmax 即为同轴度误差值φf。9 ]5 V2 y& Y J4 ]1 D) x% N9 L
) ]8 R. m$ v: w. j 7 s) H- J- I2 ?& s& V% g' N! F. e6 T) d3 ]; R- O2 _
/ j/ Z1 N2 P* o* f2 b- c.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