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没有写点什么了,无论是在这里,或者是其它的网站。 8 Y4 r; f$ r; |/ j4 ^) X6 @) F+ {这么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工程师进入社会,迷茫啊,一如从前。 # Q+ D5 e" Q8 ] 8 \. u/ h# f" X! {9 M打算梳理一下一路走来的林林总总,把这些我所走过的弯路,打上路标,为后来者,也为我自己。# P8 q/ \& X% }) [# R 0 L1 w: u8 B% H 我01年来上海读书,机械专业,学校还行。读书的时候就很茫然,许许多多的课程一知半解也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学分绩点去读。我这人天资不佳,不算是聪明人,高数以及跟高数有关的力学有限元都是勉强及格,但大概特别符合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是老实听话,从不逃课绝不挂科。 , g/ P8 r: x# n4 q% p四年下来,成绩中等,结果在就业市场上还算不错。为啥?因为比我更好的要么读研要么出国了呗所以即使你像我一样不聪明,也不用灰心,不需要谋求绝对优势,有相对优势就行了。回过头来看,大学里的每一门课程(思修毛概邓论马哲除外)都是有用的。如果你能真正钻研一门课程,钻研到底,毕业以后再找个对口的岗位,大概就够你吃一辈子了。大学教育如果能拆成两段就更好了,先学基础课,然后工作,再回来学专业课就更有针对性了吧。3 U2 W! e; I& W/ C0 K
1 j% ?; m- f6 q: R2 m, E: c6 Y05年毕业进了国企,上海远郊的一家工程机械J公司。在车间实习了一段时间就回设计室了,那时候是画桩机和钻机的液压支架。有一位老工程师给了我很多指导,特别详细,总工也特别客气,有问必答。我从画图到去车间看老师傅组装再到现场调试。直到现在还记得我从海上平台往下面随波逐流的货船上跳的瞬间。现在看来是多么宝贵的机遇,可惜没有珍惜。浮躁啊,不到一年时间一起进公司的六个人已经走了三个。觉得工资低、国企缺乏激情等等。这样的理由现在随便翻开一个刚毕业的新人的帖子,是不是都能看到呢。 4 g$ e6 _4 C: A4 ^. W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如果。但是对于一个社会新鲜人,如果有这样的成长平台,不要轻易放弃吧。 p& Y5 D" m2 G0 N& y2 f3 A, q" j# Q" U& K% T8 J 06年就到了V公司,一干就是六年,在这里蹉跎,在这里沉沦,直到在这里醒来。6 i1 F$ }9 F. j 8 l( o; u {0 [" A3 W5 h7 u V公司是一家瑞士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当时有5个人,现在扩展到12个人,制造一种半导体等制程工业使用的阀门。外企呢,还是北欧的外企小公司呢,看起来是不是很光鲜?可惜实际上是一个大坑。 5 H! N6 y5 X7 X% |( I) I8 |V公司所有的设计和生产都在瑞士,中国分公司只负责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非常清闲,开始的时候一个星期才修一个阀门。全部拆散、清洗,然后换掉耗材照着SOP装配测试,没有难度。$ _( E5 l; W9 z4 B 闲得无聊我开始自学一点德语,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总部的邮件都是用英文写的,电话也是用英语,后来一个德国佬跟我说甭学了,那帮瑞士人的德语我听起来都费劲,还不如把英语练练好。所以对于语言这个东西,如果你不是很有天分又很有兴趣的话,还是着重把英语学好更实用一点。 / \% c' \6 a* m7 D. ^2 F3 G. O, @ 07年第一次去瑞士培训,感叹那里湛蓝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河流。多么美好的24岁,暖暖春日的午后,坐在瑞士国家博物馆后花园的长椅上翻翻书,旁边的苏黎世河静静流淌,生命的宽阔旅途似乎在眼前一望无垠,哈哈。然而潜在的危机正在慢慢滋长。这种危机不是突然的、猛烈的,相反它无声无息、温软柔和,将你包裹在里面慢慢融化。4 M& J* R {$ n2 I" d 我走过V公司繁忙的生产线,走过井井有条的备件库,走过充满奇思妙想的实验室,感到新奇和震惊,似乎有很多感悟,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我看到了精致的表面,但对内里一无所知。我以为呆久了我会知道,实际上你呆错了位子,只能在旁边看,看一辈子也没用。4 z3 u4 k. ~ v1 c
" r5 [& c1 ?1 }5 F到了08年,已经觉得总是照着图纸修阀门,这么混着没前途啊,但是又没有方向,于是胡乱投简历。首选行业内设备老大美国A公司,面试感觉良好,只是没有下文。又面试了一家做冷轧滚齿机和一家空调设备的,都是外企。后者是同学推荐的,本来几轮面试都通过了,结果公司的亚洲区总裁路过上海,问了一些专业问题,发现我一无所知,也就没有下文了。接下来金融危机爆发,外面的工作就不那么好找了。同学们有时候聚聚,除了愤青一下时局,也都没有什么方向。大家都彷徨啊,有些人跳槽去外企,有些人就在国企继续呆着。但是谁也说不清为什么跳槽或为什么呆着,要说是为了钱为了房子,去外企多出来的那千儿八百的也不顶事啊对不。 % I- M3 m* A h ' ~2 U# a1 p1 G6 y09年第三次到总部培训,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新奇和激动。有空的时候同事带我去公司的“藏经阁”,架子上堆满了几十年前的图纸。我翻动那些年代久远的纸页,忽然想起当年我在J公司档案室里翻阅前辈的图纸,有一瞬间想要落泪。自己从小喜欢机器,并读了四年的机械,有那么好的机会可以实践,却因为浮躁而轻易放弃。( l( H+ k( u0 M4 [ 和日本的同事开车去瑞士中部的皮拉图斯山,山脚下有块碑,讲述洛赫尔见到这山,于是有建设铁路直达山顶的想法,于是说服投资人,于是设计新的齿轨铁路系统,于是铁路建成老洛名垂青史。啥叫工程师,我认为这就是。 ! u O- J7 Q( `V公司的创始人,发明了新的阀门结构,并把它生产出来,并最终培养成该行业的隐形冠军。老头子退休以后,在总部旁边建了两层的木结构瑞士传统房屋,每天喝喝咖啡,看着自己的公司继续兴旺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LHC得用你的产品,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以加入你的公司为荣。啥叫工程师,我认为这也是。& P6 F5 v) u1 u) K9 O( r0 C ) B& p5 Q7 \3 d3 l( t { 回到上海,公司正计划在深圳设立一个新的从办事处,从深圳招聘的一位新同事,不知道该说此君更睿智还是更浮躁,只待了一个月就跑路了。这时的我急切的希望改变生活状态,于是自告奋勇申请前往深圳。在上海熟悉了三个月的销售流程之后,我于09年的圣诞节开始在深圳常驻。 1 n# v( d. h1 R10年在深圳住了一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换个环境”就真的只是“换个环境”,如果不解决自身的问题,你丫跑到天涯海角也没用。 2 c% s, T6 i* \在深圳的一年,经常跟附近的朋友去爬南山、去蛇口的海边散步。我仔细的想这些年的过往,我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弯路。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身的无能的愤怒。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这些年的挣扎和彷徨,归根结底不都是因为自身的无能吗?这时候的我,还会什么呢?实际上是什么也不会,出去找工作都没人要。 3 C, T) `* h* n, P( i! ~曾经有人对我说:“你们这些死读书的,从小读到大,碰到问题了,还是想到读书”。没错,这时候我决定再回学校,于是报名了GCT考试。大家对中国的教育没有信心,但当时我对自己唯一有信心的事就是“读书”。总分400的考试我考了340,揶揄自己说,还真是宝刀未老呢,哈哈。 " P4 E, D c3 s& p10年底,趁z总来深圳出差,我和Z总聊了自己的想法。于是Z总让我在深圳就地招人,我和平时一起爬山的朋友B沟通了这个职位。我明确的告诉B这是一个坑,但确实是个很舒服的坑。B因为之前的工作确实太累,希望休整一两年,最终接受了这个职位。同时公司希望在11年开始西安办事处,我顺便从投简历的人中挑了Q,和对B一样,我利弊都说清楚,你自己决定。加上我在08年招聘的北京办事处的W,我总共招聘了三个陕西人,所以他们后来调侃我“专业忽悠陕西人”,呵呵。 + X$ m5 e/ s# K3 v$ X/ y; E% R2 N, E- W9 O9 y/ Y8 M 11年的3月,终于又回到了上海。平日工作,周末读书,平淡而充实。Z总的任期结束,M总接任。M总带来了新的更宽敞舒适的办公室、弹性工作制、更多的带薪假期,将V公司的舒适度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我已经决定,等到学业稍缓,就该另作打算了。) }9 R* R0 f+ |, B! w& X( Z 11年底,我作为销售去总部参加培训。V公司建设了新的车间,设备、工艺和生产组织比起我上一次参观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装配工人面前的屏幕会将这道工序所涉及3D模型的某部分高亮显示,例如装配法兰的工人,面前显示屏上的3D透视图中法兰部分会闪烁红色,并提示所使用的螺钉的料号。工人用扫描器扫过装好螺钉的包装袋上的条码,选择料件的步骤就确认了,会动画提示螺钉安装的顺序和力矩。工人使用力矩扳手锁紧每个螺钉,力矩扳手会向系统反馈本轮拧紧的螺钉数量和力矩。当数量达到时,该工位的绿色指示灯亮,工件被允许传送到下个工位的缓冲区。同时该步骤的所有数据记录在系统里,以备将来查核。 - j1 `& e8 h( A* R# ~8 t8 O! [晚上照例去附近的中餐馆吃饭,餐馆的菜单与四年前一模一样,只是店主的儿子长高了不少。越南裔的老板每次都开玩笑问我要不要黑下来,我说我这一代人不行,小时候家里太娇惯了,现在刷盘子不利索,怕是很难生存下来。他说要完全融入不同文化也不容易,他儿子估计以后还得继续开这餐馆。* Y, q8 Z$ S* m! Z 0 F3 d8 T% B2 F7 g 就这么到了12年,我已经在V公司工作了六个年头,也基本走到了在V公司能发展的极限。我有可能是V公司第一个参加了从技术到销售所有培训的员工了。年初V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新工厂正式动工,意味着我们对于总部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愿望彻底落空,中国分公司将在很长时间内维持目前的规模,上海的弟兄们会继续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但是这其中包含的风险是:即使如诺基亚或者柯达这样的公司也会有盛极而衰的一天,如果未来V公司突然衰落,大家将何去何从?到时候技术彻底荒废,而之前半垄断式的销售办法恐怕也很难胜任其它的销售工作。- y, N- n; e/ v 回上海的一年多时间,除了本身在职研究生的课程,我又重读了很多大学时候的课本,材料、公差、结构、控制,一一来过。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时间太少,有太多太多的书来不及去读。 * E; z) q4 k6 }, v6 X半年前,在完成最后一门期末考试之后,我前往我们的客户Z公司(研发型公司)去面试。我坦言本人略有行业经验但是已经n年没有做过设计了,你问什么我说不深但至少不会完全没概念。我希望一份能参与设计的工作,即使比我在V公司收入略低也可以接受。 ( W$ y: m0 f$ @, p) M& w4 P' o 1 ?8 @, a& m& J2 B9 f; @, G) Y$ o! n像是一场梦,一觉就睡了至少五年,职业生涯从06年中断,到11年才又重新开始。读书、学习、实践、成长,像它本来就应该的样子。秉烛夜游,但愿为时不晚吧。 {2 a- z* ^5 z. }, k * ^( }9 b( ~- w) ]& I$ G1 c ~我翻阅998的帖子,从第一篇看起,想如果刚毕业的时候就能看到该有多好,也许就能少走这些弯路。但那时候真的看到了,我能听得进去么,不知道。 ) h! g4 n8 _! _3 K& S- X/ ^' A0 e3 Y i( \ / F; x. J; k2 J0 U7 I
! L2 l: W) S; _7 t5 o8 s补充内容 (2013-11-8 11:19): 2 G0 v* K. l# |- w0 Y7 z$ I一年过去了,再回头看这篇帖子,又有些不一样的想法。毕竟人是不断成长的。. q/ u- O/ y+ m/ {, l: Y8 f, l4 |$ ^ 这里想强调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s4 N* [2 F) Z7 I: [ 每个人的基础条件和机遇都不一样,可以反思但切勿盲动。 % P- a a9 ~. L. p%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基础|主题: 801, 订阅: 87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37
- ·经验知识|主题: 41, 订阅: 6
- ·学习方法|主题: 6, 订阅: 3
|